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
只有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话才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王子与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生总是有缺憾的,为什么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补足?一百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现代人在看电视、电影时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虽然符合人们的心理,但却没有长久的生命力。顺着历史的发展足迹,我们可以看出,凡是经久不衰的多与悲剧相连,比如,我们熟知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都是以悲剧结局,让人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更记住了他们的经历。
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是希腊划时代的一件不寻常的杰作,她以卓越的雕刻技巧,完美的艺术形象,高度的诗意和巨大的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赞赏。她失去的双臂更是令人觉得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散发出一种缺憾的美。
曾几许,有人想为她接上断臂而提出过种种奇思异想。认为如果把她失去的双臂复原的话,那一定会更加完美。但是,“十全”的是否就一定“十美”?美是否一定要“全”呢?维纳斯失去了美丽的双臂,但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人活一世,幸福是最重要的原则。没有幸福,即使活过百年,也是虚度人生。幸福如流水,没有具体形态,但却可以随着人们给它的定义而呈现其百变的姿态,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我们放弃对圆满的追求,就可以轻易捕捉到它的存在。遗憾、残缺也是一种言语无法形容的美。
第五节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名与利是人生烦恼的根源,但却又是多数人无法看透的存在,这种矛盾由来已久,并不是短短几句话就可以打开的结,在名利当中找寻幸福的所在,犹如在大雾中寻路,很容易迷失自我。
幸福是什么?一个人幸福与否,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它只是一种自我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态。在心理觉得幸福,那么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组成幸福的因素,如果心理觉得不幸福,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幸的导火索。因此,心态是幸福与否的关键。
有人说,有对比才能有幸福,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病重的人,看到别人的健康,那是一种幸福;没钱的人,看到有钱人的享受,那是一种幸福;有钱的人,看到没钱的人为生活而努力的那种充实,那是一种幸福;天冷的时候,有一件厚厚的棉衣可以穿上,那是一种幸福;饿了的时候,有一个面包可以充饥,那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它的存在!而这一切的幸福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活着。
提到这个词,很多人觉得有些悲哀,因为,活着与生活是不同的,生活要漂亮,而活着只需果腹,两者的差距有着十万八千里。但活着是生活的前提,活着就有希望,就能看到明天,从这个角度来讲,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人生,也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亦如天灾人祸、困难挫折。我们不能选择人生,可是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能够选择对待挫折与灾难的态度。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一切,那么我们可以做好更多的事情,避免很多的伤害!
艾迪·雷肯贝和他的同伴一起在救生筏上,无望地漂流在太平洋中达21天之久。当他们被救起来之后,他告诉人们:“这次经历给我的最大教训是,当你有足够的水与足够的食物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再抱怨任何事情了。”
幸福有多简单,经历过的人会告诉你,其实,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当人身处绝境时,对活着的渴望,胜过了一切,这种心态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幸福的所在。
美国《时代》杂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它叙述了一个伤兵的故事。这个受伤的士兵叫约翰·纳斯堡,在战争中,他的喉头被飞来的炮弹碎片击中,输血七次之后,他从昏迷中醒来了。他写了一张字条给医治他的大夫,上面写道:“我会活下来吗?”
“会的。”医生回答说。
他接着又写了一张纸条问:
“我以后还能够说话吗?”他得到的答案仍然相同。
于是,他再写了一张纸条,下面写道:“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活着,我们可以看花开花落,可以观云卷云舒,可以感受阳光的温暖,可以体会秋风的萧瑟,可以倾听父母充满爱心的唠叨,可以感知朋友的关怀,可以……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活着,才能去实现!
活着,是一种态度。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所谓的名利,无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累赘。所谓的“态度决定一切”,意味着活着是终极目标。不管是人模还是狗样,只要把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不去攀比,做最好的自己,就无愧于“活着”的态度。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六节每一件小事都与幸福相连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的,因为太过零碎,让我们无法与幸福相连。其实,细细品味后你会发觉,原来所谓的幸福也是一个个碎片,它隐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与幸福相连。
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中,有人为刚醒来的你送上一杯牛奶,就是一种幸福;当孤独时,朋友在你的身边默默的相陪也是一种幸福;在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是幸福;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这更是一种幸福的传递。幸福不是一场战场,需要轰轰烈烈,幸福是平凡的,它像一潭水慢慢滋润着我们的人生。
对于幸福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根源,只要我们用心,幸福就像氧气一样,无处不在。人的思维有些奇怪,总是喜欢将目光放在远处,总是能看到别人的幸福,却忽略围绕身边的幸福因素。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门时,你就该大大地开放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这就是对幸福的感受和把握。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人的幸福是不能用金钱去购买的,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寻求到真正的意义和积极的价值时,幸福才可能作为这种生活的附属物而产生。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它与单纯的享乐格格不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国王问:“我已吃腻了人称世上最鲜美的东西,难道没有一些再好的吗?”于是,僧侣将国王领进沙漠。在骆驼背上整整坐了一天,国王不由得口干舌燥地说:“给我水!”僧侣呈上了一杯清水。国王一饮而尽,大有感慨地说:“我平生第一次尝到如此鲜美的东西。”
山珍海味不能给国王带来幸福之感,而清水一杯却让国王幸福无比,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两种东西给他的感受不一样,而幸福仅仅是一种感受。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动情地描写了一种普通的幸福感: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丈夫和孩子们准备早餐,她转来转去,奔忙不止。这时一束明媚的阳光泻进屋里,阳光下孩子们衣着整洁漂亮,一边吃东西,一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丈夫正在轻松悠闲地与孩子们逗乐。当她注意地看着这一切的时候,她突然为他们的美深深感动,一股不可遏止的爱笼罩了她的整个心灵,她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幸福之感。
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为什么会给她带来深深的幸福感呢?就是因为她拥有获得幸福的心态。幸福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幸福相连,用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可以看到幸福的所在。能让自己幸福的人,只有自己,从现在开始,试着改变心态,接受幸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