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父亲是方圆百里的能干人,能说能写能算。
当兵转业后只修了一点点成昆铁路,就遇上通车了,算是并没有吃到最苦的苦。
然后运气很好,就留了下来,没有再回农村。
别的站长都是初中生,而父亲一个小学生,却很快被破格被提成了站长。
并且年年都是段上的先进,人走到哪里,先进带到哪里。
所以他们很快就农转非,从老家那个连赶集都要走十五里,山连着山的小山村里出来了。
而且还是到了现在这个离西昌城很近,同时办理客货运业务,在凉山州算是很繁华的小镇上。
这是非常难的,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办到,是领导对父亲的欣赏与信任。
但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也是方圆十里最漂亮,最能干的女子,她也能写能算,而且是那个年代绝无仅有的独生子女。
父亲当年在部队上做到了排长,他一心想留在部队上,没有能够如愿。他的领导很欣赏他,但是当年却没有那样的政策。
所以等他回老家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27岁了。周围年龄相当的女子已经早早地出嫁了,只剩下了25岁的母亲了。
可是母亲却是根本就不想结婚的,如果不是外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她很想一个人自己过一辈子,更不想养儿养女受拖累。所以,他们俩经常发生争执。
母亲从小一个人独自长大,不太爱说话。他们从来不会大吵大闹,每次他们闹矛盾,总是父亲说几句,母亲一声不吭。
或者只说短短的一句两句。
但她心里却是无比地不服气,无比地倔强的。
他们总以为她还小,也从来不告诉她,他们因什么而争吵。
只是有一次她知道,父亲当时在会议室开会,因为他在讲话,母亲就将送的饭菜放在了门外面。
她想她已经在他面前晃了又晃,那么大的一个人,他应该是看见她了,哪知道他却并没有看见。
就和冼锐吃完了八宝粥,才想起了她一样。原来,在男性那里,一切都是正常的。
等他开完会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凉了。他随时都可以开,也可以不开,他完全可以早点结束的。
父亲有胃病,所以特别冒火,责怪母亲为什么不吭一声。母亲觉得自己很委屈,一言不发,独自掉眼泪。
还有一次,父亲生气地说母亲,说她是站长的老婆,而不是一般的群众,要长点心眼,不要乱说话,不要被人逮住了尾巴。
母亲只说了一句,只争辩了一句:“没有乱说话,”然后就是掉眼泪。
在童年的记忆里就是这样,他们吵架的时候,父亲一般站着,好像很强势。
母亲一般坐着,低着头,好像很柔弱。一谈到父亲,母亲从来不提父亲的好,只用几个字概括:“你爸好横!”
她的话总是那么少,也不解释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而她自己,好像完全总是对的。
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更是再也不提父亲,不知道是害怕自己伤心,还是害怕她和姐姐伤心,还是对父亲还怀恨在心?
父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她们母女三人,还有外婆过上好日子,真是费尽心血。
他们住着镇上最好的房子,从大山里定做了最好的家具,母亲做着镇上最轻松的工作。
母亲在货站里做装卸工,一般只装卸电池厂的电池,她们一共也就十个人,全是铁路家属。
只有25公斤重,对在农村里挑100斤大粪的母亲来说,简直就像是跟玩似的。
据母亲说,她的收入和上班的职工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好。而且很干净,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自由又自在,却不说那是因为父亲。
有的家属从农村里出来就已经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而母亲却还身材高大,身体健康。即便如此,那也是因为父亲,因为父亲她才有了那样的好工作。
难怪不得农村里当初娶媳妇,从来不看脸,而要看劳动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再漂亮又有何用?
劳动人民是不会只找漂亮的,商人也是不会只找漂亮的,都一样实在。
他们会说那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幸好,漂亮的比较少见,不然实在是无处安放。
母亲虽然懂,却不服气,却从来不说出来,并且把这些都亲口浓墨重彩地教给她——嫁人,就要嫁有能力的人啊。
母亲从来不说:“这个家,全靠你爸爸做支撑。”
当然,父亲也从来没有说过:“爸爸在外面工作,这个家,全靠你妈妈做付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