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经过了一个特别的山洞。这时节,已是六月天气。外面已经非常炎热。众人虽然走在山林里,但因为是赶路而并非散步,人人都燥热难当。而那个山洞则寒气逼人。山缝里的水,沿着洞壁渗透出来就形成晶莹的冰帘。冰帘向一延伸居然长达三丈。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且多为空心。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就这样一路行来,约走了十日,终于到达了上庸。
……
汉中是一个郡,隶属于益州。上庸也是一个郡,却隶属于汉中。其实就跟长沙数郡隶属于江夏一样,汉中不是一般的郡,它就相当于后来人们所说的地区。
此时,汉中太守叫苏固,上庸太守叫孟当。
历史上,张鲁曾经盘踞汉中,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张鲁的爷爷叫张陵,又称张道陵。他创立了五斗米教。其教义自道教中而来,而又有所区别。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行其道。这个张衡跟制作浑天仪的那个张衡不是同一人。后来,张衡又死了,张鲁就成为五斗米教的宗师。
张鲁的发迹并不是通过自己,而是靠其母亲。张鲁的母亲长相奇美,据说“有少容”,也就是年纪一大把,还青春永驻的意思。而且张鲁的母亲还“兼挟鬼道”,相当于会算卦,会预知吉凶祸福。又从后一点,可以推论其擅于言辞,精通察言观色。这么几项素质加在一起,自然就是成绩优异的公关大姐了。
刘焉原是幽州牧。后来因为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钱财,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黄巾四起,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后来郄俭为黄巾贼所杀,刘焉进驻益州。
张鲁的母亲既然善于察言观色,少不了就会依附权贵。于是就频频出入于刘焉之家。在这样出色的大姐面前,没有什么关是攻不下来的。于是,张鲁便得到了刘焉的重用。
东汉初平二年,即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脩杀苏固后,张鲁趁其不备,又杀了张脩。于是张鲁夺了张脩的兵众,又得了苏固的降兵,盘踞汉中。
后来刘焉死了,其子刘璋继位。刘璋早就看不惯父亲被张鲁的母亲所迷惑,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将张鲁的母亲及其家人全部斩杀了。自此,张鲁与刘璋公然反目,不相往来。
我们的故事进行到此,还只是190年的6月。张鲁盘踞汉中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当然,也不可能发生了。
第二卷 第166章 拿下上庸
第166章 拿下上庸
黄忠走在队伍的前面。听向导说已经到了上庸,便命令队伍停止前进,来到了前端。遥望前面山谷,的确有座城池。城池依山傍水,规模不大。“这座城就是上庸?”黄忠问道。向导回答是。黄忠便叫了个人,到后面给蔡琰传信。
蔡琰听说上庸到了,带着黄月英也到了队伍的前端。一看,徐庶已经先到了。蔡琰问:“那远方山谷里的城池真的就是上庸吗?”向导答道:“真是。小的来过多次。错不了。”蔡琰道:“那咋我们没有经过一座县城就直接到了上庸了呢?”向导解释说:“诺,顺着那条河过来,就会经过两座县城。我们是抄的小路,因而就没有经过那些县城了。”
蔡琰道:“我以前听说过上庸城。我以为是座很大的城池。再怎么猜想,也应该是一块平地,至少是一块山间盆地。却不料上庸城这么小,而且就夹在群山之中。”
徐庶道:“我们就这么过去恐怕是不行的。相对于这么一座小城来说,我们的人马多了一点,不像是正常的客商,反倒是攻城的强匪。”黄月英道:“其实我们就是攻城的强匪啊。难道说这座城池我们不攻么?”
蔡琰问:“元直何计可取此城?”
徐庶道:“只能用里应外合之计。”黄月英奇道:“难道城里还有我们的人?”徐庶道:“城里现在没有。我们派人进去,不就有了。”蔡琰问:“元直你看派多少人合适?”徐庶道:“这么一座小城,恐怕不能超过十人。”蔡琰道:“那就派十人好了。”叫过一个亲兵,“你通知一下,让百人长都到前面来。”
……
过了一会儿。百人长们都来了,共有十一人。
蔡琰道:“你们是汉升选出来的百人长,想必武艺高于普通的士兵。但是,光有武艺是不行的,还得有忠心。”百人长们齐道:“属下誓死效忠蔡大家。”蔡琰又道:“我相信你们。但是,光我相信还不够,你们应该用事实来证明,你们的确是忠心耿耿的。看见没有,远方有座城池。那就是上庸城。现在,我派你们混入城中。大队人马则于天黑之后赶到。你们要做的事,就是杀死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明白没有?”百人长们齐道:“明白了。”
蔡琰道:“入夜之后,大队人马才会行动。因此,你们需要多等一段时间才能动手。得手之后,在城楼之上用火把画三个圈。我们看到信号之后,立即进城。”又问其中一人,“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道:“小的叫朱盘。”蔡琰道:“好,此次行动,就由你朱盘领头。要小心行事。”
随即,十一个百人长脱去了盔甲,换成普通百姓服饰,又带了些银两铜钱,就上路了。大队人马则往后退了一截,就地休息。
……
慢慢地,天色晚了。这个时候,不能生火做饭,要提防做饭的烟火被上庸城内发现。大伙儿就这么饿着。
照理说打仗之前是一定要吃饱的。但此时因为地形特殊,不知不觉间就接近了城池。如果往后退,因为山路崎岖,是比较困难的,还不如饿着。
人不吃饭就没有力气,那指的是长期。长期没有吃饱饭,自然没有力气。而对于蔡琰这支每天都能吃饱的人马来说,偶尔一顿不吃,力气还是有的。
天暗了,视线开始模糊了起来,大队人马就出动了。一刻钟之后,上了河边的大道。这个地方,因为河道弯曲,上庸城看不见,因此就在这儿休整了一下。
夜幕完全彻底地降临了下来。在繁华的都市,还只是夜生活的开始。而对于上庸这座深山中的小城来说,则应该进入梦乡了。蔡琰的大队人马借着夜幕的掩护,慢慢地走,悄悄地行,约半个时辰,到了上庸城下。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城内出现了一点动静。动静不大,也许是因为守城的士兵不多的缘故。少停,城楼上就有人用火把画圈了。
见到信号,黄忠当即带人冲向了城门。冲到城门,正好城门也打开了。黄忠问:“朱盘何在?”
朱盘忙奔了过来:“将军,小的在这里。”黄忠再问:“衙门和军营的地方摸清楚了没有?”朱盘答道:“摸清楚了。”黄忠又问:“军营里多少人?”朱盘道:“大约两千。”黄忠道:“好,你带一百个人去衙门。其余人等随我去军营。”
其实黄忠不是这么说的。那一千一百俘虏兵编成十一个百人队之后,按子丑寅卯编了号的。实际上黄忠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让朱盘带领其中一个编号的士兵前往衙门。那样,士兵才能知道应该跟黄忠还是跟朱盘。但是,因为军营里的编号不很统一,有时候连朱雀、白虎都有,所以讲故事的时候才会说“你带一百个人去衙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