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们既已下定决心培养接班人,便雷厉风行地开启了广纳后学之事。苏御不顾身体的疲惫,强撑着精神,与书院的几位资深夫子一同商议选拔细则。他们深知,这不仅关乎书院的未来,更与华夏文化传承的命脉紧密相连,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标准的制定,都仿佛是在为华夏文化的摩天大厦奠基,必须坚实可靠。
消息如春风拂过,迅速传遍城镇与周边乡村。一时间,书院门前人头攒动,前来报名的年轻学子络绎不绝。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眼中闪烁着憧憬之光,或青涩稚嫩,或意气风发,皆期盼能在这场选拔中崭露头角,成为传承文化的新希望。这些学子们有的来自书香世家,自幼受长辈熏陶,熟读经典,举手投足间透着文雅之气;有的出身贫寒,靠着自学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一路摸爬滚打,只为寻得一个能系统学习、施展抱负的平台。
为确保选拔公正严谨,初代们设计了一套环环相扣的考核流程。首当其冲的便是笔试,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理论等诸多领域,旨在全面考察学子们的知识储备。考场内,寂静无声,只闻笔尖在纸面摩挲的沙沙声。学子们或蹙眉深思,或奋笔疾书,都竭力展现自己多年苦读的成果。有的对诗词格律烂熟于心,默写经典诗篇时行云流水,那一笔一划仿佛带着诗人的神韵,在纸上流淌出诗意的乐章;有的在论述经史典故时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将历史的纵横脉络剖析得丝丝入扣,引得监考夫子频频点头,暗自赞叹这些年轻后生的深厚功底。
笔试过后,便是实践考核。对于有志于书画技艺的学子,要求他们现场挥毫泼墨或精心雕琢印章。只见画案前,年轻人们全神贯注,毛笔在手中灵动飞舞,墨色在宣纸晕染出山水意境、花鸟情致。有的画出高山巍峨,云雾缭绕其间,让人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气魄;有的绘就繁花似锦,娇艳欲滴的花朵引来彩蝶翩跹,尽显生机与灵动。刻刀在石章上精雕细琢,篆字或古朴雄浑,如远古的钟鸣,震撼人心;或飘逸灵动,似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而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学子,则需深入剖析古籍经典,阐述自己对文化传承、学术演变的见解。他们引经据典,思维碰撞出火花,试图挖掘出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智慧光芒,从泛黄的古籍书页中探寻出古人的思想精髓,以及对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启示。
然而,初代们深知,德为才之帅,仅有才学远远不够。于是,在后续的面试环节,他们亲自上阵,与学子面对面交流,洞察其品德心性。苏御目光如炬,询问学子在困境中如何坚守道义,面对利益诱惑能否不为所动。他会假设一些场景,如家族蒙难,需用所学知识换取解救之资,但代价是背离文化传承之路,看学子如何抉择。唐寅留意学子欣赏书画时的感悟,从细微处判断其心境与修养。一幅古画展开,学子们的眼神、惊叹声,以及对画作细节的捕捉和理解,都成为唐寅考量的依据,他深知,对书画有深刻感悟的人,内心必有一片纯净的艺术天地。陆文抛出历史典故中的抉择难题,考验学子的善恶判断。诸如“管鲍之交”中的利益权衡,“赵氏孤儿”里的生死抉择,让学子们置身于历史的漩涡中,展现他们的道德坚守。林婉兮则观察学子的言行举止,礼仪规范,看是否有翩翩君子之风。从进门的一鞠躬,到回答问题时的谦逊态度,再到坐姿站姿的端正优雅,无一逃过她的眼睛,她坚信,礼仪是文化传承者必备的素养。
有一位叫赵启的学子,家境贫寒却刻苦努力,笔试成绩优异。面试时,苏御问他:“若有富贵人家许你重金,让你放弃文化传承之路,转而为其谋私,你当如何?”赵启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答道:“文化传承乃吾辈使命,纵有万金,亦不能动吾之心。”他的回答让初代们暗自赞许,从他质朴却有力的话语中,看到了一颗赤诚的文化之心。还有位擅长书画的钱萱,在观赏一幅古画时,不仅能精准点评技法,更能体会到画家倾注其中的家国情怀,唐寅见此,心中认定她必能在书画领域传承正道。当看到画中描绘的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之景,钱萱眼眶湿润,轻声说道:“画家以笔为刃,刺向乱世之殇,吾辈当以传承为盾,守护文化之光。”
经过层层筛选,数十位德才兼备的学子脱颖而出。初代们望着这些年轻面庞,眼中满是欣慰与期望。他们深知,这些后学便是未来的希望之光,肩负着将《墨韵千秋》发扬光大,让华夏文化绵延不绝的重任。这些学子就像是初升的朝阳,即将照亮华夏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为古老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苏御将众人召集,语重心长地叮嘱:“你们今日脱颖而出,是荣誉,更是责任。《墨韵千秋》凝聚先辈心血,承载华夏文明精魂,望你们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让文化之树在你们手中枝繁叶茂,惠及后世。”学子们听闻,皆神情肃穆,齐声应诺,那坚定的声音仿若誓言,在书院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此后,初代们倾尽全力,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后学。苏御不顾自己脊背的疼痛,每日清晨便来到藏书阁,带着学子们逐本讲解古籍要义。那些尘封的古籍在他的解读下,仿佛重新焕发生机,古人的智慧如涓涓细流,淌入学子心间。唐寅忍着双手的颤抖,在画室中示范精妙笔法,一笔一划,虽不复当年的潇洒自如,却饱含着对艺术传承的执着。他从如何握笔、调墨,到构图立意,细致入微地教导,让学子们领略书画的真谛。陆文忘却自己记忆力的衰退,在课堂上与学子们分享人生阅历,将自己多年走访探寻民俗、研究古籍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鲜活的经历成为学子们理解文化传承的生动教材。林婉兮则在庭院里,教女学子们礼仪规范,她亲自示范,纠正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优雅与端庄成为她们的气质标签。
而这些年轻学子也不负所望,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刻苦奋进,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他们清晨即起,诵读经典,书声琅琅,唤醒书院的每一个清晨;白日里,或埋首于书画创作,或沉浸于古籍研读,废寝忘食;夜晚,伴着烛光,还在交流讨论日间所学,思维的火花在夜色中闪耀。在初代们的悉心培育下,他们逐渐成长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向着华夏文化的辉煌未来奔跑。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代们越发衰老,身体的病痛时常折磨着他们,但他们看着这些后学的成长,心中满是慰藉。知道,自己的使命即将完成,而新的传奇,将由这些年轻一代续写。在一个温暖的春日,初代们坐在书院的回廊下,看着庭院忙碌的学子们,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仿佛在诉说着他们一生的坚守与付出,而那传承的火种,已在年轻一代心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