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一生不可不知的世界历史常识一书作者 > 第1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页)

第1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页)

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劫难,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一、历史风云人物

卡尔·李卜克内西

卡尔·李卜克内西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德国太平党创始人之一,德国青年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著名的宣传鼓动家和组织家。他诞生于德国莱比锡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是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卡尔·李卜克内西1890年从莱比锡的尼古莱中学毕业后,先后进入莱比锡和柏林大学学习,攻读法律专业。1897年9月,他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1899年他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毕业考试以后,从事律师职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大多数社会民主党领导背叛自己的誓言,投票赞成本国政府军事预算,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而李卜克内西继续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在1914年8月3日国会讨论通过战争预算时,李卜克内西积极争取通过一项反对战争拨款的提案,但由于多数议会党团成员反对,并以党的纪律要挟,使卡尔·李卜克内西在8月4日也投了赞成军事拨款提案的票。同年土2月2日,德国国会就军费案进行第二次表决时,卡尔·李卜克内西不顾所谓的"纪律",独自投了反对票,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一英勇行动,他说:“在110个议员中广只有李卜克内西一人代表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事业,代表无产阶级革命”,他树立了“以真正的革命精神利用反动议会的榜样”。

1919年1月,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了柏林几十万工人为反对艾伯特政府篡夺革命成果和撤销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柏林警察总督爱密尔·埃喜荷恩而举行总罢工,继而转变为武装起义。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革命工人一起浴血奋战,同时坚持出版《红旗报》。由于反革命集结大批力量,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镇压,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白色恐怖下转移到威尔麦斯多夫区新住所内,继续坚持斗争。反动政府悬赏十万马克换取他俩的人头。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把持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在19工9年1月13日公开要求杀害这两位领袖。1月15日,由于叛徒告密,他俩在避居住地被捕,李卜克内西在柏林动物园被杀害。1月25日,卡尔·李卜克内西被公葬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勇敢的女英雄——卢森堡

罗莎·卢森堡(1871年—1919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

卢森堡1871年生于波兰扎莫布奇一个木材商家庭,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但也最聪敏,五岁时已经能够读书写字。她出生后几年,全家迁居华沙,她入华沙第二女子中学。由于父母醉心于文化生活,这个家庭里充满了崇拜席勒的气氛。卢森堡特别迷恋波兰的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她自己也写诗。她十二岁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访问华沙,她就写了一首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

中学毕业不久,她参加了无产阶级党的一个小组的地下活动,并在不到十八岁时秘密越过边境,流亡瑞士。从此她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她考入苏黎世大学,先后曾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自然科学。她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着特殊的兴趣,但多灾多难的人类社会使她转到社会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学。她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研究,使她的老师也不得不刮目相看,认为她是“一个天资最高的学生”。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普列汉诺夫。她大学毕业的论文《波兰工业的发展》,获得博士学位。她出席了第二国际的苏黎世代表大会和伦敦代表大会,并开始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1898年,她以假婚取得德国国籍,迁居柏林,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后来成了领袖人物。她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举办的党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后来在这一时期讲稿的基础上写成两部著作《国民经济学入门》和《资本积累论》。她出现于数以百计的大会之中,她在哪里演讲,群众就潮涌而去。反动派称她为“嗜血的罗莎”,工人称她为“勇敢的女英雄”。她一生九次被捕或被判处监禁。1919年,她与李卜克内西同时被捕,当日即被凶杀,遗体被投入运河,五个月后才浮出水面,安葬于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血腥的尼古拉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俄罗斯帝国的末代沙皇,1868年5月18日出生于圣彼得堡,是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利亚(丹麦公主达格玛)的长子。皇太子时期担任西伯利亚铁路建设委员会主席。1891年,他前往海参崴主持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工仪式时顺路访问日本,在大津被刺伤。1894年他正式登基,同年11月26日在圣彼得堡娶黑森-达姆施塔特公国的爱丽丝·维多利亚·海伦·路易丝公主为妻。

