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吕雉知道,刘邦还会重新提出废立太子的事。她自己想不出保全太子的办法,便拉拢张良,让张良替她出谋划策。张良说:“如果让一些贤能而又卓有名望的人辅佐太子,皇上就会觉得太子既贤明又得人心,即使要废,也要慎重考虑。如果这样,或许能保全太子。”吕后连忙又问哪里有这样的人,张良说:“听说陕西的商山一带有四位年老的隐土,称为‘商山四皓’,皇上曾多次聘请征召,都被拒绝了,如果能请得他们前来,或许有用。”于是,吕雉就派人千方百计地请来了“商山四皓”。
刘邦在平定了英布等人的叛乱以后,鞍马劳顿,再加上征战中所受的箭伤复发,病势沉重。戚姬日夜侍候在旁,暗想万一高祖驾崩,自己母子绝无生路,便婉转哀求刘邦设法保全其母子的生命。刘邦想来想去,并无其他方法,只有重提废立太子一事。
张良为太子少傅,听说了这事,立刻进去拜见刘邦。张良说了许多道理,刘邦居然不理。张良自跟从刘邦以来,刘邦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惟独这次例外,张良知道难以劝谏,便在家里装病。太子太傅叔孙通听说了,进宫直言抗谏说:“从前晋献公宠爱骊姬,废去太子,晋国乱了20年;秦始皇立胡亥,致使秦国灭亡,这是您亲眼所见。吕后与陛下患难夫妻,只生太子一人,且太子仁孝,天下共知,为什么要无端废弃呢?如果不听,我便以死相谏。”说着就要拔剑自刎,刘邦连忙止住说:“朕本是说说而已,并未当真。”
不久,刘邦特召太子宴饮,实际上想考察虚实。“商山四皓”听说了,也跟太子一起进宫,刘邦见太子身后坐着四位须眉似雪的老者,十分惊异地问是什么人。四位老者一一自叙姓名。刘邦非常惊愕地说:“朕访聘你们已有好几年,你们总是不来,现在难道是跟朕的儿子交游吗?”“四皓”齐声回答说:“陛下轻贱士人,随便辱骂,我们忍受不了污辱,才不来见您。现在听说太子仁厚爱士,天下士人都伸长了脖子盼望太子,愿为太子效死。我们几个人特意远道而来,是想敬奉辅佐太子。”刘邦听了,叹息不已。
等太子和“四皓”离开时,刘邦急忙把戚姬叫来,指点着“四皓”的背影说:“不是朕不愿立如意为太子,实在是太子羽翼已成,已不能废弃了。”戚姬听后,知道再无希望,当即悲泣欲绝。
这样,吕后借助“四皓”的名望,以及张良的忠义保全了儿子的太子之位。
可见,个人的智慧与力量非常有限,要想战胜对手,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依靠他人之力。吕雉是个精明的女人,她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来打败对手,使自己摆脱厄运,从而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诗经·小雅》写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用别的山上的石头来打磨石器,比喻借助它方的力量攻克难关。在激烈的现代战争、现代商战、中,巧妙“借”得外在辅助力量,事半功倍,是杰出的军事家、企业家们稳操胜券、事业有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2.条件允许时,不妨用用激将法
激将法是一种可以说服人的技巧。往往使用激将法,能够使被说服者感情冲动,从而去做一件他在平常情况下可能不会做的事;激将者还可以激起对手的愤怒感、羞耻感、自尊感、妒嫉感或者羡慕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激动之中的对象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怎样上了激将者的当的。学会运用激将法,掌握分寸,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激将法,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帮助。
原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火攻篇》
译文:
国君不可以因愤怒,不冷静思索,而贸然兴兵发动战争;将帅不可以因一时的恼怒,有点怨恨,而轻率出阵作战,随意挑起战争。符合国家的利益,才能去行动发兵;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就息兵停止战争。
解读:
同样条件下,我军能用火攻,敌军也能用火攻。因此,高度防备敌人纵火助攻,是将帅必须时刻注意的大事。同时,还有一种无形之火在战争中同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怒火”或叫作“心头火”。因而也就有另一种不易察觉的“火攻”形式,叫作“激将法”。
激将法具有多种用途,既可用来激励亲友奋发向上,又可用于外交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用于遣将调兵,使之勇猛向前。用得好,可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适得其反。
在古代的中国,最善于用激智的恐怕只有诸葛亮一个人了。他的激智之法因人因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他最常用的,是从对方最疼的地方激之。如诸葛亮明知大乔是孙策之妇,二乔是周瑜之妻,便巧改曹植《铜雀台赋》,证明曹操占领江东是要娶二乔以乐晚年,激得周瑜火气冲天,誓与“曹贼势不两立”,求诸葛亮助己共同破操。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刘备大惊,率军匆匆南撤,带领士兵和逃难的百姓继续向江陵一带撤退。
这时曹操已经占领了江陵,将顺江而下。诸葛亮向刘备建议:“形势十分危急,让我求救于孙将军吧!”
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周瑜,谈及战和之事,周瑜佯讲其主张投降的道理,鲁肃则陈述其主张抗战的理由,二人争得耳红脸赤。诸葛亮却在一旁袖手冷笑。周瑜问诸葛亮高见。
诸葛亮冷冷地说:“将军降曹,可以保妻子,全富贵。”这话表面是赞成周瑜的意见,实则是对他的讽刺。
鲁肃不知底细反大怒说:“汝教吾主屈膝受降于国贼乎!”诸葛亮献计说:“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单:亦不需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北。曹操若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周瑜问是哪两个人,诸葛亮说乃江南二乔。周瑜说:“曹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诸葛亮说:“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并诵《铜雀台赋》,把原赋“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辍蛛”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愤愤骂道:“老贼欺吾太甚!”
诸葛亮急忙劝道:“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周瑜说:“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周瑜之妻也。”
诸葛亮佯作惶恐之状,说:“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周瑜说:“吾与老贼势不两立!”他要求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操。本是诸葛亮求助于周瑜,现在反是周瑜求助于诸葛亮,可见诸葛亮激词之妙。
诸葛亮的一番妙语,激起了周瑜与曹操决战的勇气,诸葛亮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