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地扭过头,问道:"你又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道:"对不起,请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烟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让我醒过来,我就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绝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会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卷入的事件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卫兵从小窗里塞给他一支烟了吗?当然给了。他替囚犯点上烟了吗?当然点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卫兵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得失利弊。
这个囚犯因为转换了一下思维,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或者叫弱点,因此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获得一支香烟。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仅仅是转变了一下思维,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你就会立刻获得一种快乐--运用智慧得来的快乐,它会使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转换思维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变成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他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你视线中。在各种人际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杰出人士要打造理想的人际关系,与更多的人合作,并不是很难的事,有时候只需要你转换一下思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就足够了。
让距离为友谊"保鲜"
人际关系的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距离产生美",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
做人的道理就像装修房子的原理一样,都讲究留出一定的空间。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习惯,因此,在相处的时候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都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太计较,给对方留出足够的空间。距离产生美,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隔一段距离去看对方,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两只小刺猬,尽管躲在洞里,也尽量地蜷缩着身子,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即使这样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就在它们感觉快要被冻僵的时候,其中的一只刺猬突然灵机一动,向另外一只建议道:"我们靠紧一点,或许身上的热量会散发得慢一点。"另外一只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开始了尝试。但没想到的是,由于他们靠得太紧,他们身上的刺刺到对方了。
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由于他们在被对方刺痛的同时,也确实感到了对方的温暖,所以他们没有气馁,又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为了不伤害对方,它们开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它们成功了。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有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的热情让你害怕甚至恐惧。朋友之间各自的家庭、工作和其他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作为朋友,如果不考虑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强求朋友经常在一块与你厮守,势必会给他带来困难。此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交往的次数愈是频繁,这种差异就愈是明显,经常形影不离会使这种差异在友谊上起到不应有的作用。因此,交友不要过往甚密,一则影响了双方的工作、学习和家庭,再则会影响感情的持久。交友应重在以心相交,来往有节。
朋友间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的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能够保持这份友好的情谊,使之能够经受风雨的吹打,则是更为可贵的。友情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小鹏一直认为自己在理智地选择朋友。他最不屑于与那些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的人交谈,但后来碰到一件事,使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一次,他去外地参加一个聚会,有一位嘉宾为人坦荡,性格豪爽,说一不二,认准一个方向决不回头。这自然很符合小鹏交友的条件。但几天相处后,大家都感到与他在一起很尴尬,比如他坦荡得无所拘束,别人的什么毛病他都能当众说出口;豪爽得不拘小节,把脚搁在桌面上。他说话办事不看场合,不理解对方的难处,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后来,大家只能对他敬而远之,远而避之。
小鹏为此很困惑,我们不是一直提倡真诚坦率吗?为什么对这位朋友的言行举止有无法相处之感呢?原来,人类要生存,就不能随心所欲,就要懂得和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只有不断地锤炼自己,不断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才能做出有益于朋友、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成为大家欢迎的人。小鹏终于懂了,真诚坦率是指一个人本质的内涵,在具体问题上,我们应该有弹性。
青年人崇拜直率,热爱真诚,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直率与真诚都有一定的度。我们对朋友可说真话,直露肺腑,倾心交谈,但并不是对一切人,而且说真话也要看场合。记住:真诚坦率不等于没有弹性!
何谓保持距离?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太过亲密,整天粘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有距离的,给彼此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保持距离就要尊重对方,以礼相待,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有时太过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也要经常通通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聚在一起吃吃饭,聊一聊;否则,你们就会从好朋友变成一般朋友,最后变成仅仅是相识的人了。
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的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也许你会说,好朋友就应该同穿一条裤子,亲密无间呀!你这样想也不错,表明你是个可以肝胆相照的有情有义的人。但问题是,人心很复杂,你能这么想,你的好朋友未必这样想;到最后,不是你不要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朋友受不了你!更何况,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你心理、情绪上的变化,有时自己也不能掌握。
交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彼此气质相互吸引的过程,因此你们有共同的特性,所以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了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的亲密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未能如愿时,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们总在无意中伤害着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因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所以,对朋友应该真诚坦率,肝胆相照,但要有一定的度,要有一定的弹性,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你们的友谊才能长久保持。
亲密过度,就可能发生质变,好比站得越高跌得越重,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裂缝就会越来越大,好友势必会成冤家仇敌。而现实生活中,牢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以密友相称的人为了证明一切,把当众指责、揭露看作一种证明的手段,往往导致友人的不满。因此,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保持适当的度,不能毫无顾忌。有节制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正确的交友态度。
给别人留空间,为自己留退路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你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羊肠小道两个人互相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各不相让,那么两个人都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先停住脚步,让对方先过去,不仅是种礼貌,更是谦让的体现。
当你遇到美味可口的佳肴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样才是一种美德。路留一步,味留三分,是提倡一种谨慎的利世济人的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须坚持外,对小事和个人利益互相谦让就会使个人的身心保持愉快。
清代康熙年间,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叶家重建府第,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争端。张家立即发鸡毛信给京城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信后即命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由从前三尺巷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谦让是一种美德,但绝非是一味地让步。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收益要比你失去的还要多。这正是一种成熟的、以退为进的明智做法。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让人,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下,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次不必要的争斗,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因此,让人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对自身也具有一定价值。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破坏。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当你一味争抢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未免有失做人的德性。得理让人,不仅是一种积蓄,更是一种财富。
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你会发现,谦让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注意细节的人更受欢迎
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真情。注重了细节就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处于不败之地。
社交场合中那些广受欢迎的人往往都是注意细节的人。细节中往往渗透了人心的微妙之处,留意了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常常会给你带来很多益处。生活从细节开始,它影响着你的一生幸福、一生成就。在社交中有一些看似很小的小事,往往会被人忽视,但小事实际上会起很大作用的,你要用心注意以下几点:
1。做客时要吃掉主人给你的水果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