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神木有石峁
我与神木有缘。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别人介绍我时,几乎都会提到神木,把我的名字和神木联系到了一起。这是因为,把我曾写过一部中篇小说,题目叫《神木》。这部小说2000年在《十月》发表后,被广泛转载,收入多种选本,获得过《十月》文学奖和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并翻译成了英、法、日、意大利、西班牙等语种,在国外出版。此外,《神木》还被拍成了电影《盲井》。《盲井》在获得了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之后,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了二十多项大奖。电影等于为《神木》插上了翅膀,带领《神木》飞向了远方。
有不少读者和记者问我,为什么给小说起名《神木》?与陕西的神木县是不是有关系?我的回答是:既有关系,也没有关系。说有关系,是我在煤炭报当记者时,曾到神木采访过,神木这两个字,好像触动了我心中的敏感点,让我难以忘怀。当时我就想,日后或许会以神木为题目写一篇小说。说没关系,是说我所写的故事不是发生在神木,是发生在别的地方的煤矿。之所以借用神木作为小说的题目,我听说有的地方的古人不知煤为何物,见煤能燃烧,就把煤说成神的木头。我去台湾的阿里山,见当地人把树龄超过三千年以上的古树尊为神灵,标为神木。人们一来到参天的神木面前,即肃然起敬,顶礼膜拜,并感到了人生的短暂,和自己的渺小。我看重的是神木的神字,天地有灵,万物有灵,我想通过小说赋予物质生活以无所不在的神性。小说总是从实到虚,实现实与虚的完美结合。而神木二字,树木为实,神灵为虚,仅两个字,便形神兼备,实和虚都有了。有这样现成的美好字眼,何不为我所用呢!
我第一次到神木是1986年的秋天,主要采访对象是煤田地质勘探队员。当时,神木的煤炭矿藏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尚处在勘探阶段。在我的印象里,神木到处都是茫茫的荒原,还有从附近的毛乌素沙漠弥漫过去的迷人眼的风沙。荒原上立着一些简易的井架,钻探队员劳动的身影在风沙中显得有些朦胧。应当承认,我那次对神木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拿勘探作比,我看到的只是一些裸露的、浅层次的煤炭,并没有看到蕴藏在神木地层深处的大海般浩瀚的煤田。但一个人到哪个地方去过,对那个地方的关注度就会高一些。我毕竟到神木采访过,又拿神木作了自己小说的题目,后来一听人说到神木,或在媒体上看到有关神木的报道,我都格外留意。我陆续知道了,形成于侏罗纪时期的神木煤田,终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开始了揭示似的大规模开发。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矿井和煤炭产量最高的矿井,都是建在神木,神木遂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整个神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使神木县一跃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之一,在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评比中亦占有一席。
2015年11月上旬,秋霖脉脉之中,我第三次踏上神木的土地。如果说前两次神木之行仅与煤炭相关的活,这次专程到神木,主要想了解神木的历史文化。在神木的两天里,我们马不停蹄,先后看了石峁遗址、高家堡古镇、万佛洞石窟、杨家城、天台山和神木博物馆等历史遗存和文化景点,首先使我终于弄清了神木县名的来历。相传在唐代的古麟州城外,有三棵大松树,每棵松树须两三人手拉手才抱得住。这三棵松树被老百姓尊为神木,敬为神明,神木县由此得名。其次让我深感惊异的是,神木不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还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峁遗址,堪称神木厚重文化的代表。
据介绍,石峁这座城池的遗址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文化遗址,也是新石器晚期到夏早期北方地质的一处中心城址。在距今3800—4000年左右,这座城市人中集中,物质丰富,市场繁荣,文化先进,处于鼎盛时期。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是何其向往。
怀着敬畏之心,冒着细纷纷的秋雨,我们踏上了由中华民族的先驱们留下的石峁古城遗址。古城由石块砌成,有高高的城墙和门楼,还有内外瓮城。城墙向外突出部分,被称为马面。登上马面,可以更好地观察敌人,有效地抵御敌人的入侵。城墙的石缝里露出的木头,被说成是纴木。长长的纴木所起的作用如同现在的钢筋,有纴木的联结和拉扯,城墙会变得更加牢固。我看见了,由于岁月的剥浊,有一根纴木已经萎缩,使墙缝几乎变成了一个空洞。但纴木并没有完全腐朽,还顽强地存在着。像纴木这样的木头,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为神木呢!
