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精灵
浙江省台州市之仙居县,因有李白所梦游吟咏的天姥山而闻名。往游归来意犹未尽,颇有萦系之思,且忖绝句短章已不足以皴染神仙居山色之旖旎绝佳,心中而若有所思,不吐不快。短章词曲囿于舒展,不可奔泻。记得曹雪芹借《红楼梦》贾宝玉之咏婉婳将军事,云非七古不能敷陈排比,故吟七古二十三韵以抒怀。
其中有句“不闻猿啼闻鸟语,朱雀花落染清溪”,山中花木甚多,而独有所咏,是在山中见到的朱雀花,给我印象很深。溪水潺潺,花落伊底?也颇令人凝眸。游山时口占七绝,亦有“翠树悬缠朱雀花”句,可窥反复吟咏,缘于朱雀花铭记之于心际。
此花据说为仙居山中所独有,立夏前后绽开。天姥山奇峰、烟霓、溪瀑、幽谷、层林……令人称奇,而一串串深紫色、形状诡异的花,盘缠在如烟似雾的苦楝树上,则令人更为诧叹。当地人称之为“朱雀花”,大自然的造化使之据说只生存于此山,其形状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紫雀。看来此花成为当地人的骄傲,世间有此奇花,焉得不以此精灵为荣?故盘桓山中,触目之处,其路灯形状,盥洗间标识,造型皆如曼妙之朱雀花,那玲珑的精灵,雍容的色泽,时时映入人的眼眸。
“朱雀”乃是很多国人所熟悉的语汇。若退回到时一千多年前的唐初,最流行的文章则是唐初四杰之一杨炯的《盂兰盆赋》,其中经典骈句是“……前朱雀,后元武;左苍龙,右白虎;环卫匝,羽林周。雷鼓八面,龙旗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其“朱雀”之名与“辞章瑰丽”的这篇骈文为时人所耳熟能详。
当然,这里的“朱雀”说的不是花。朱雀本乃中国古代天之四灵、四方星宿,二十八宿之南方七宿之一。《淮南子》列之为五兽、四象,古越国则以朱雀为图腾。考古则始见于曾乙侯墓漆箱中所见二十八宿之朱雀名。朱为赤色,南方属火,故名朱雀。古代建筑屋脊两侧的螭吻,据说即由朱雀变化而来,寓消灾灭火之意。甘肃等地区至今有祭祀朱雀等四象民俗尚存。那民间将此花命名为“朱雀”是寓意化吉之意吗?近来中国发射运载火箭,命名为“朱雀一号”“朱雀二号”,是命名之以远古图腾?还是命名之以奇花,是彰显灵宿的形象吗?是敬畏于大自然的灵异吗?朱雀,朱雀,腾飞于天穹,绽之于山谷,令人真是为之神驰遐想。
李白梦游天姥山,只吟咏:“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他是梦游,只想象“仙人如麻”,奇景万千,但不会梦见朱雀花。后人有考证他可能来过仙居,但若真的履痕至此,以他“仰天大笑”的豪气,会注意神仙居群峰中独生于此小巧玲珑的异花吗?
神仙居群山里有许多在城市里见不到的物种,如石楠、油桐、甜槠、杜英、野草莓……缤纷杂处,竞相绽放,使人眼界为之大开。仙居的人为何要将此花取名“朱雀”呢?鸟类谱中有一种小鸟名“禾花雀”,俗称“天上人参”,已被列入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名单。植物界有一种蝶形花科藤本植物“禾雀花”,学名“白花油麻藤”,花形也类雀鸟,五瓣,如栀子花瓣,浅白色,花显淡绿,仙居山中亦有,识者谓即是朱雀花同类。
据网上可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镇王龙山,也有称之为朱雀花者,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吊挂于藤蔓,每年三四月开花,初始白或淡绿,盛开为紫红色,两块花瓣卷如翼翅。如禾雀欲飞,与禾雀之状妙肖,据说此花受伤竟会“流血”,神奇之处令人啧啧。与我在山中所见朱雀花,极为相似,是不是同科,则不可知。
游山水之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一种享受。以神州之大,穷尽一生,亦不可淹贯博识。古人将多识草木上升到仰止的高度:“尔雅以观于政可以辩言,又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物不知,儒者之耻,遇物能名,可为大夫。”这是古人编草木鸟虫小百科《尔雅音图》序中的话,并特意指出:“则此书之成,不独好古者所宜服膺,为政者盍流览于斯。”另《毛诗品物图考》序中则更强调:“士人束发受书,足不出庭户,交不出里巷,安得合天下之大,极庶类之繁,一一尽知其名象哉……此多识之学所宜亟讲也。”古人的见解在今天也并不过时。比如古人提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否涵及对大自然及草木之“知”呢?鲁迅先生是令我敬佩的,他对植物鸟虫的研究,极其博学。他读过的有关中国、日本等古籍,购之诸如《花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山海经》《尔雅音图》《广群芳谱》《毛诗名物图说》等数十部,其中《野花谱》《茶经》《园林草木疏》《南方草木状》等十多部皆细细小楷手抄。鲁迅在绍兴和杭州期间还与弟弟周建人等一同采集过植物标本。北京鲁迅博物馆至今保存有鲁迅采集的植物标本和《采集植物标本手稿》一册。他的弟弟周建人在植物学领域有专长,是与鲁迅的指导密不可分的:未经科班,竟蔚然成家,成为《植物》《自然》《动物》教科书的编辑,除翻译《物种的起源》《生物进化论》等,还出版有《花鸟虫鱼》《田野的杂草》等科学小品集,这也是令人起敬的!再如鲁迅,他于1903年发表的万字论文《中国地质略论》,不仅早于李四光,而且已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开山启蒙之作。次年,他与顾琅合著的《中国矿物志》,更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全面记述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的学术专著,清政府农工商部高度评价,学部推荐为“国民必读书”“中学堂参考书”!“俯首甘为孺子牛”“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的悲欣情怀不仅及人,亦及之草木山川,濡沫之情,真的是令人感佩。
