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三国第一鬼才正版 > 第78部分(第2页)

第78部分(第2页)

荀攸也知自嘲一笑:“谁说不是呢,若是再加上我们手中的近十五万兵马,只是徐南便堆积上了五十多万人,可是要比一个郡的人口还要多了。”

“袁术军队多是强征而来的精壮,精锐程度不能与我军想比,只是虽是如此,袁术手中可用的兵力却是太多了,一旦兵围城下,只怕彭城想要守住就不是那般容易了,我这便回去了,总要想办法主动出击才好。”兵是借不到了,只能靠着手中现有的兵力来抵挡,沮授不愿多坐,便对荀攸提出告辞。

荀攸也不阻拦,犹豫了一下还是出言提醒道:“颜良驻守沛国,却是差了许多,沛国与琅琊临近,后方之地兵力空虚,若是袁术手下有人看透,派兵直取琅琊,总归是不好。”

荀攸的提醒,沮授很是虚心的听了进去,荀攸之才,只在其上,况且对于颜良,他心中也不是那么的放心:“公达之言甚是。”

沮授离开之后,荀攸迅速传令让城中将校前往太守府,沮授临去前的一句话,却是给了荀攸一个提醒,据城而守固然不错,为何就不能主动出击呢?

太守府中,陈圭、荀攸、张昭、陈登、管亥、樊稠、王方、武安国、赵昱、吕范几人很快便聚集在一起,依次坐好,荀攸传令,诸人却是不得不听。

不得不说,张昭乃是一个内政奇才,陈登几人回来之后,便由陈圭提议,将其介绍给了荀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迅速将下邳城打理的井井有条,其自身的威望提升迅速,如今屋中的位置便是最好的说明。

“主公得到消息,刘繇即将出兵犯我边境,据城固守固然是不错,只是如今下邳城中才刚刚恢复了些生气,一场血战之后,只怕是一切要重新来过,即便是将刘繇击退,也是得不偿失。北方之战即将开始,主公无暇他顾,如今已经下指令给我等,要我等并力合作,力保下邳城不失。”众人坐定,荀攸便当先将情况与诸人说了一下。

几员武将听了不由的心花怒放,他们为战将,便是为了战争而生,血液里面流淌的便是好战的血脉,况且,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没有战功如何来升官?总不能让他们也都去作文章,满口之乎者也吧?

其他人几人,却是不那么的乐观了。他们心中可是没有忘记,刘繇军中,还有这一个陶谦呢。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均能从对方眼中看见忧虑,除去刚刚接手这里不久的荀攸之外,他们几人心中很是沉重。徐南之地,陶谦的影响力可是非同一般的。

“军师,刘繇大军到是无惧,只是陶谦经营徐州日久,甚是得拢民心,徐南之地各处,百姓称赞声络绎不绝,一旦陶谦出面,只怕会引得城中百姓人心浮动,届时城中,便不会这么的安定了……”

第一百七五章:下邳议,武安国出

说话之人,正是赵昱。其人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士,当年,陶谦第一次征辟其出仕之时,其因看不惯当时的朝政,称病不出,再三之后,赵昱面临着与其好友张昭一般的境况,陶谦以刑罚逼迫,不久之后,被举为茂才。其人耿直,廉正有礼,之后得陶谦赏识,一路升为广陵太守。虽说陶谦用的手段不是很光彩,对赵昱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知遇之恩,这也是为何当年陈登游说几人投奔诸葛瑾时,赵昱毫不犹豫的便出言拒绝。

陶谦用人,虽然也重用世家大族,相比于赵昱而言,却更是信任赵昱,将其引为心腹,可以说,徐州之中,他可以算是对陶谦最为熟悉的几人之一。陶谦经营徐南多年,天下未乱之时,更是广施仁政于百姓,徐南之地,百姓尽得其恩,如今城中,几人却是不知道陶谦这个名字,对于徐南的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赵昱却是知之甚详,这才会忧心不已。

