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七年,即公元1029年。
八月的秋日,空气中已弥漫着一丝凉意。
定远县。
包拯上任已逾两个月。
在他的治理下,定远县的农业与商业逐渐复苏。
皮熊一案中,包拯并未被罢免,反倒是陷害他的两位朝中高官——吏部尚书和凤阳府尹——遭到了贬职。
这一事件也促使朝廷大臣们重新评估包拯的能力。
他们意识到包拯背后有八贤王的支持,因此对他心存忌惮。
这也让包拯在定远县得以大展宏图。
无论背后有多大的势力,只要违法乱纪,欺压百姓,包拯绝不姑息。
短短两个月,他已斩杀了三名横行乡里的地主。
在百姓心中,包拯几乎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受到广泛的爱戴。
一时间,县内无人前来申冤。
包拯还成功召唤了智囊公孙策。
公孙策曾是一名落榜的秀才。
在参加乡试时,他的试卷被考官调换,导致他名落孙山。
满腔抱负化为泡影,公孙策发誓永不踏入官场,转而成为一名游方郎中。
然而,在包拯的召唤下,他成为包拯的幕僚。
得知公孙策的遭遇后,包拯让他撰写了一篇文章呈递给八贤王。
八贤王随后推荐他担任主簿,终于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因此,公孙策对包拯感激涕零。
论才华,公孙策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医术高超,堪比状元。
担任文案主簿后,他更是勤勉尽职,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理策略。
包拯视他为知己,大小事务皆向他咨询。
这天夜晚,明月高悬,秋高气爽,夹杂着丝丝凉意。
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蜷缩着身体,手持拐杖,怀里夹着一个漆黑的脸盆,急匆匆地赶往县衙。
到达县衙门口,他放下脸盆和拐杖,拿起鼓槌,咚咚地敲响了大鼓。
鼓声传遍整个县城,顿时狗吠声此起彼伏。
“他妈谁啊,半夜三更击鼓,是不是有病!”
已经入睡的值班衙役被鼓声吵醒,满腔怒火。
“白天不来,偏要大半夜来,真是的,这是不让我们活了。”
自从包拯上任以来,衙役们就没有轻松过。
除了处理日常事务、抓捕盗贼、巡逻等,他们还得按照包拯的要求修桥铺路,每个人身上都有任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