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嗜书如命的民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图书高达数千种(不包括教科书和再版书),所有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都会读一本书。在以色列,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共有4000多所。全国700万居民中,办借书证的读者就有100多万……
当然,在读书求知方面,我们中国人也不逊色,靠知识改变命运、发家致富的成功人士更是数不胜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就是其一。他曾经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与父母相处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渡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今天想来还历历在目。我们兄妹七个,加上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毫无其他来源……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3~5元钱渡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穿过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穿着厚厚的外衣,说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我家当时是2~3人合用一条被盖,而且破旧的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文革”造反派抄家时,以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专科学校的校长家,不知有多富,结果都惊住了。上大学我要拿走一条被子,就更困难了,因为那时还实行布票、棉花票管制,最少的一年,每人只发05米布票。没有被单,妈妈捡了毕业学生丢弃的几床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这条被单就在重庆陪我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1967年重庆武斗激烈时,我扒火车回家……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车,而在前一站下车,步行十几里回去。半夜回到家,父母见我回来了,来不及心疼,让我明早一早就走,怕人知道,受牵连,影响我的前途。爸爸脱下他的一双旧皮鞋给我,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临走,父亲说了几句话:‘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背负着这种重托,我在重庆枪林弹雨的环境下,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终因我不是语言天才,加之在军队服务时用不上,20多年荒废,完全忘光了……”
“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使我们得到了翻身解放。我一下子成了奖励‘暴发户’。‘文革’中,无论我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我无缘。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而惟我这个领导者,从未受过嘉奖。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培养。粉碎‘四人帮’以后,生活翻了个个儿,因为我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白,又有技术发明创造,合乎那时的时代需要,突然一下子‘标兵、功臣……’部队与地方的奖励排山倒海式地压过来。我这人也热不起来,许多奖品都是别人去代领回来的,我又分给了大家……”
是金子,迟早会发光;有知识,迟早会脱颖而出。别看别人,像任正非那样,趁着年轻,尽量多储备些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从“知者”变成“智者”
知识是用来唤醒智慧的。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何为“知者”?何又为“智者”?
首先我们要明白“知”和“智”的区别。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殷旵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这样解释“知”和“智”的区别:
“从字形上看,‘知’字的左边是‘矢’字,在古代是指箭。右边是一个‘口’字,相当于一个靶心……射箭最起码是不能脱靶。左边一支箭,右边一个靶子,这就是‘知’,知识来之不易,其原因就是必须中靶,射准,射中靶心,瞄准目标(的)了才能放箭……关于‘知’,就是知识的积累,有‘知’就有‘识’。你知道了这个东西,必须还要去认识。认识就是分辨、理解,然后再上升为理论,就是真理。”
“从‘智’的字形上看,知识(知)的日积月累(日)就成为‘智’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日’很重要,看重每一天,每天都要增长知识,每天都要增益,这样就成了‘智’。你的智商怎么来的?是离不开每一天的,你的智力、智慧、智能都离不开这每一天……”
“‘知者’与‘智者’是有区别的。‘知者’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就是‘这样’,意思是,知道它是这样,而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而‘智者’就不同了,‘智者’第一能‘知其所以然’;第二能把各个方面的知识,如从书本上学到的,自己观察得到的,别处听来的,或是自己思考来的,等等,都能融会贯通。不会贯通是不行的,这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串不起来,A是A,B是B,C是C,不能串成一体,变成一个立体的、新的知识,这就是死知识。只有融会贯通了,才是活知识;第三是自知之明,就是要知道自己,明就是知。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那样就不会自满,老实想到自己的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应该天天精进,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第四个就是明辨是非,就是对一些事物要怎样正确地理解它,怎样正确地分析它,这就是智者所具备的几个特点,它与知者是有区别的,是‘知’的升华。”
这段精彩的演讲,大概可以点醒很多人的疑惑: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到现在甚至还不如一个文盲赚钱多?为什么知识到了我的脑袋里就没力量了?其实,“知识就是力量”,这没错儿,但是光有知识还远远不够,你还缺点儿把知识转化成财富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智慧。
来看一个真实的创业案例:
王某,大学毕业不满3年,便拥有了一间手工皮革饰品工厂、一间自有品牌专卖店和几家加盟代理店。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首先,这跟他的专业有关。王某是成都某高校设计专科的高材生,大学期间,他就曾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过一些挎包和钱包,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又是纯手工制作,因此他的作品每一出炉就会被同学们抢购一空,他自己也能时不时的从中赚些小钱。
毕业后,王某被成都某设计公司聘用,主要负责公司承接的会展现场布置的颜色搭配。过了一段时间,王某觉得这份工作过于单调,难以发挥自己的才华。于是他决定辞职,依靠自己在制作手工皮革饰品方面的天分到深圳创业。
一个月后,王某揣着自己当月的工资和变卖电脑等物品所得共一万多块钱来到深圳。到深圳后,他马不停蹄地把深圳的皮革饰品市场跑了个遍。结果发现,在深圳,从事手工皮革饰品制作的厂家几乎为零,市场上销售的相关产品都是外地生产的,而且并非纯手工制作。更重要的是,在市场调研过程中,王某结识了一些在深圳专门做皮革生意的行家。他们对王某所制作的手工皮革制品很感兴趣,表示愿意从他那里定货。
王某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很快,几十个精美的手工皮包便生产出来。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还为自己的产品起了个名字:草人部落。
识货的人很多,王某的第一批货卖得很好,订单也有所增加。此时,王某意识到了商标对一个产品的重要性,但当他着手去注册“草人部落”时,已经迟了一步,“草人部落”被他的一个销售商家胡老板抢注了。
抢注了就抢注了吧,王某转而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了一个新的商标:牧马屯,并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说是工厂,实际上刚开始就他和女友两个人,辛苦自不必言。后来,随着“牧马屯”知名度不断上升,生意越来越好,王某才真正做起了老板。再后来,他又一步步开起了品牌专卖店,并着手发展加盟店。如今,他在全国已经有数家加盟店,每月纯利润都稳中有升,“钱”途无量。
王某能够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首先还在于他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何谓智慧?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人运用、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一个满脑子专业知识的人,未必有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智慧?首先还是学习。智慧不是看一本书、做一道题就能拥有的,只有量变,才能质变;只有渐修,才能顿悟。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智慧,那就只能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应对新形势,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生发智慧。其次是思考和实践。为什么不把二者分开解释呢?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有些事情,想很久想不通,但动手一做,思路就活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些事情却恰恰相反,多么努力都没有进展,这时候就应该停一下,观察一下,总结一下,反思一下:症结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下一步怎么办?坚持下去有没有意义?等等。这些看似不是智慧,实则却是人生的大智慧。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