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孙子兵法应用智慧 > 第八章 九变篇(第2页)

第八章 九变篇(第2页)

在古代,“利于君”,也就是对国家有利的,将帅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而自行处理;在现代,企业经营者的任务是“利于公司”,对公司有利的,必须随机处置,见义而行,君命不受。

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上级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可能同时给你下达若干指示或指令,而这些指示、指令又属于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方式、方法。在执行执行上级指示、指令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假如你所选择的方案或者你将采用的方法,较上级指示、指令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这时你应该向上级报告你的方案、方法。如果事情紧急,必要时你可以考虑“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自行其是。

2.术为法,变为谋

战场是千变万化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帅的应变能力。孙子用“九变”来形容这种变化,可见变化之多。

原文: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

作为将帅,能够精通“九变”之术,即以上各种非常规作战方式的机变灵活运用,按照变化中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获得各种地利,才可谓是懂得了如何用兵作战。将帅如果不精通以上各种非常规作战方式的机变灵活运用,不懂得依情况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处理,纵然他们能了解地形,却也并不知道怎样利用地形才会更加有利。将帅统兵打仗,如果不知道各种非常规作战方式的机变灵活运用,虽然能简单粗浅地了解以上五种临机应变的权宜之计,即所谓“五利”,但仍不能完全发挥军队应有的战斗力。

解读:

九变,“九是数目极多的意思,‘九变’是说:用兵的方法应当极尽变化之能事。”(王皙注“今译”)循成法而战,无异按谱而弈,谱不能尽弈之变,法不可尽战之奇。战术方法是固定的,而应变是无穷的。术为法,变为谋。置身战场,能临机应变,方为用谋取胜之本。将帅的指挥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应变力上。而应变力,则是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变,“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之谓也。”(张预注)多变,即根据战况变化,灵活机动变换战术以致胜之意。而战况的变化,与战区的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研究地形,根据地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正确指挥军队。

兵法中讲究不拘泥于常规,要根据主客观的条件随机应变,纸上谈兵、死板僵化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只能被动挨打。没有常法、善于出奇才是兵法运用的最高境界。

南宋李宝指挥的陈家岛战役就充分利用天气、距离等自然条件,随机应变,主动出击,创造了以三千水军全歼十九万大军的经典战例。

1161年,金兵占领了中国北部的大片地区,还不断挥兵南侵,完颜亮分兵数万围攻海州。这时,正锚泊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的南宋李宝舰队得知这一消息,指挥军队登陆支援,大败金军。随后,李宝率领舰队继续北上。十月下旬,舰队驶抵石臼山(今山东日照附近),获得可靠情报,得知金舰队正停泊于唐岛(又名陈家岛,在今山东灵山卫附近)。距离石臼山只有三十多里。得知这一情报后,宋军手下意见不一。裨将曹洋请求出战,知朐山县高敞却认为敌众我寡,不能出战,应当趁金人尚未发觉宋军舰队的行动赶紧避开。曹洋据理力争,说:“彼虽众,皆不谙海道。且降人云女真在船中惟匍匐而睡,略不能动,虽众何为?况我深入至此,前逆大敌,欲退,其可得乎?”他认为金兵不谙海道,以为两军距离尚远,未做临战准备;金军虽数倍于宋军,但上下离心,不习水战,兵士因晕船多在舱中昏睡。应当乘其不备,抢先发起进攻。李宝也认为应当趁“金人未觉”,趁机给予其狠狠的打击。于是,他决定采取先发制人,出其不意,通过突袭的方法以弱小的舰队战胜强大的敌人。当天夜里,李宝就决定率领舰队迅速向唐岛进发。

到了十月二十七日清晨,风向转为南风,南宋军队乘风向前疾驶,士气高昂。金军不习惯海上风浪,都睡在船舱里,当李宝舰队迫近敌舰时,金人尚未发觉。李宝马上命令舰队全面出击。刹那间“鼓声震荡,海波腾跃”。金军遭到突袭,惊慌失措,仓猝应战,舰只挤成一堆。李宝先以部分战船切断金军退路,随即命前锋船队借助风势,以火箭等火器,向金军船队猛攻。由于金军船帆是用油布做成,见火即燃,霎时间金军舰队烟焰冲天,几百艘战舰一下子陷入火海之中。一些幸免火箭攻击的敌舰,仍想负隅顽抗。李宝指挥舰队插入敌阵命令士兵跳上敌舰,与金兵展开激烈的搏斗。这时,金军舰队上的汉族水兵,纷纷倒戈起义。金军仅有数十艘战船向北逃遁。宋军乘风追杀百余里,金军除苏保衡等逃走外,其余几乎全军覆没。李宝以三千水军,全歼了兵力超过自己数十倍的金人的庞大舰队,粉碎了金从海上侵袭南宋都城临安的战略计划。