听同行的一位博学的作家朋友讲,在石峁遗址所发掘出的文物中,最宝贵最让人惊叹的是古玉,甚至说石峁是中国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玉当然好,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对玉的喜爱早已溶入中国人的血液中,谁不谈玉眼亮呢!据说散失在民间的出自石峁的玉器相当多,有的给小孩子当了玩意儿,有的老汉把玉器拴在烟袋上做了饰坠儿。又据说有人在参观石峁遗址时,看见坍颓千年的城墙石头缝里有一个光点,凑近一瞅,那里竟嵌着一件玉器。我看遗址看得也很仔细,希望自己也能发现一件玉器。然而我没有那么幸运,走遍雨中湿漉漉的石峁遗址,我连一块玉器都没能看到。
来到神木县博物馆,我才从展柜中欣赏到了一件件从石峁出土的玉器,我在别的博物馆也看过不少玉器,但石峁玉器给了我新的启示。石峁玉器不但有璇玑、人头雕像、璜等艺术品,还有一些实用性的玉刀、玉斧、玉钺、玉铲等。这与艺术的演变规律是一致的,都是从实到虚,从实用到无用,从生活到艺术。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和平里
在雅安喝藏茶
1988年春天我去四川,朋友送给我一小盒蒙顶山茶。那盒茶喝完,之后再也没有喝到蒙顶山茶。我对喝茶不是很讲究,逮住什么喝什么。我之所以对蒙顶山茶久久不忘,说实话,并不是茶本身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是文字的力量。因为茶盒上印有两句茶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样质朴的茶联,至少使我产生两种联想:一是好茶须配好水,蒙顶山茶与扬子江里的水是配套的;二是蒙顶山茶和扬子江一样,都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联想归联想,我想什么时候能到蒙顶山走一走,喝上一杯真正的蒙顶山茶,并证实一下我的联想是否有道理呢?
机会来了,2016年7月6日,我作为“知名作家走进美丽雅安”采风团成员之一,和朋友们一起,冒雨登上了海拔一千多米的蒙顶山山顶。在山顶的茶馆,我们不仅喝到了顶尖的蒙顶山甘露茶,欣赏了茶侍者精彩的龙行十八式茶艺表演,还学到了有关蒙顶山茶的一些历史知识。据介绍,公元前53年西汉年间,一个叫吴理真的人,在蒙顶山首开人工植茶先河,种下了七棵茶树。
吴理真因此被称为茶祖,尊为神明。也就是说,蒙顶山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的茶文化地标。蒙顶山之行,使我二十多年前的联想得到印证。同时我也认识到,人世间任何美好的事物,必须以文命名,与文相伴,靠文弘扬。
我这次主要想说说雅安的藏茶。藏茶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茶,我以前从没有喝过藏茶,甚至闻所未闻。所谓藏茶,顾名思义,应该是西藏的茶吧?可我只听说过西藏有青稞酒、酥油茶,从没听说过西藏产茶呀!在雅安的西康酒店住下来,看了资料,参观了藏茶文化展览,并到雨城区的中国藏茶村品尝了三道地道的藏茶,总算对藏茶略知一二。藏茶原来并不叫藏茶,被称为黑茶。我国的茶叶,从颜色上分为红、绿、黄、黑、白、青六大系列,主产于雅安的藏茶属于黑茶系列。那么,黑茶为何定名为藏茶呢?黑茶和藏族人民又是什么关系呢?关系当然是有的,可说是关系密不可分,历史渊源极深。由于藏人所处的高寒地理环境和多油脂饮食习惯,他们对产于雅安的黑茶非常依赖,可说是无茶不成餐,无茶不成饮,天天都须与茶做伴。流传广泛的两句话,道出了自古以来西藏人民对黑茶的评价和珍爱,那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从茶的内涵、走向和覆盖面上说,把黑茶命名为藏茶都是贴切的,它不仅具有实用学方面的意义,还有彪炳民族团结方面的意义。
到雅安一进酒店的房间,我就把藏茶看到了。一开始,我看到靠近床头的墙边码放着一些东西,不知为何物。那些东西被用竹片编成的竹笆包裹捆扎成长条状,一条一条码上去,一共是六条。我用手摸了摸,掀了掀,条状的东西很沉,恐怕每一条都有一二十斤。我入住过无数个酒店,酒店的陈设几乎是固定的,无非是沙发、茶桌、床头柜、电视机之类,从没有看见过这种陌生的东西。我的好奇心上来了,一定要把码放在我房间里的东西弄个究竟。我凑上鼻子闻了闻,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并看见上面装饰着三两片绿叶,突然领悟到,茶砖,这些东西很可能是打碎的茶叶压制成的茶砖。这时服务员往房间里送果盘,我就向服务员请教了一下,得知摆放在房间里的东西果然是茶砖,茶砖的名字叫藏茶。当晚,窗外大雨如注,青衣江的江水波涛滚滚。我在睡眠中听着涛声,闻着茶香,获得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般的宁静感。
