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成功之门,机会的降临也是稍纵即逝的。一个优秀的商人,遇到机会,必定是一个善于看得准、敢于抓得快的人,而绝不会让机会轻易地从身边溜走。
1.别放过任何机会
大凡成功的商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机会。在繁杂的市场竞争中,要善于处处做有心人,细心寻找和提取各种有用的信息。想做大事者,就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要想捕捉成功的机遇,就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双眼不要蒙上任何的灰尘,随时随地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
闻名世界的“麦当劳”快餐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就是一个特别善于寻找机遇的人,他从一份来自一家汉堡包快餐店的订单中,寻找到了发财的机会,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餐桌上的革命。
在这份有些意外的订单上写着要求订购14台制奶机,无比惊喜的雷·克罗克觉得对于这样大的一批订货,他应该和客户见上一面,而见面的结果不仅使美国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快餐业,也改变了雷·克罗克后半生的命运——他没有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从此和“麦当劳”的快餐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雷·克罗克见到的客户不是别人,正是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麦当劳兄弟,他们经营着“麦当劳”快餐馆。那时的“麦当劳”快餐馆规模不像今天这样庞大,经营的品种也很单一,主要是炸薯条和汉堡包。
雷·克罗克抱着好奇的心理品尝了这种食品,立即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吸引他的不仅是食品的美味可口,更主要的是麦当劳兄弟独特的经营方式。兄弟俩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一方面,他们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汉堡包和搭售炸薯条的营销方式。在制作和销售过程中,不仅采用标准化牛肉小馅饼、标准化配菜系列,还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以保持炸薯条的清脆可口。
这种分量足、口感好又方便快捷的食品很受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此外,雷·克罗克还注意到,麦当劳兄弟俩在餐馆前树起个巨大的拱形“M”招牌,以招徕顾客,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另外9家餐馆也使用“麦当劳”店名,并且已经有了联合销售、联合经营的发展趋向。
但是,雷·克罗克经过周密考察,发现麦当劳兄弟俩的经营思路并不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思想比较保守落后,而且过于满足现状。另外,也不愿过于奔波劳累去进一步开发拓展业务和发展分店。所有这些,都给雷·克罗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的推销员生活和对饮食业发展趋势了解的经验告诉雷·克罗克,麦当劳兄弟的创造发明非常重要,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他并不急于立即签订出卖制奶机的合同,而是留在加州连续考察了一周。
在这珍贵的7天里,雷·克罗克马不停蹄地四处打听,不断地观察,结果又有了新的发现。他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生的转折时机就要来临了。结果,雷·克罗克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终于实现了他人生的一次大转折。
对于这次机会,雷·克罗克并不认为这是命运所赐或偶然所获,而坚持认为是他多年推销员生涯中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
1960年,雷·克罗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了一次重大抉择。他出资34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的全部资产和经营权,在美国经商史上,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奇迹。当他后来解释时曾说:“当我遇到麦当劳兄弟时,已有多年准备了。以我多年在食品、饮食业中推销的经验,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机会是否真正来临。”
雷·克罗克经过慎重的考虑,当机立断,立即和麦当劳兄弟签订了一份联营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清楚地写着:“雷·克罗克有独家代理出售‘麦当劳’店名的权利,并向冠以该店名的分店提供原料供应和标准化技术指导。”
从这份协议中,雷·克罗克能够得到的好处就是按照餐馆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报酬。此时,雷·克罗克已经52岁了,对他来说,这一抉择不能不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雷·克罗克凭借他经验丰富、信心十足的优势,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严格按照协议规定的内容开展业务。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美国各地的“麦当劳”快餐店发展迅速,从当初的8家猛然增加到2390家,发展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
