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聊斋志异体现了哪些哲思? > 第44章 聊斋奇事韵悠长周易新观意未央(第2页)

第44章 聊斋奇事韵悠长周易新观意未央(第2页)

《画马》

原文:临清崔生,家窭贫。围垣不修。每晨起,辄见一马卧露草间,黑质白章;惟尾毛不整,似火燎断者。逐去,夜又复来,不知所自。崔有好友,官于晋,欲往就之,苦无健步,遂捉马施勒乘去,嘱属家人曰:“倘有寻马者,当如晋以告。”既就途,马骛驶,瞬息百里。夜不甚餤刍豆,意其病。次日紧衔不令驰,而马蹄嘶喷沫,健怒如昨。复纵之,午已达晋。时骑入市廛,观者无不称叹。晋王闻之,以重直购之。崔恐为失者所寻,不敢售。居半年,无耗,遂以八百金货于晋邸,乃自市健骡归。后王以急务,遣校尉骑赴临清。马逸,追至崔之东邻,入门,不见。索诸主人。主曾姓,实莫之睹。及入室,见壁间挂子昂画马一帧,内一匹毛色浑似,尾处为香烛所烧,始知马,画妖也。校尉难复玉命,因讼曾。时崔得马资,居积盈万,自愿以直贷曾,付校尉去。曾甚德之,不知崔即当年之售主也。

白话文故事:山东临清的崔生家境贫寒,院墙破败。每天早晨,他总会看到一匹马卧在草地上,黑皮毛白花纹,尾巴毛像被火燎断。赶走后夜里又来,不知从何而来。崔生想去山西投奔好友,因无马便骑此马前往,并嘱咐家人若有人寻马就到山西告知。崔生骑马瞬间百里,夜里马不怎么吃草料,他以为马病了,第二天拉紧缰绳马却仍健壮,中午便到了山西。人们看到马都称赞不已,晋王想买,崔生因怕失主找来不敢卖,半年无消息便卖了八百两银子,又买了骡子回家。后来晋王派校尉骑此马去临清,马跑了,校尉追到崔生东邻家,进门不见马,向主人曾姓索要也无果。进屋后看到墙上赵子昂画的马,其中一匹毛色相似且尾巴被香烛烧过,才知马是画妖。校尉因难复命而告曾姓,崔生得知后自愿借钱给曾姓赔偿,曾姓感激却不知崔生就是当年卖马人。

《象负尸》

原文:有樵夫赴市,荷杖而归,忽觉杖头如有重负。回顾,见一无头人悬系其上。大惊,脱杖乱击之,遂不复见。骇奔,至一村。时已昏暮,有数人爇火照地,似有所寻。近问讯,盖众适聚坐,忽空中堕一人头,须发蓬然,倏忽已渺。樵人亦言所见,合之适成一人,究不解其何来。后有人荷篮而行,忽见其中有人头,人讶诘之,始大惊,倾诸地上,宛转而没。

白话文故事:有个樵夫去市场卖柴后扛着扁担回家,忽然觉得扁担头很重。回头一看,有个无头人挂在上面,樵夫大惊失色,用扁担乱打,无头人就不见了。他吓得跑到一个村子,天已黑了,有几个人在打火把找东西。一问才知,他们正坐着时空中突然掉下一个人头,一转眼又没了。樵夫说了自己的所见,正好和人头凑成一人,但不知从何而来。后来有个人挎着篮子走,别人忽然看见篮子里有个人头,询问后他才大惊,把人头倒在地上,人头转了几下就消失了。

《紫花和尚》

原文:诸城县的丁秀才,是丁野鹤先生的孙子。他是少年名士,患病多年而死。但过了一夜,他竟然又活了,说:“我悟道了。”当时,诸城县有一位僧人对于佛理奥妙很有研究。丁秀才叫家人把这位僧人请来,让他在床前讲解《楞严经》。但每听僧人讲解一节,他都说不是这样。于是说:“假若我的病能痊愈,验证佛理有何难?但是只有附近的某生,能治愈我的病,应该诚心诚意地去把他请来。”原来,丁秀才讲的这位书生,精于医术,却从不以行医为业,请了他三次,他才来。书生根据医理出方下药,丁秀才吃了几副,病就痊愈了。这位书生给丁秀才看过病回到家里,一位女子从外边进来,对他说:“我是董尚书家中的丫鬟,紫花和尚与我有冤仇,现在他得到应有的报应,你又想把他治活?假若你再去给他治病,大祸将临到你的头上。”话说完,女子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很恐惧,丁秀才家人再来请他,他坚决推辞。丁秀才的病复发后,丁家人执意要请他去看病,书生就把不去的原因讲了。丁秀才慨叹说;“罪业是前生所造,今天死,也是我所应得的。”说完就死了。后来,寻问诸城人,果真有一位紫花和尚,是一位很有道业的僧人。青州董尚书的夫人,曾经把他供养在家中,也没有人知道其冤仇所结的缘由。