原来,雅安没有藏茶村,在地震后重建过程中,为了弘扬藏茶文化,他们专门建立了一个中国藏茶村。藏茶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村落,它是一处集藏茶历史博览、藏茶文化旅游、藏茶产品推销等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在藏茶文化展示馆,我看到一幅文成公主进藏时的油画,画面所呈现的诸多嫁妆中,就有马匹驮着藏茶。它至少可以表明,藏茶从唐代就开始输入藏区。之后藏茶源源不断地运到西藏,形成了茶和马匹交易的茶马市场,并在崇山峻岭之中踩出了雅安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往西藏运茶,主要依靠人力背负。背夫被称为茶背子,大都由青壮男人担任,有时也有少量妇女和少年参与其中。一个男性茶背子一次背八至十包,总重量二百斤左右。妇女和少年只能背五包六包,一百多斤。运输路线有两条,一条远一些,一条近一些。远的那条路,即使每天起早贪黑,也要走二十多天。在艰难攀爬过程中,他们从不敢坐下休息片刻,因为一旦坐下,就很难再站立起来。实在累得不行了,或者需要喝一点水,他们只能用一种特制的被称为拐子的手杖,从后面支撑背架,方可站立一会儿。天长日久,茶马古道的古板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拐子窝。拐子窝里有千千万万茶背子的汗水,也有他们的泪水。稍近的那条路,因为要翻过布满凶险的二郎山,稍有失足,就有可能连人带茶跌进万丈深渊,有去无回。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一支歌: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枯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雅安原为西康省的省会)藏交通被它挡。解放之后,雅安到西藏修通了公路,汽车喇叭一响,人们再也不用靠人力背负往西藏运茶了。
藏茶的红色茶汤是用沸水煮出来的。在藏茶村的茶室,我目睹了茶博士用玻璃茶壶在电茶炉上烹茶的过程。取一小块藏茶,放进清水里,随着沸水升腾,茶汤很快变成茶花一样的鲜红色。把茶汤倒进茶盏里,即可饮用。红色只是藏茶的四个特色之一,它还有浓、陈、醇的特色。浓者,茶香浓郁,爽口酣畅;陈者,茶魂不老,愈陈愈香;醇者,滑润甘甜,余味绵长。
此次雅安归来时,获赠一盒藏茶。待有闲时煮来,和家人细细品味。
2016年7月20日至25日于北京和平里群英垂竿向渔滩
芦苇吐穗柑橘鲜,阿蓬江水碧如蓝。秋闲钓鱼何处去?群英垂竿向渔滩。这是我在2016年9月24日去重庆黔江的阿蓬江边看过钓鱼比赛之后,顺手写下的几句顺口溜。
这次黔江之行,能看到一场全国性的群英垂钓大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收获。采风活动本来已近尾声,采风团的大部分成员亦纷纷散去,只有北京去的两三位作家,因预定的行程尚未结束,还在那里流连。23日的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安排我们第二天上午在酒店休息,下午不耽误去机场登机就行了。然而,当我听说第二天上午黔江有“体彩杯”2016中国群英垂钓大赛,心里一动,顿时来了兴致。我从小就喜欢钓鱼,在农村老家时,除了冬天冰封了水面不能钓,春天、夏天和秋天,我都会拿上竹子做的钓竿到水边钓鱼。有一次,我把鱼钩往水里甩时,鱼钩还钩到了蹲在我身后的岸上看钓鱼的小伙伴的嘴唇子,把小伙伴钓得哇哇大哭。钓鱼钓到了人,把人嘴钓成了鱼嘴,这件被村里人当笑谈的钓鱼插曲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走出家乡参加工作后,我钓鱼的机会几乎没有了。大概因为关于钓鱼的记忆还在,兴趣也没有失去,看见哪里有人钓鱼,我总是愿意驻足看一会儿。我认为能长时间专注于鱼漂的人都是有意志力的人,而意志力的核心就是耐心。至于大规模的钓鱼赛事,我只在电视上偶尔看见过,还没有到比赛现场看过。既然遇到了到现场看钓鱼比赛的宝贵机会,我当然不想错过。我把想看钓鱼比赛的想法对主办方的朋友说了出来,朋友当即打电话与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联系,把我们看钓鱼比赛的事落实下来。
此前,我们在黔江已经看了蒲花暗河、濯水古镇、小南海等多个景点。暗河自然造化的神奇,壮观;古镇文化的幽深,厚重;小南海水域的辽阔,以及由清代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的历史传说,都大有文章可作。可看了钓鱼比赛之后,我重新确定了文章的选题,决定写一写对钓鱼比赛的观感。相比之下,我觉得钓鱼比赛更能反映黔江的发展变化,也更能概括黔江的生态文明。
举办全国性的大型垂钓比赛活动,并非易事,它不是什么时候想举办都可以,也不是哪个地方想举办就办得起来。我的看法,它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必须得到两个环境的保证,一个是国泰民安的大环境,再一个是生态优良的小环境。如果一个国家处在战乱、动乱和其他非正常状态,不可能组织带有休闲性、娱乐性的钓鱼比赛。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地方环境脏乱,水质不清,鱼虾不生,谁会去那里钓鱼呢!目前我们国家的大环境就不用说了,人人都有切身感受。那么钓鱼比赛场所,黔江市冯家社区渔滩村的生态小环境究竟如何呢,还是让我们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吧!
