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重生明朝蓝玉的 > 第62章 远航筹备(第1页)

第62章 远航筹备(第1页)

马皇后与朱元璋又简短地叙了几句家常后,朱元璋缓缓起身,拂了拂衣袍上的褶皱,整肃衣冠,起驾前往谨身殿。此时,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水师将领俞通源、俞通渊兄弟早已在殿内恭敬地肃立等候着。

朱元璋龙行虎步,稳步走到案前,端坐御案后微微正了正冠带。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视过殿中众臣,每一道目光都仿佛能看透人心。他神色庄重而威严,略作沉吟后开口道:“诸位,今次出海寻访鸟粪岛之举,实乃关系到我大明之福祉绵延与社稷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对于此事的谋划,务必周全缜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皆不可疏忽。”

说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望向俞氏兄弟,“俞通源、俞通渊,你们二人作为水师主将,对此事有何看法?”

俞通源闻言,挺直脊背,身姿愈发挺拔,从队列中稳步迈出。他双手恭敬地抱拳,躬身行礼,待起身后神色愈发沉稳,言辞铿锵有力地说道:“回禀陛下,臣与兄弟二人反复斟酌研讨,一致认为此事当从三个关键方面全力以赴、着力推进。”

他略作停顿,又道:“其一,造船事宜堪称重中之重,船只为海上航行的根基所在,其质量优劣与性能高低,直接关乎整个船队的安危成败,不容有丝毫闪失。”

稍事调整衣冠,俞通源继续奏道:“其二,水手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唯有那些技艺娴熟精湛、经验丰富老到且忠诚可靠的水手,方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驾驭船只,乘风破浪,驶向既定的目标。”

说到这里,他语气愈发恳切道:“其三,挑选精通海路的向导至关重要,这些向导熟悉海上的地形地貌、风向水流变化以及各个岛屿的分布详情,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为船队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避免在茫茫大海之中迷失路径,如此一来,探寻鸟粪岛的征程方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微微颔首,手指轻叩案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嗯,既如此,那便详细说说具体的实施章程吧。"

"陛下,造船一事,臣以为选材乃是首要关键。"俞通源躬身上前,沉声道:“务必选用质地优良的上等楠木,尤其是船身水下部分,因其需常年承受海水的侵蚀与强大压力,用材更应格外讲究。唯有坚实耐用、耐腐蚀的木材,方能确保船只在长时间的航行中保持稳固与安全。

他略作停顿,又道:“臣建议广泛邀请江南一带久负盛名、经验丰富且技艺精湛的造船老匠出山,让他们亲自督导造船的全过程,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从木材的挑选、加工到船只的组装成型,皆不容许有任何瑕疵,确保所造之船质量上乘,经得起远洋航行的考验。”

稍事调整衣冠,俞通源继续奏道:“此外,船上还需配备精准无误的罗盘,以便在茫茫大海中准确地确定方向;各种测量工具,用于精确测量水深、海况等关键信息;以及熟悉海况和路线的向导,为船队的航行提供可靠的路线指引,使其能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顺利抵达目的地。”

俞通渊见兄长言毕,稳步上前一步,躬身抱拳,神色恭谨地向朱元璋进言道:“陛下,关于此次远航人手的选择,臣也是思量再三。首先,可从现有内河水师中严格甄选精锐。这些将士长年在江河之上操练,不仅熟谙水性,更兼具严明军纪。他们在操船掌舵、应对激流险滩等诸般技艺上,已然炉火纯青。”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继续道:"其次,需从沿海卫所中择选良将劲卒。这些将士日日面对惊涛骇浪,年年与海风搏击,对海洋的凶险早已了然于胸。"

俞通渊语气渐转恳切:"最后,臣以为还需招募沿海渔户。这些人自幼便在大海上讨生活,对海上风信、潮汐涨落、云霞变幻,无不了如指掌。若能请他们为水手和向导,凭借他们积年累月所得的经验,必能趋吉避凶,为寻访鸟粪岛增添几分把握。倘若能将这三支人马统筹运用,必能使此次远航多几分胜算,少几分风险。"

朱元璋满意地捋了捋胡须:"所言甚是。"随后,他目光转向工部尚书,微微前倾身子,"工部这边,对于造船之事准备如何规划与筹备?且说来听听。"

工部尚书薛祥神色恭谨地出班,双手交叠于腹前,微微躬身道:“陛下,微臣准备即刻命人全力查找先朝留存的各类精良造船图样,同时派遣得力人员四处访寻经验老到、技艺精湛的工匠,务必将那些散落于民间的能工巧匠汇聚一堂。”他略整衣冠,继续奏道:“此外,微臣也准备安排专人前往各地寻觅造海船所需的优质木料,确保选材精良。主力舰的用料最为考究,其水下部分需采用耐水性极佳的楠木,以抵御海水的长期侵蚀;上部的构件则以质地较轻且坚固耐用的柏木为佳,既能减轻船身重量,又能保证结构的稳固;桅杆最好选用又直又韧的青松,确保在强风之下依然能够屹立不倒,为船只的航行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撑。”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至于船上所需的其他器械,微臣也准备责令下辖的各作坊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从铁钉、绳索到船帆、锚具等,皆会按照最高标准打造。”

薛祥上前一步,声音愈发恳切:“依臣估算,倘若诸事顺遂,大约一年之内便可将所需物资全部备齐。微臣定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确保不延误工期,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的目光中流露出满意之色,微微颔首:"嗯,很好。"随后,他转头望向户部尚书,眉头微挑,"那户部备好前期造船所需的银两可有困难?"

户部尚书闻言,连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礼,神色恭敬地答道:“陛下放心,前期需要国库准备的两万五千两银子,微臣刚刚已命人去筹备了,三日之内便可准备好解送至工部,以确保造船工程能够按时启动,顺利进行,不致因资金问题而受阻。”

"好!"朱元璋满意地点头,随即又将炯炯有神的目光投向俞家兄弟,"那水师的操练事宜,你们可有周全的安排?"

俞通源从容地向前一步,神色恭敬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初期可先在太湖之上训练水师船只的驾驭技巧与协同作战能力。太湖水域相对较为平静,便于水手们熟悉船只的操控细节,士兵们也能在此初步适应水上作战的环境与节奏,为日后的远洋航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稍作停顿,又道:“待水手们的技艺熟练之后,再转往东海进行试航训练,着重演练如何应对海上的大风大浪、暗礁险滩等突发恶劣情况,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海况下保持冷静,熟练应对各种危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