白话文故事:山东诸城县的丁秀才是丁野鹤之孙,年少成名,患病去世后一夜复活,称自己悟道了。他让家人请来一位精通佛理的僧人讲解《楞严经》,但他认为僧人讲得不对,并说只有某生能治好他的病。某生精于医术但不轻易行医,被请三次才来,开药后丁秀才病愈。某生回家后,一女子自称董尚书家丫鬟,说紫花和尚与她有冤仇,如今遭报应,若某生再去给其治病将大祸临头,随后消失。某生害怕便拒绝再为丁秀才治病,丁秀才病复发后,家人再请,某生告知实情,丁秀才叹息前世作孽,不久后去世。后来得知诸城确有紫花和尚,是位高僧,曾被董尚书夫人供养在家,但其冤仇缘由无人知晓。

《嫦娥》原文及白话文故事:

太原人宗子美,随父游学至广陵。父与红桥下林妪相熟,一日相遇,林妪邀其父子至家,见一殊色女在旁,名嫦娥。林妪欲将嫦娥许配给宗子美,其父笑而应之,宗子美心喜,然其父归后似忘此事。

逾年,宗子美父母俱卒,他服将阕时托人向林妪求婚,林妪初不承,后经协商,宗子美以金娶嫦娥。此前,宗子美曾与西邻寡媪之女颠当相好,嫦娥入门后,劝宗子美纳颠当为妾,颠当亦愿,但后来因宗子美取其佩囊,颠当负气离去。

宗子美婚后家暴富,嫦娥善谐谑,且能模仿飞燕、杨妃之态。一夜,数人撬扉而入,劫走嫦娥。宗子美四处寻找无获,后在都中偶遇颠当,颠当告知西山有老尼或知嫦娥消息。宗子美寻至,果遇嫦娥,嫦娥称自己乃姮娥被谪,期满托为寇劫以绝其望,且让宗子美代致颠当。宗子美不听,欲自缢,被嫦娥救回。

后来颠当至,嫦娥弹其指,罚其为广寒十一姑绣枕、做履,经宗子美求情,颠当得以回家。此后,嫦娥归来持重,颠当慧绝工媚,曾扮嫦娥引宗子美拥抱,遭嫦娥斥责,自此后嫦娥对颠当严御之,后经宗子美调和,二人如初。

《鹿衔草》原文及白话文故事:

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白话文故事为:关外的山中有许多鹿。当地人头戴鹿头,埋伏在草丛中,卷起树叶发出声音,鹿群就会到来。但鹿群中公鹿少母鹿多,公鹿与众多母鹿交配后会累死。母鹿们发现后,会到山谷中衔来一种异草放在公鹿嘴边熏,公鹿很快就能复活。此时人们急忙敲锣放枪,惊走鹿群,然后取走这种草,据说此草可以让人起死回生。

《小棺》原文及白话文故事:

天津有舟人某,夜梦一人教之曰:“明日有载竹筒赁舟者,索之千金;不然,勿渡也。”某醒不信。既寐复梦,且书“ 81”三字于壁,嘱云:“倘渠吝价,当即书此示之。”某异之。但不识其字,亦不解何意。

次日,日向西,果有一人驱骡载笥来,问舟。某如梦索价,其人笑之。反复良久,某牵其手,以指书前字。其人大愕,即刻而灭。搜其装载,则小棺数万余,每具仅长指许,各贮滴血而已。某以三字传示遐迩,并无知者。

未几吴逆叛谋既露,党羽尽诛,陈尸几如棺数焉。

白话文故事是:天津有个船夫,夜里梦见有人让他次日向租船载竹筒者索千金,否则不渡,还在墙上写了三个字。船夫醒来不信,再次梦到此事。第二天傍晚,果然有一人来租船,船夫照价索求,争执后船夫写那三字,那人惊愕消失。船夫查看货物,发现几万只小棺材,每只装滴血。后来吴三桂叛逆密谋暴露,党羽被杀人数与小棺数几乎相同。

《男生子》原文:

福建总兵杨辅,有娈童,腹震动。十月既满,梦神人剖其两胁出之。及醒,两男夹左右啼。起视胁下,剖痕俨然。儿名之天舍、地舍云。

异史氏曰:按此吴藩未叛前事也。吴既叛,闽抚蔡公疑杨欲图之,而恐其为乱,以他故召之。杨妻夙智勇,疑之,沮杨行。杨不听。妻涕而送之。归则传矢诸将,披坚执锐,以待消息。少顷,闻夫被诛,遂反攻蔡。蔡仓皇不知所为,幸标卒固守,不克乃去。去既远,蔡始戎装突出,率众大噪。人传为笑焉。后数年,盗乃就抚。未几,蔡暴亡。临卒,见杨操兵入,左右亦皆见之。呜呼!其鬼虽雄,而头不可复续矣!生子之妖,其兆于此耶?

