几位皇子进入大本堂后,各自选择书桌坐下。他们很自觉地没有碰第一排正中那个位置。
朱雄英见诸位皇叔都已就座,第一排正中最好的位置仍空着,明白了几位皇叔的用意,便当仁不让地坐了上去。
随后,朱雄英让表舅蓝斌寻个位置,蓝斌便选了个离朱雄英最近的地方坐下。徐膺绪、徐增寿兄弟、李景隆、沐昂、常森等勋贵子弟也各自选定了座位。
待众人坐定,不多时,刘三吾踱步而来。他先向朱雄英和诸位皇子躬身行礼:"臣刘三吾参见诸位殿下。"
朱雄英连忙起身,以手虚扶道:"刘师傅太客气了,快请免礼。"
其他皇子见太孙起身,也纷纷站起,异口同声请刘三吾免礼。
待众人说完,朱雄英又向刘三吾行弟子礼:"学生见过老师。"诸位皇子和勋贵子弟也随即效仿,向刘三吾施以弟子礼。
刘三吾见此情形,心中甚是欣慰。这些皇子皇子和勋贵子弟虽然身份尊贵,却能以礼相待,不失谦恭之态。他连忙让众人免礼,然后在讲台前站定。
刘三吾负手而立,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脸上带着温和而不失威严的神情,开口说道:
"今日乃大本堂开课的首日,吾有幸成为诸位的儒学师傅,然而目前对各位的学识根基与学业情况知之甚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吾想了解一下诸位的学业进展。各位可依次起身,背诵一段近期所学的内容,随后阐述其含义,理解与感悟。"
他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期许。
话音刚落,朱雄英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毫不犹豫地率先站起身来。他身姿笔挺,犹如一棵苍松,稳稳地站立在原地。
深吸一口气后,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而有力,朗声背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声音宛如黄钟大吕,在大本堂内悠悠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准确,掷地有声。
背诵完毕,朱雄英微微停顿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解释道:"依我之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乃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这光明正大的品德,绝非空泛之谈,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就像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无论是家人、师长还是同窗,都应以诚相待,不欺不诈,这便是明明德的初步体现。"
"只有自身品德高尚,才能赢得他人的敬重,也才能在未来肩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成为万民的表率。"
"在亲民,这不仅仅是简单地亲近民众,更是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我们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例如,当百姓遭遇灾荒时,能及时开仓放粮,组织救灾;当百姓受到不公对待时,能公正裁决,维护他们的权益,这才是真正的亲民之举。"
"而在止于至善,则是告诉我们要追求一种极致的完美境界。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为政治国,都要不断进取,永不止步。"
"在品德修养上,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已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提升自我;在为政治国方面,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理方法,完善国家的制度,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言语间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见解。
刘三吾听着,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不禁抚须开口:"太孙殿下所言,切中要害,发乎本心,又契合治国大道。"
"修身为本,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千古不变之理。你能领悟到品德修养需时刻自省,足见心性纯良且有自律之能。"
"谈及为政治国,能想到探索良法、完善制度,实乃眼光长远。唯有制度完备,国家方能长治久安,百姓才可安居乐业。"
"如此见地,纵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亦不过如此,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
其他学子们也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有的若有所思,似乎在消化朱雄英的观点,有的则在小声议论,对他的理解表示认同。
议论声中,蓝斌站起身,他先向刘三吾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老师,学生想背诵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稍作停顿,蓝斌接着说道:"此句蕴含着深刻的修身与担当之道。古之圣贤皆认为,欲成大事者,必先锤炼自身。"
"苦其心志,是在困境中磨砺心智,使其坚韧不拔,不为外界的诱惑与干扰所动,正如孔子周游列国,虽四处碰壁,却始终坚守自已的儒家思想,传播仁义之道。"
"劳其筋骨,是通过辛勤劳作和艰苦实践,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明白世间诸事皆需付出努力方能有所得,就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千辛万苦,终成治水大业。"
"空乏其身,是在物质匮乏中学会安贫乐道,坚守内心的操守与志向,不被物欲所左右,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便是最好的例证。"
"行拂乱其所为,则是在行事受阻、计划被打乱时,学会应变与反思,提升自已的能力与智慧。"
"如此历经种种磨难,方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成为国之栋梁,为苍生谋福祉,为社稷谋安宁。"
刘三吾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缓缓说道:"蓝斌,你这番解读,足见你对古人智慧研习之深。"
"你能引孔子、大禹、颜回之例,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阐释得生动且透彻,实属难得。"
"在困境中坚守本心,于艰苦里铸就坚韧,于贫寒中恪守操守,这些皆是修身之要。而谈及行拂乱其所为时,你能领悟到应变与反思的重要性,更是切中了关键。"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然,修身与担当,不仅是个人的砥砺,更是为社稷的奉献。"
"日后,你当将今日所悟,融入到为君分忧、为民谋福的实际行动中。朝堂风云变幻,民生百态繁杂,唯有将自身所学所思,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方能不负这番对古训的深刻理解。"
"继续勤勉向学,心怀天下,日后必能成为国之栋梁,践行这为苍生、为社稷的宏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