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明月几时有古诗原文 > 第13部分(第3页)

第13部分(第3页)

这几首小词,通过描写乡村的常见琐事、风情习俗,风趣生动,尽显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赞美了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率直善良的老农村姑,宛如一曲曲美妙风趣的田园牧歌。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确实,苏轼留给后人的财富,不仅有这些绝世的作品,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胸襟、历经苦难却随遇而安、笑看人生、善待生命的大智慧。

小传:

苏轼(1036-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辙(1039—1112年),苏轼之弟,字子由,号颍滨遗老 。两人皆为唐宋八大家,连同他们的父亲苏洵,世人尊称“三苏”,归纳他们的特点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晏几道:当年拚却醉颜红

宋词发展到 神宗时代,已是柳永之后、苏轼主导的慢词黄金时代,因此,苏轼对晏几道拒绝慢词、坚持小令的作法十分纳闷。一次,苏轼得知晏几道居住在京城,又得知他和黄庭坚是好友,心想:“看着黄庭坚的面子上,他总该不好意思拒绝我罢!”就亲自上门拜访,希望能和他面谈。

不料,晏几道从破旧的屋子里踱出来,背着手,冷冷地道:“当今朝廷高官,多半是我晏府当年的旧客门生,我连他们都无暇接见,更何况你!”掉头回屋,喝令送客。

苏轼一下子就愣住了。当时他名满天下,又喜交友,所到之处,无不呼朋引类,极受欢迎。这种钉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到!

苏轼捋捋胡子,笑着走开了。遇见这么一个任性倔强的落魄贵族,他除了笑一笑之外,还能怎么样?难道要去跟穷途末路的晏几道呕气不成?

晏几道的个性,好友黄庭坚在帮他写的《小山词序》中,总结有“四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足见他的孤傲耿介、不合世俗。

但少年时期的晏几道,性格却不是这样的。

作为“太平宰相”晏殊之子,小晏几道过着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活泼可爱。一次,在家中宴会上,小晏几道听到街头流行哼唱“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觉得好听,就高兴地拍手唱给大家听。一屋高雅宾客面面相觑,脸上是一片死灰,哪里还能开口!晏殊脸色涨得通红,呵斥道:“住口!小孩子不得胡说乱唱!”小晏几道不依,嚷着这歌好听。晏殊恼怒,立刻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丫鬟们慌忙奔过来,要捂住小晏几道的嘴,要将他拉走。小晏几道委屈极了,边走边哭道:“我说的都是真话,我就觉得好听嘛,我为什么不能唱?”晏殊跌足,喟然长叹:孺子不可教也!

富贵乡里还有温柔软玉,几欲天堂。少年晏几道风流倜傥,“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佳人频频相约。从《小山词》中的这首《鹧鸪天》,可以窥见当年晏府歌舞升平、金玉满堂、美女如云的欢乐场面: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由于书香门弟的耳濡目染,晏几道很早就显露出作词的才华。鉴于他的早慧,和晏殊的声望,据《花庵词选》中记载,庆历年间,仁宗赵祯有一次在宫中举行宴会,特召晏几道作一首《鹧鸪天》演唱。世人均十分羡慕他的恩宠。

但到了晏几道十八岁那年,父亲晏殊去世,“树倒猢狲散”,晏家从此没落。书生意气的晏几道阅世不深,缺乏应付复杂生活的能力,处境日益艰难。熙宁七年(1074),郑侠上《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入狱,晏几道因曾与郑侠诗词交往,也身陷囹圄。政敌们在郑侠家里搜寻到一首晏几道的诗:“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能几时?”认为是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交给神宗皇帝审理。神宗看了,反而赞叹诗写的好,认为人才难道,就将晏几道释放了,

晏几道出狱后拙于谋生,境况日下,四十多岁时才做了小官,晚年甚至到了衣食不能自给的程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从云端坠入凡尘”的坎坷经历,使得本就脆弱敏感的晏几道格外伤感、沉沦、孤独。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凭借手里的笔墨,通过写诗作词,缅怀既往的辉煌岁月,抒发今昔盛衰的人生感叹,来安置失落的心灵。

因此,晏几道的词大多是描写由富变衰以后的抑郁或失恋诀别之后的悲哀,笔调感伤,悱恻缠绵,凄婉动人,赢得了当时众多词人的喜爱,黄庭坚就称赞说:“(小山词)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王灼说他:“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清人冯煦也说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蒿庵论词》)。

代表作如《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落花无情,流水无意,富贵不再,繁华散尽;“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怀念那个天真烂漫、娇美害羞歌女小苹,怀念当年的纯真爱恋,更是怀念那个纸醉金迷的温柔富贵之乡。

再如《鹧鸪天 手拈香笺忆小莲》,也是追忆过去的欢乐生活,叹息富贵易逝、世态炎凉,并寄予身世之痛的:

“手拈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

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

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手拈香笺忆小莲”;“小萍”、“小莲”只是当年晏府里的美丽歌妓,晏几道就像出家的贾宝玉,始终丢不掉“大红猩猩毡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