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田兰的甲丙队士兵。俗话说得好,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田兰士兵会的招式不多。就是颜良文丑各自传授的五招。总共十招,翻来覆去的练。到最后,就算是颜良、文丑亲自试招,在同为步战的情况下,也不过仅仅稍占上风。所以,说田兰的士兵人人相当于半个武将,是一点都不夸张的。除甲丙队之外的士兵,格斗能力略微差一些,但综合素质也是很不错的。
黄盖这样的武将,未能幸免于难,孙军其余五千士兵就更不行了。甲队拥有一千杀三万的光荣历史,丙队拥有攻取东阿、俘敌五千的辉煌战绩。两只部队凑在一千,实在是给了五千孙军足够的面子。
在周瑜的想象中,应该是孙军前冲,建业守军放箭。再冲再放箭。当孙军即将冲到建业士兵身前时,然后就下令撤退。这样就足够了。
实际上。孙军并未做到全军发动,敌军就射了一轮箭雨。孙军刚一动,敌军又射了一轮箭雨。并且孙军还没有跑出速度,敌军就如虎狼一般突然倒冲了过来。
……
黄盖的死亡,周瑜看得很清楚。居然是被对方三名小兵杀死了。周瑜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想,那一定不是什么小兵,一定是千夫长之类的校官。念头还没有转过来了,却又见到另一边的韩当吃瘪了。那一边,对付韩当的有四名小兵,多出一人。结果也有所不同:韩当被活捉了。
如果是千夫长的话,就已经有七名千夫长了。但建业守军看上去却只有两千来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周瑜再看其他将领的情况。蒋钦、周泰都不知上哪儿去了。然后,周瑜才看了一下士兵,也就是整体的战况。
这样的观察顺序,不怪周瑜。这年代就是这样,重将领不重士兵。因而周瑜直到这时才观察士兵。这就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周瑜看见孙军的士兵,在与建业守军一对一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是一招未能使足,就被对方杀死。极少数使了两招,照样被杀死。有几名孙军对一名建业守军的情况。通常要十名以上的孙军,对一名建业守军才能够维持不胜不败。
孙军以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将领。但今夜的建业守军仿佛如有神助,三五个小兵就能战胜一名孙军将领。孙军将领的优势已然荡然无存。
孙军的人数,开始的时候倒是占据优势的。五千对两千。一交手,就被弓箭射去一千五。三千五对两千,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而这些建业守军仿佛就是杀人的阎罗,人人如狼似虎,战斗力惊人。孙军不断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此时周瑜放眼望去,发现剩下的孙军已不足千人。因而周瑜急令,全军撤退!
……
是得全军撤退了。这完全就是羊羔与豺狼的交战。绝不能这样下去了。五千孙军,虽然是引敌来追的诱饵,但却并没有打算让建业守军全部吃掉。如果真让建业守军全部吃掉了,孙策那边的埋伏就成了空设。
周瑜下令之后,纵马便走。没跑多远,忽一将斜刺里插了过来,一刀斩下。周瑜连忙举起斩龙剑挡住。将领一刀不中,跑了过去。调转马头,冲过来又是一刀。
周瑜其实还是有武艺的。周瑜的个人武艺比孙策自然比不上,却也差得不多。周瑜性子高傲,要做就做人上人,不能做人上人的就不做。因而周瑜平时根本就没有上阵厮杀。投孙军之后,周瑜就一直没有马上作战的兵器。有人问起,周瑜就说自己乃一介文官,不擅武艺。
来人是于禁。真要说起来,于禁的个人武功要稍逊于周瑜。但周瑜这边没有趁手的兵器。斩龙剑,只是一种装饰性的佩剑,因而周瑜处于下风。
周瑜抽了个空子,趁着于禁战马冲过。拨马便逃。可惜,没跑几步,就被田军小兵缠上了。这个时候,孙军只有几百人了。因而田军就富裕出来较多的人。拦住周瑜的,便有十几个人。周瑜冲了一次,右边两名士兵挥刀砍来。周瑜挥剑一挡,剑被击飞。战马的左边又一名小兵挥刀砍来,周瑜让过,砍中马身。右边击飞周瑜长剑的士兵弃了兵器,一个抓住了周瑜战马辔头,一人抓住了马鞍。硬是让战马停住了。战马一停,七八个士兵一拥而上,活捉了周瑜。
……
战斗很快进入了尾声。开始有孙军士兵投降。田军放过跪地投降的士兵不杀,很快,有样学样,最后约六百名孙军士兵就全部投降了。
打扫战场,有很多环节。通常由郭图这样的行军教授进行安排。太史慈、于禁这样的武将,多半会遗漏一些事情。不过,这一次,郭图事先有交待。他们也不需要全面打扫战场。只消将孙军将领一个个揪出来就行了。
揪将领出来,说困难也困难说容易也容易。比如这个时候,凭穿戴,凭俘虏士兵的指认,就能揪出将领,也就比较容易。要是此时不揪,过些时候再揪,恐怕就困难了。
很快就确认了,黄盖、朱治、吕范被杀死,俘获了周瑜、韩当,蒋钦、周泰下落不明。
俘虏,很少。丙队这边,留下了一百人,负责将六百名俘虏及周瑜、韩当二人押送建业。其余一千九百人重新整队,开赴有埋伏的浅谷。
……
曾经分析过,伏击最大的前提就在于出奇不意,在于敌军没有防备。就比如前不久田豫的幽州兵伏击关羽的范阳兵那样,在关羽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先杀了将近一半人了。于是,胜负便因此而定。
但如果被伏击的军队早有防备,伏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蔡琰在找到三官山那样的独特地形之前,就曾经想过。兵法云,遇谷莫入。因而山谷设伏,要想敌军不防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硬要打,就不叫伏击了。无非是将战场由城池搬到了谷地。于是,那具体的地形是否能够胜过城池,就成为了打与不打的分界线。
三官山的地形胜过了城池,而孙军这边,北崮山和小红岭就不行了。名称上,都叫山、叫岭,但其实上,地形却不够险峻,树林也不够密集。这样的地方,在敌军有防备的情况下,是不宜设伏的。
敌军有没有防备呢?换句话说,建业城过来的军队,会不会猜到这儿有埋伏呢?孙策认为,猜不到。今夜孙策等了很久,应该到来的人儿却一直没有来。多等了约半个时辰,来了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到了埋伏之所就喊:“孙将军、孙将军!”
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战斗
第221章 快速战斗
孙策听到叫喊,气都不打一处来。自己这边。埋伏得好好的。既然是埋伏,当然是不欲使人知道了。这几十个人这么一叫,还不露馅?
孙策没有出去。于是,那几十个人就这么边走边走地走了过去。谁知,走过五里浅谷之后,那几十个人又走了回来,还是边走边叫。看这架式,孙策如果不出去,这几十个人铁定了会一直这么叫下去。孙策无奈,只得从暗处走了出来。由于心中有气,便喝道:“叫什么,一点规矩没有!”
那几十个人当即住声。其中两人奔到孙策马前,单膝点地拜倒。一人说:“孙将军,大事不好!”孙策一看,说话的人是蒋钦。旁边的是周泰。孙策问:“有什么不好?是不是建业守军没有出城来追?”建业军队到底会不会出城来追,周瑜吃不准,孙策自己也同样吃不准。因为最担心这个,所以孙策就问了出来。
“不是,他们来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