《男生子》白话文故事

福建总兵杨辅有个娈童,有一天其腹部震动。十个月期满后,他梦见神人剖开他的两肋取出孩子。醒来后,发现两个男孩在左右啼哭,起身查看,肋下的剖痕还很明显,于是给两个儿子取名天舍、地舍。据记载,这是吴三桂未叛乱前的事。吴三桂叛乱后,福建巡抚蔡公怀疑杨辅有不轨之心,便以其他理由召见他。杨辅的妻子向来智勇双全,怀疑其中有诈,劝阻杨辅前往,但杨辅不听,妻子只好哭着送他。杨辅走后,妻子召集将领,披甲执锐等待消息。不久,听闻丈夫被杀,她便举兵反攻蔡公。蔡公惊慌失措,幸好标卒坚守,杨辅之妻未能攻克便离去。等她走远,蔡公才身着戎装出来,率众鼓噪,被人传为笑谈。几年后,盗贼被招抚,不久蔡公突然死亡,临死前,他看见杨辅带兵进来,旁边的人也都看见了。唉,杨辅虽为鬼雄,但头已断,不能再接上了,男人生子的怪异之事,难道是这场祸变的征兆?

《化男》原文:

苏州木渎镇,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无子,止此女,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矣!”验之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间事。

《化男》白话文故事

苏州木渎镇有个民女,夜晚坐在庭院中,忽然一颗流星击中她的头颅,她倒地而死。她的父母年老无子,只有这一个女儿,便哀号着急救。过了一会儿,女儿苏醒过来,笑着说:“我现在变成男子了。”查验后,发现她果真变成了男子。她的家人并不认为这是妖怪作祟,反而暗自高兴得到了一个儿子。此事发生在丁亥年间。

《夜明》原文:

有贾客泛于南海。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明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并无知者。共伏瞻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俱言某夜明而复昏,相传为异。计其时,则舟中见怪之夜也。

《夜明》白话文故事

有个客商乘船在南海航行。三更时,船舱内突然亮如白昼。客商起身查看,见海里有个庞然大物,半身露出水面,像山岳一样,眼睛如两个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把周围都照亮了。他惊讶地询问船夫,无人知晓。众人趴在船舱中观察,过了一会儿,怪物渐渐缩入水中,天又黑了下来。后来客商到了福建,听说那里有天夜里突然亮了一阵又黑了,一计算时间,正是在船上见到怪物的那晚。

《夏雪》原文: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惶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馀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诌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馀,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夏雪》白话文故事

在丁亥年七月初六这天,苏州突然下起了大雪。百姓们惊恐万分,于是一同到大王庙去祈祷。这时,大王忽然附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开口说道:“如今称呼‘老爷’的,都加了一个‘大’字,难道是觉得我这个神小,担不起一个‘大’字吗?”众人听后十分惊恐,赶忙齐声高呼“大老爷”,雪立刻就停了下来。由此可见,就连神也喜欢别人奉承,难怪那些善于谄媚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蒲松龄对此评论说,世上的风气在变化,地位低下的人越发谄媚,地位高的人越发骄横。在康熙四十多年间,人们的称呼变得越来越不符合古代的礼法,十分可笑。举人被称为“爷”是从康熙二十年开始的;进士被称为“老爷”是从康熙三十年开始的;司、院被称为“大老爷”是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的。过去县令拜见巡抚,称呼“老大人”就行,如今这个称呼早就不用了。即使有君子,也习惯了谄媚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像绅士的妻子被称为“太太”,也才不过几年时间。过去只有绅士的母亲才有这个称呼,而妻子被称为“太太”的,只有《金瓶梅》中的乔太太、林太太,其他书中从未见过。唐代时,皇上想给张说加大学士头衔,张说推辞说学士从无“大”字之称,不敢接受。如今的这个“大”字,是谁加上去的呢?最初是因为小人的谄媚,让显贵者高兴,他们坦然接受,于是这种风气便在天下盛行。蒲松龄还猜测,再过几年,称“爷”的可能会加“老”字,称“老爷”的可能会再加“大”字,只是不知道在“大”字之上还会创造出什么更尊贵的称呼,真是难以想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