一来到渔滩村,我们就看到了阿蓬江宽阔的江面和江边沟沟岔岔大片大片的明水。因下游不远处建了电站,修了水坝,使水位升高,水面平静。水面明如镜,万物映其中。秋日的蓝天,蓝天下的朵朵白云,都映在明水里。江边缓缓升起的青山,青山上的树林、农舍、梯田等,也映在明水里。山峦有多高,映在水底就有多深。一只白鹤贴着水面翩翩地飞过来了,水上的白鹤与水中的白鹤相逐相随,颇有些相看两不厌的意思。垂钓大赛已经开始,从全国各地25个省、市集中到渔滩的360名垂钓高手,三人一组,分散到120个用木板搭成的钓鱼台,正钓得全神贯注。钓鱼者使用的鱼饵、鱼漂都是统一的,连他们身上穿的蓝白相间的服装也是同样的。朝江水的对面望去,只见坐在钓鱼台上的那些钓鱼者也被倒映在水里,好像他们都变成了水中的鱼。据介绍,这种在自然水域举办的垂钓大赛,此前黔江市已举办过两届。钓上来的鱼种只有鲤鱼、鲫鱼、草鱼三种鱼可以参加称重。前两届比赛中,获得冠军的选手竟钓到了总重427斤鱼。而单尾重量排第一的获得者钓到了一条62斤的鱼王。不管钓到多少鱼,也不管钓到多么大的鱼,待比赛结束,这些鱼都要放回阿蓬江,让鱼儿重归自然。
水上有一座高架铁索桥,我们沿着桥到对岸去了,并在江边的小路同时也是村边的小路上走了一段。给我的感觉,在小路上移步换景,我们如同走在多姿多彩的画廊里。靠近江边的一侧栽的多是垂柳、凤尾竹、柚子树和柑橘树。季节到了中秋,树上黄中带绿的柑橘结得硕果累累,有的还落到了地上。靠近村边的一侧种的多是花木,那些花木有木槿、百日红,还有产于当地的一种开着黄灿灿花朵的槐树。当然了,村边的菜园里种的还有豌豆、辣椒、大葱、小白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每一种蔬菜都青翠欲滴,让人一见就想吃。渔滩村的生态环境如此优美,怪不得把全国的垂钓中心选在这里呢!
垂钓大赛日,像是渔滩村民的节日,村里的大人、孩子、妇女、老人等,穿上新衣服,纷纷走出家门,到江边观看比赛。这样的节日与一般的节日不同,一般的节日是热闹的节日,而因垂钓大赛而起的节日是安静的节日。村民们懂得比赛的规矩,对垂钓文化也有所理解,他们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都静静地坐在岸边,或站在钓鱼台的栏杆外面看比赛。偶尔传来一两声公鸡的鸣叫,不但不会打破现场的宁静,反而使宁静显得更加旷古,更加深邃。
就在十几年前,渔滩村还是一个贫困的山村,村民们连日常的衣食温饱都成问题。自从渔滩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变,由“桑田”变成了“沧海”,自从偏僻的小山村成了有名的垂钓基地,各地腰包鼓鼓的垂钓者纷至沓来,当地的村民坐地生财,很快富裕起来。他们纷纷盖起了楼房,开起了饭店,办起了农家乐,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当地土家族山歌里有一句唱词,叫高粱生起节节高。依我看,渔滩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是节节高。
谁能说渔滩村不是重庆黔江市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呢!
2016年9月29日于北京和平里
月光下的抚仙湖
我看电视有一搭无一搭。看到搞笑热闹的场面,我很快就翻过去。偶尔遇到自然清新的画面,我就看一会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