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当你学会了应酬 > 第十章 应酬要讲潜规则(第3页)

第十章 应酬要讲潜规则(第3页)

“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颇能表明一点名士的牢骚气。”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最清醒不过了,正因为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装起糊涂来。自这四个字问世以后,有多少人已经糊涂过多少回合了,可达到境界的却为数不多。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人生中,的确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尤其是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顺其自然糊涂点,不丧失原则和人格。

有句话说“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商代末期,商纣王通宵喝酒而忘记了当时是什么日子,问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他的从人说:“身为一国的主人,而让一国的人们都忘记了月日,国家就很危险了。一国的人都不知道,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险了。”于是对使者推辞说自己喝醉了酒,也记不清是什么日子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齐国的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

田成子当时也没说什么,隰斯弥回到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下,隰斯弥又不叫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又这样快改变主意了。”隰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如果我表现出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会有危险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秘,那罪过和危险就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当你直面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做东,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其他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仍然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我们现在很多人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不给一种说法就不罢休,结果是大家都不好收场,彼此成为仇人。记得有一个象棋摊,大家常常围在一起,观棋娱乐。一次两个年轻人为一步棋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你说他是臭棋篓子,他说你是臭参谋,说着说着就打了起来。结果,一个头上开了一个洞,一个胳膊脱了臼,从此以后,成为仇人,见面彼此翻白眼。这就是不懂得装糊涂的缘故,人际交往需要在小事情上糊涂一些,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计较,这样,就能够彼此信任,互相包含,相互保持良好的往来关系。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学识、地位、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定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6比砟ビ才荩耐心等待

求人办事者,总是想尽快解决问题,可实际上,事情往往难以如愿。显然,被动等待是不行的,还得一次又一次地向对方提出要求。因此,你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到遇硬不怕,逢险不惊,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喜怒不形于色。

宋朝的赵普就是这样一个人。

赵普曾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他是个性格倔强的人,辅佐朝政时,自己认定的事情,就是与皇帝意见相悖,也敢于坚持。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上朝又向太祖提起这件事情,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

赵普三天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了,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地上。

但令人吃惊的是,赵普又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

太祖长叹一声,只好准奏。

平常说话办事就是不管对方答不答应,采取不软不硬的方法,反复提出你的要求。在不怕对方不高兴,保证对方不发怒的前提下,让对方在无可奈何中答应你的要求。但使用这种方法要适度,否则,既耗费时间,又让对方产生厌烦情绪。

虽然软磨硬泡是以消极方式争取积极结果的求人办事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能够通过毅力来给对方施加压力,达到办事的效果。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朋友之间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框中跳出来,那时你就将“泡”出希望了。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小时候是全村里的“混世魔王”,人见人怕。由于声名狼藉,23岁那年他便只身一人来到东京开始创业。35岁时,他已经成为日本保险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阔别家乡十几年的他,终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原一平这次回家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让家乡人知道当年的“混世魔王”已经改好了,二是想在自己家乡开展保险工作,所以回到家乡不久,他便大力宣传保险知识。遗憾的是村民根本不相信当年的“混世魔王”,怕吃亏,谁也不愿参加。原一平明白要想在村里开展保险工作,必须得到村长的帮忙。

村长是当年和原一平一起玩的朋友,而且当时原一平经常欺负他,如今想要获得村长的帮助,肯定很不容易。不过,原一平没有放弃,找了时间带着礼物来到村长家,村长一看是当年的“混世魔王”回来了,不禁想起他以前在村里做的坏事,吃了一惊。

当原一平提及让村长帮忙动员村民一起学习、参加保险的时候,村长一口回绝了。

第二天,原一平又带着礼物来了,村长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依然是拒绝。

第三天,原一平又来了。不过这次村长的家人告诉他说,村长到几十里外的邻县亲戚家帮忙盖房去了。原一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明白村长是故意不见他。于是,他骑车按照村长家人说的地点追了去,车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干活,干完活还和村长“磨”。

为了找一个长谈的时机,原一平干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赶到村里,在村长家门外一站就是两个钟头,村长起床开门愣住了,见原一平像只落汤鸡,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村长这个堡垒一攻破,这个村参加保险工作的局面就打开了。

这种缠着对方不放的求人办事方法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的,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还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足够多的耐心等待。

当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出现僵局时,人通常会烦躁、失意、恼火,甚至发怒。然而,这无助于事情的解决,你应理智地控制自己,采取忍耐态度,等待对方的理解。有了这种心境,你就能在精神上使自己处于有力的地位,能够方寸不乱,调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打破僵局。

第二,要抓住时机办事。

“磨”可不是消极地耗时间,也不是和人家耍无赖,而是善待时机,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化对方,促进事态向好的方面转化。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缠着对方不放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但事情不办是不行的,对方有意推托、拒绝,那我们只能靠缠着对方来达到目的。所以脸皮厚、有耐心也是求人办事的基本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