尼古拉的绰号是“血腥的尼古拉”,这个绰号是与他的双手沾满了国内外人民的鲜血相联系的。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以“工人想摧毁冬宫、杀害沙皇”为借口,下令向彼得堡请愿的工人群众开枪,当场被子弹打死、马刀砍死和军马踩死的有1000多人,受伤者在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彼得堡街头洒满了工人们的鲜血。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而这次革命像晴天霹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宣告了帝国主义时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1907年6月3日,尼古拉二世又下令解散国家杜马,逮捕社会民主工党的杜马集团,使全国陷于反动分子恐怖之中。他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96年攫取了中东铁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旅顺、大连,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并乘机侵占中国东北。1904—1905年进行日俄战争。

1914年,尼古拉二世带领俄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战况不利、粮食困难等原因,激起人民的不满。1917年,德皇威廉二世命令将列宁从瑞士穿过德国领土护送回国,让其发动革命,以使俄国退出战争。1917年3月,首都圣彼得堡市民发动反饥饿游行,引发二月革命。由于皇后宠信“恶僧”拉斯普京,引起年轻贵族和军官团的不满,沙皇失去了军部、官僚和资本家的支持。3月2日沙皇被迫退位,传位给弟弟米哈伊尔大公,但是遭到他的拒绝,于是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革命导师列宁

列宁(1870—1924年)的原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

列宁1870年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聪明活泼的列宁从五岁就开始学习文化,九岁进入辛比尔斯克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学兼优曾获得金质奖章。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在萨马拉城,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写了最早的一篇论文:《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现列宁格勒城)。从此,揭开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1903年,列宁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组建了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11月,列宁指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夺取政权后,他又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令》。1918—1820年期间,列宁领导苏俄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多起大规模的反政府叛乱,稳定了苏联的国内局势。

由于长期超负荷、超强度工作,从1921年底起,列宁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头痛得非常厉害,有时整夜整夜地失眠。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后,不得不出来干预了:“列宁同志,您不能再这样工作下去了,无论如何得去休养一段时间。”列宁指着桌上一大堆文件,笑了笑说:“您看,事情这么多,等将来再说吧。”1922年,他带病参加了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报告。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党的代表大会。从1922年5月起,在医生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坚持下,列宁到了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去疗养。在这里,他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连语言功能也发生了障碍,经过治疗,两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病中的列宁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不时和前来探望他的政治局成员们讨论工作。医生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禁止他的这一切活动。在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列宁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因脑溢血逝世。

列宁去世后,苏联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列宁,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了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群众瞻仰。

二、重大历史事件

马恩河畔的奇迹

1914年日月初,德军为了能迅速占领法国巴黎,同英法联军在巴黎北部马恩河附近进行了一场大会战。

1914年9月2日,德军的先头部队克卢克集团军1部挺进到距巴黎24千米的地方。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向巴黎前进,而是向东旋转,以配合比罗指挥的德国第2集团军围歼法第5集团军。这样,德军的侧翼暴露在法军面前。法国总参谋长霞飞将军抓住战机,下令法国第六集团军从马恩河北岸发起进攻,并定于9月6日发动全面反攻。

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在获悉法军即将反攻后,急忙命令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由于毛奇所在的最高统帅部和其他军队之间距离拉得太长,让当时还不完善的无线电通讯变得更加杂乱。已经深入法国腹地的第1集团军统率克卢克,根本听不见毛奇在对他嚷嚷什么,他也无法告诉毛奇他正在干什么。

克卢克继续率军南下,结果遭到法军的突袭,双方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法军这回首次使用汽车,把第6集团军的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这种快速的进军是克卢克根本想像不到的。等到他发觉右翼和后方受到威胁时,只得命令所有部队全部撤至马恩河北岸,与第2集团军之间出现了宽50公里的防御间隙。

法国第5集团军和英远征军便从德军的防御间隙地带穿插,逼近了马恩河,将克卢克的集团军团团围住。这时,德国的第2集团军也面临被围的危险,不得不选择后撤。至9月11日,德军所有的军团都后撤完毕。至此,马恩河会战结束。

协约国军队在此役中巧妙利用敌军错误,在军队指挥方面比较灵活,不仅利用铁路,而且使用汽车成功地实施战区机动,从而开创了在战斗进程中大量使用汽车运送军队的先例。这一战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史里芬计划,保住了巴黎,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形成了僵持状态。这场会战的战略意义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但联军也有失误,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万人。不过,协约国军因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