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女主三国一女多男高干文推荐 > 第142部分(第2页)

第142部分(第2页)

田兰在陶谦处一住就是好几天,浑没有走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居安不思危的表现了。田兰也没做什么事情,整日就是跟着陶谦,说些没有营养的空闲话。田兰很满足,觉得自己很幸福,并期望永远就这么幸福下去。

却说这一日,糜竺来报,说是有人送了财帛礼物与张昭,恐怕是要求请出仕。但是却被张昭拒绝了。糜竺所汇报的张昭。便是江东二张里面的张昭。张昭因避乱,居于彭城,也就是徐州州城所在的彭城。在一些小说里,把徐州城与彭城说成是两个地方了。好像演义也是这样。不管它们了。现在我们知道是同一个地方就行了。

张昭居于彭城。这么一位才德之士,庐江的周瑜都知道了,陶谦没理由不知道。陶谦也聘请过张昭,但是却被拒绝了。这些事情,糜竺也清楚。

当下田兰就问起了此事,陶谦就说了。田兰就说:“那张昭是很有本事的人么?却不知是那方面的本事?”陶谦道:“张昭、张子布,博览群书,天赋过人。二十岁时,曾经拒绝应试孝廉,颇有气节。曾经与名士王朗谈论时事,颇有见地。据老夫看来,此应该是一治世之才。”

田兰道:“原来是治世之才呀。嗯,陶伯伯,你看,大家都请他不动,不若就让给我吧。我这儿,就差治世之才。”陶谦道:“总督那边,治世之才多如牛毛。小小丫头,敢欺老夫不知。”

田兰道:“我不是跟二哥闹翻了嘛。总督那儿,我是不敢回去的了。我怕总督杀我。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躲起来。因此,是我自己需要治世之才。不是总督要的。”

陶谦道:“女儿犯了错,父母会原谅的。更何况你不一定有错。总督虽然不是你的父母,据老夫看来,却也差不了多少。一定不会杀你的。”

“有备无患啊,还是躲起来的好,”田兰道,“这个问题先不谈了。就谈张昭的事儿。能不能让我去请啊。事先申明,我请了,算我的。我可不是为陶伯伯请的。”

陶谦道:“你若坚持,也行。不过,有个条件。本城另有一人,姓陈,名群,字长文。也是一治世之才。其才干并不在张昭之下。你若能把两人一块请走,我就答应你。”

“我答应了,”田兰道,“是子仲带路吗?”田兰这么一问,陶谦只得说:“子仲,就麻烦你,带田兰去吧。”

……

田兰跟着糜竺出来,又叫糜竺等了一会儿,转过去,就把自己的亲兵和于禁叫上了。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就到了陈群的住处。糜竺上前拍门,门开了,开门的下人还认识糜等。说了几句话,下人就进去禀告去了。

过了一会儿,陈群出来了。田兰一瞧,陈群身材瘦削,但精神很好。长得还挺高,双目炯炯有神。陈群道:“原来是别驾光临寒舍,失迎、失迎。群本该请别驾厅内奉茶,不过,适才下人传话,说别驾今日此来,乃为辟群出仕。故此,奉茶就免了。我们改日再叙。”

糜竺一句话没说呢,陈群就稀西哗拉说了一席。说完后转身即走。一边田兰叫道:“且住!”陈群一愣,这才瞧见田兰及其亲兵。心里就在琢磨,来者是谁?这架势,怎么就那么像传说中的田润呢。

田兰走近陈群,并招手让于禁跟着。走近了,田兰问道:“你就是陈群、陈长文吗?”陈群说:“鄙人正是。敢问姑娘是……”田兰道:“我叫田兰。是总督的妹妹。但是我不是代表总督来的。我就代表我自己。我要请你帮我。你愿不愿意?”陈群道:“请容群考虑三日。”

田兰道:“抓走。”于禁上前就把陈群提了起来,挟在腋下。

陈群挣扎道:“哎、哎、哎,岂可侮辱斯文……”于禁一加力,陈群就说不出话了。田兰停了一下,才道:“陈群,我让你安排一下家事。于禁,你跟着他,别让他跑了。陈群,你记着,如果你跑了,我杀你全族。”

于禁放了陈群,陈群站稳之后浑身都痛。揉了几个地方,又不敢多揉,就进屋安排安事去了。于禁跟上。后面田兰叫了一声:“哎,长文,放不下的人,也可以带上。”旁边糜竺目睹子这一切,暗叹,秀才遇到兵啊。没想到,这些所谓的高人,竟然服的是这一招。

……

陈群没有带家人同行。安排完之后,只身出门。既然陈群愿意跟着走,田兰就没有让于禁动粗了。然后,由糜竺带路,又到了张昭的住处。

糜竺准备上前拍门。田兰却问道:“子仲,长文是否也认识这位张昭、张子布?”糜竺答认识。于是,田兰道:“那这次让长文拍门吧。以身作则,不是正好吗?”这么一说,糜竺就退下了。陈群上前拍门。不久,陈群就进去了。

田兰也不急,就这么等着。过了一顿饭的功夫,陈群带着张昭出来了。陈群介绍了一下张昭。田兰等人也象征性地见了一下礼。然后张昭道:“真不料,世间竟有姑娘这样的莽女。不过,姑娘若想让昭尽心尽力,还得满足昭一个条件。”

“说,”田兰道,“提条件在你,答不答应在我。你先说了再看。”张昭道:“在下有一至交,名张纮,字子纲。子纲与昭,并称江东二张。姑娘拿了昭去,二张便缺了一张。不若再往广陵,把子纲也绑了,皆大欢喜。”

田兰笑道:“哇,至交、至交,最佳损友啊。”损友,是田兰从田润那儿学来的词儿。

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

第213章 再得一人

张英人马损失大半。败退回扬州。眼见孙策由三千兵马增至七千,小疥长成大患,刘繇大怒,便要斩掉张英。左右急劝,这才允其戴罪立功。

当下进行部队调配之后,刘繇亲自率军,并张英,带兵一万四,进驻金牛山,迎击孙策。寿春城由武将陈武,率其余一万士兵把守。

孙策得到张英的四千俘虏,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战力。这四千人,原本是扬州驻军。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在扬州,然后叫他们打扬州,那他们肯定出工不出力。于是,孙策就找了个地方进行操练,暂缓对扬州的进攻。

但是,孙策可以缓,而刘繇并不缓。刘繇逼近了金牛山。形势对孙策极为不利。

就这么野战,刘繇那边的士兵说有一万四就有一万四,而孙策这边。新得的四千俘虏兵一定不能算数,就算是原来的三千士兵,也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临阵逃脱。因而野战是不行的。

不战而避也是不行的。孙策这边,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却士气低下。胜仗所带来的士气,是给前面三千士兵的。也可以说,前面三千来自张邈部队的游兵散勇,基本上算是稳定了。但是,如果不战而避,情况就不同了。那三千人本来就是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乱抢粮食,继而被袁术的军队打散了的。基础不好,留有历史问题。不战而避,很可能浮动军心。而这边又有四千新俘虏。只要退避,新俘虏是一定会逃跑的。新俘虏一逃跑,前面的三千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