按照一般常人的想法,人过中年,进取心就会锐减。然而,雷·克罗克却使人们改变了老眼光。在52岁才开始新事业的他,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才真正拥有“麦当劳”的全部资产,可谓是大器晚成。
雷·克罗克在参与和接收“麦当劳”餐馆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他没有抛开麦当劳兄弟盲目单干,而是以他们为主,帮助其拓展业务和扩建分店,扩大影响。他还保留了已有较大名气的“麦当劳”店名和拱形“M”标志,使麦当劳兄弟开创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毫无疑问,从不满足、虚心求教、耐心观察就是雷·克罗克的故事所阐明的宝贵经验。
机遇是成功的前奏,一份机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份意外的订单重新设定了雷·克罗克的人生轨迹一样。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机遇永远与无止境的奋斗结伴而行。雷·克罗克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成功也就成了他最终的归宿。由他创建的每一家“麦当劳”分店都在诉说着这一颠扑不破的哲理。
许多人说,为什么机遇都给别人碰上了,我却没有碰上?看了雷·克罗克的经历,你就应该有所醒悟,机遇不是能随便碰上的,而是要主动去寻找和发现的。
2.做一个创造机会的高手
机会不是一把羽扇,你信手拈来轻轻一挥就能凉风习习。更多的时候,机会来临时大多数人视而不见,因为有太多的理由让人认为这样的机会与自己无关。但成功商人却能够以十二分的努力,创造性地利用机会,从而让机会成就自己。
特朗普是美国房地产巨富,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建筑承包商的家庭。
在他13岁时,他父亲送他到军事学校去学习军事。毕业后,他又就学福德姆大学。在这所大学上了两年,他立志经商,因而霍顿金融学校是个非去不可的地方,于是他去那里转而攻读商业。至此,他就向往曼哈顿,因为曼哈顿是纽约的首富之地,许多跨国大公司和大银行都位于此地的华尔街。
特朗普大学毕业的第3年,即1971年他在曼哈顿租了一套公寓房间。这是一套小型的公寓间,面对附近楼房的水箱,室内阴暗窄小。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此倍加喜欢。
这次搬迁,使特朗普对曼哈顿熟悉了许多。他逛街的方式很特别,他专门了解这里所有的房地产。他年轻、野心勃勃、精力充沛,他要在这里大显身手。
特朗普搬到曼哈顿以后认识了许多人,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许多房地产,但仍没有发现他能买得起的、价格适中的不动产。所以他迟迟按兵不动。到了1973年,曼哈顿的情况突然变糟。通货膨胀使得建筑费用猛涨。更大的问题是纽约市本身,该市的债务,上升到了令人忧心忡忡的地步。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简直不能相信这座城市。这种环境不利于新的房地产开发。特朗普担心纽约市的未来,但还不至于彻夜不眠,他是个乐天派。他看到该市的困境,而那也正是他大显身手的良机。他认为,曼哈顿是最佳住处,是世界的中心。纽约在短期内不管有什么困难,事情—定会彻底改观,这一点他毫不怀疑,不可能有哪座城市能取代纽约。
几年来,一直吸引特朗普目光的,是哈得逊河边的一个荒废了的庞大的铁路广场。他每次沿西岸河滨的高速公路开车过来时,就设想能在那儿建什么。但在该市处于财政危机时,没有心思考虑开发这大约100英亩的庞大地产。那时候,人们认为西岸河滨是个危险去处。尽管如此,特朗普认为,要全面改观并非太难,人们发现它的价值只是时间问题。
1973年,特朗普在报纸破产广告一栏中,偶然看到一则启事,说一个叫维克多的人负责出售废弃广场的资产。他于是打电话给维克多,说他想买60号街的广场。
广场的事最终虽未落实,但给维克多提供了另一个信息,那就是名叫康莫多尔的大饭店由于管理不善,已经破败不堪,多年亏损。但特朗普却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上下班从这里的地铁站上上下下,绝对是一流的好位置。
特朗普把买饭店的事告诉他父亲。父亲听说儿子要在城中买下那家破饭店,吃惊不小,因为许多精明的房地产商都认为,那是笔赔本的买卖。特朗普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耍了一些高明的手段。他一方面让卖主相信他一定会买,却又迟迟不付订金。他尽量拖延时间,他要说服一个有经验的饭店经营人一道去寻求贷款。他还要争取市政官员破例给他减免全部税务。
一切妥当后,特朗普终于买下了康莫多尔饭店,投资进行装修,并重新命名为海特大饭店。新装修后的饭店富丽堂皇,它的楼面是用华丽的褐色大理石铺的,用漂亮的黄铜做柱子和栏杆,楼顶建了一个玻璃宫餐厅。它的门廊很有特色,成了人人想参观的地方。海特大饭店于1980年9月开张,顾客盈门,大获其利,总利润一年超过3000万美元。特朗普拥有饭店50%的股权。
特朗普没有就此满足,他的目光又落在曼哈顿繁华路段的一座11层大楼上。从1971年他搬进曼哈顿,并在那儿逛大街起,他就看中了它,那是房地产中一流的位置。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建一座摩天大楼,它将成为纽约城独一无二的最大不动产。特朗普通过调查,了解到那层大楼属于邦威特商店,但楼下的地皮属于一个名叫杰克的房地产商。特朗普先去找杰克。杰克是个很精明的人,但他不是纽约人,不知道这块地皮的真正价值,更闹不明白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有人打它的主意。特朗普通过几个回合的艰苦谈判,最终以2500万美元买下了11层大楼和下面的地皮。
特朗普决定把旧楼拆除,建一座高68层的大厦,命名为特朗普大厦。他费尽周折,得到了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准。1980年,曼哈顿银行同意为特朗普建造大厦提供贷款。特朗普把整个工程承包给了HRH施工公司,并委派33岁的高级女助手巴巴拉负责监督施工。巴巴拉在翻修康莫多尔饭店时,曾显示出她杰出的才能。
开始旧大楼的爆破工程时,《纽约时报》刊登了炸毁门口雕塑的大幅照片,并发表了许多文章,说特朗普只顾赚钱,不惜毁坏艺术品和文物。尽管艺术和文物管理部门并没有出面干涉,事后特朗普也后悔不该毁了那些雕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轩然大波却给特朗普出售大楼帮了大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