“其实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见诸人均是低着头思考,对于城中情况最为熟悉的张昭出言说道,一开口,便将诸人的眼光吸引了过来。

“主公仁慈,施行的乃是仁政,所谓百姓者,无非是求的安稳日子,主公攻下下邳之后,施行的一系列政策,皆是以百姓为主,人有其田地,人有其吃住,正可长久之安稳。百姓之中,并非全部是愚昧之人,与主公相比,陶谦所施者,不过是小恩小惠而已,只要下邳城安,城中百姓自然不会有所异动。再者言,城中有着六万大军,且有着曹、陈两家之助,对于城中的掌控力足以将陶谦出面的影响将至最低。”张昭没有感到一丝怯场,诸葛瑾的用人之法,便是人尽其才,若真是有才干,小节之上反而要求的不是很严厉。

“好!”荀攸击案而起,对着张昭满是赞赏,不由的为诸葛瑾感到高兴,张昭之言,荀攸其实也能看懂,只是城中差不多皆是陶谦旧部,与故主交兵本就情绪不高,赵昱之言虽也是实情,只是眼光却太过浅窄了,只是知道归知道,荀攸却是不能说出来,而张昭,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也正说到了荀攸的心坎之中。

“子布所言甚是,主公雄才,其实小小陶谦可以比拟的,诸君若是有得机会前往徐北一观,自然知道主公治下,比之徐南却是两种极致,如今下邳城占领不久,很多政策尚未实施,诸位心中当有信心才是,况且刘繇十万大军,于某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一般,何惧之有?”说至最后,荀攸很是傲然的将头颅扬起,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屑。

陈登眼神有些飘忽,屋子不大,所有的一切一眼可以看尽,原本陶谦手下,出去陈圭之外,面上尽皆带有羞捻,还有一丝恼怒,对于荀攸如此狂傲显得不大认同。陈登眼光瞟到父亲陈圭身上之后,顿时愕然,片刻之后才将脸上表情收尽,重新露出淡然之色。

姜还是老的辣,陈登虽有智谋,却还是年轻了。只见陈圭自坐,岿然不动,荀攸之言在其心中,丝毫没有激起波澜,与荀攸相处半载,且不说对于荀攸智谋的佩服,单单是往日间,荀攸何曾有过如此表现?陈圭脑中一转,便以知道了荀攸的用意。

见几人表现,荀攸也不做得太过,随即语气一缓,口中淡然说道:“我欲统兵五万,出城与刘繇对峙,下邳城中,须有一将防守,诸位谁愿担此大任?”

静,一片安静,屋中几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出列接下。

与几位文人不同,武将更愿意的是征战沙场,在他们眼中,即便是敌我实力悬殊,也宁愿在战阵上一较高下,谁会愿意坚守城池?

荀攸也不恼怒,好似之前已经想到一般,呵呵笑了出声:“你们不说,我可是要点将了。”荀攸眼中,透着一丝得意,他早就知道几个战将不会乖乖留守的,便耍了一个小计谋。

“王方,你素来便沉稳,留在下邳驻守,下邳乃是我军之根本,重中之重,此战若胜,记你首功。”军令如山,军令出,便再容不得诸人辩驳,王方只好暗叹倒霉,将军令接下。

“武安国,令你带兵马三千,以为先锋,须知,以弱碰强,当以智谋,凡事三思而后行。”武将之中,只有管亥、武安国、樊稠三人乃是统兵大将,荀攸却是不敢大意,对其谆谆教导道。

“军师放心,俺晓得。”武安国高兴的接下将令,兴奋的拍拍胸脯,张口便出言保证道。

荀攸点点头,显然对武安国很是放心,转而对着其余几人说道:“子布先生留在城中,负责粮草一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乃是我军命脉,我留下陈和将军与你押送粮草。”顿了片刻,不待张昭应答,便接着说道:“城中之事,便有劳陈公了。”对于陈圭,荀攸表现出了一切应有的尊重,一直以陈公相称。

“军师放心,老夫虽然上了年纪,却还不曾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