九变,即多变。军队在外作战,地形复杂,战况多变,若不能临机应变,因时因地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相应对策,只能遭致失败。经商之道也是如此。

广州新光花园酒店刚开始营业时,困难重重。由于地处居民区,地址狭小,无停车场,人往车来,拥挤不堪,尘土飞扬,人声嘈杂。因此,街道多次警告:不得影响居民休息;公安人员多次上门指出:门外停车违反交通规则;环保部门也提出:限期解决污染问题。“新光”面临四面楚歌,在万分困难之下,认识到自己与社区的关系处理得好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社区好比是土壤、水份和阳光,企业则是树。若社区不接纳,培植没有土壤,企业这棵树就会枯萎,因此企业要让社区认识、理解,从而取得支持和帮助,让企业成为共同的事业。

因此,“新光”采取“衢地合交”的对策。变“上门告状”“兴师问罪”为自己上门“负荆请罪”,请四周居民和街道、治安、环卫人员和记者座谈,开展联欢和联防等活动,征求他们对酒家发展及存在问题的意见;对于社区的活动,酒家主动参加,努力为之分忧。而对于上门求助的人,经理总是认真接待,有钱钱打发,无钱话友谊,以取得对方的谅解、支持与信赖。比如,提供治安联防基金,出资整治街道;在市内,主要集中投资于新闻及其他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为广州电视台免费提供“大众娱乐城”活动场地,免费提供茶水和点心。在更大范围主要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主,如向全国县市长赠书,免费提供《公关小姐》电视剧座谈讨论会场地,支持公共事业发展等。这些做法使“新光”有安全的环境,从而扩大了服务范围,树立起“新光”为消费者服务的形象,立足于长远和人们建立了感情,有了道义投资,“新光”推出新措施就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新光”运用“衢地合交”的谋略得益匪浅。

中国有句古话:“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所以,大凡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驾驭时势的人。

别出心裁,就是想出不同一般的好主意。别人做的,自己做;别人没有做的,自己抢先做;别人不敢做的,自己敢做,敢于争天下。

就糊涂营销学来说,糊涂营销者面临着相同的顾客群,特别是处于同一市同一地域的商场,市场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糊涂营销者就必须设计出与竞争对手不同的销售方法,用最佳的经销手段争取顾客。别出心裁的要求,就是营销者要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想出特别的主意,出奇不意地使营销达到以奇制胜的目的。

3.贪小便宜吃大亏

世上有多少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不吃亏,少吃亏,或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演出一幕幕你争我夺的人间闹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说的真是入木三分,岂不知吃亏与占便宜,正如祸和福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原文: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

因此,聪明的将帅在考虑问题、谋划作战方案时,必须全面考虑到利害两个方面的因素和后果。在不利情况下能看到有利的方面,作战任务就可顺利完成;在有利的情况下能看到不利的方面,祸患才可解除。

解读:

战场千变万化,“九变”不可能包括作战中所有临机应变的可行之法。因此,孙子对于正确处理战争中的利害得失,提出非常重要而带普遍性的指导原则:“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主张临利思害,临害思利,以此指导战争,趋利避害。即是说,“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通变之谓也。”(张预注)

研究战争,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战争中的攻守、进退、分合、行止,一切得失胜败,都普遍地存在于整个战争过程之中。战场上一举一动,莫不与利害息息相关,利害关系显得特别尖锐和突出。作为一个将帅,要实施正确的指挥,在战斗行动中就必须善于权衡利弊,随时从利害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只见利不见害,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只见害不见利,就会丧失信心,消极气馁。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害,利中有害,害中有利。智者要害中见利,利中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考虑利和害孰大。

然而,利与害不仅互相渗杂,而且往往互相转化,但转化是要有适当条件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里所谓的“亡地”“死地”,不是绝对的。按孙子的解释,就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陷之死地”乃是大患,然而“陷之死地”却能因“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客观形势,唤起刀众奋力死战的决心,因而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

同时,利害转化,还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实战中常有如此的情况:在敌人来势汹汹、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利害的转折点,往往就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作战中的利和害,都是客观存在,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只能采取老实的科学态度。战争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冲突,我欲加害于敌,不能忘记敌亦欲取利于我。只想贪便宜,难免上当吃亏。不是有许多这样的战例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