古人说:“江山也要伟人扶。”其实山川之地灵钟秀,不一定非要名人点缀,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草木花卉,才是我们眷恋家山的萦系之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雨露煦风,朝晖氤氲,草生草长,花落花开,草木其实亦应有情,有灵异,只不过大自然的奥秘,人类并未完全解码。人类自认为是昊天之骄子,万物之灵长,其实并非是大自然的主宰,对草木之不屑,之不惜,那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吧?所以,岂止仙居朱雀花,华夏之一草一木,不但应识之,更应怜爱之,以使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山,永远万物蓬勃,葳蕤长青。
杨曼青·《绣囊佳话》·炒肝儿
若提起程派名剧《锁麟囊》,喜欢京剧的人们耳熟能详。但若提起比《锁麟囊》出现更早的京味长篇小说《绣囊佳话》,恐怕知者稀稀。京剧《锁麟囊》1940年5月于上海首演,而《绣囊佳话》早在1913年即已由群强报馆印行,作者是报人作家杨曼青,他与编剧翁偶虹、主角程砚秋均是旗人,而京剧与小说均取材自乾隆年间的《只塵谭·荷包记》,也有人认为小说取材于《夜雨秋灯录·闺侠》。但自《荷包记》问世以来,不断有人改写,在《锁麟囊》之前,已有张笑影编写的京派新剧《绣囊记》出现在戏台上,有可能参考过杨曼青的小说,杨曼青参考前人亦在情理之中。不过杨曼青逝于1936年,张笑影逝于1938年,皆未见到《锁麟囊》公演。
关于《绣囊佳话》,付立松先生认为“是一部旗人评书体小说。……借鉴北京评书艺术独创了一种小说文体,叙述过程不时插科打诨,玩挂现,抖包袱,幽默十足”,是“北京旗人命运的隐性书写”。评价是很中肯的。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的北京,杨曼青很有名气,以老北京话包括旗人语言叙述时令民俗、胜土风物,被誉为“开京味小品文之先河”。记得刘绍棠先生逝世前,曾呼吁将20世纪50年代以前京味作家的小说重新印行,但记得似乎有争议,终未实施。杨曼青关于写老北京的小品文当年也曾结集印行,但岁月荏苒,坊间早已绝版了。如果重新再版,对研究老北京风物民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杨曼青,但在当时,他不仅是名报人、名记者、小说家、小品文作家,还是美食发明家。北京人大多吃过炒肝儿,即便没吃过,肯定也知道这是正宗的北京风味小吃。北京的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大都是下层劳动人民发明(包括清宫御膳的小吃),但唯独炒肝儿,却是名记者杨曼青创意发明的。他不像邵飘萍、林白水、成舍我那样在北京新闻界有重要地位,但我认为杨曼青在北京民俗上所做的贡献,在当时新闻界中无可匹敌。
过去一提炒肝儿,“老北京”都知道最有名的当数鲜鱼口的天兴居,但就史料看,发源地应是天兴居斜对面的会仙居,1956年公私合营时这两家才合并。
据记载,会仙居开业于同治元年(1862年),起先也不过是个小酒铺。到民国初年,受白水汤羊启发,以猪的肠、肝、心、肺洗净后,分别切成肠段、心丁、肺条、肝片,放佐料白汤煮,起名白水杂碎。但因工艺简单,佐料单一,故不受食客欣赏。
当时《北京新报》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风土人情尤感兴趣,不仅在报纸宣传,还出过有关著作,闲暇时常光顾老北京风味小店,也去过会仙居,与店主刘氏兄弟相熟。看到白水杂碎不受欢迎,便建议去掉杂碎中的心、肺,加酱色勾芡,名字可叫炒肝儿。
他认为如果叫烩肝肠就不会吸引人。杨曼青的建议颇具体,主料、佐料、工艺、名称,一应俱全,称其为发明绝不过分。
会仙居马上采纳了建议。据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驰名京华的老字号》记载,炒肝儿的原料、工序并不复杂:先将猪肠清水加醋洗净,去腥臭后开锅煮后文火炖,锅盖必须是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目的是使肠能熟透又不跑油,且保持肥美香味。待肠烂熟之后切成五分长小段,称之为“顶针段”。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条儿。制作料时先将食油熬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即放入黄酱。另熬上好口蘑汤。配以蒜酱、葱花、姜末的口蘑汤,再将生肝条放入肠中,马上勾芡,再撒蒜泥,整个工序即告完成。
当时炒肝儿问世,门庭若市,营业面积也不断扩张。当然,这也归功于杨曼青的炒作,他在报上发表介绍文章,大谈猪肠、猪肝的营养价值云云。他又出书,除对老北京独家买卖一一推介外,又对会仙居的炒肝儿大加宣扬。炒肝儿风味的形成,杨曼青是发明人,又是推广人,确实功不可没。现在庙会上小摊打出“×记传人”的幌子,实在是侵犯了杨曼青先生的知识产权。但是由于炒肝儿原料便宜,制作相应简单,北京街头巷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卖炒肝儿的摊贩,当然口味都不如会仙居。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斜对面又开了一家专营炒肝儿的天兴居,两家开始竞争。会仙居的第三代传人(共兄弟五人)轮流坐庄,开始互不信任,偷工减料,造成质量下降。天兴居乘虚而入,并将炒肝儿予以精心改革,提高质量和口味。改进措施不少,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洗肠之前去掉肠头、肠尾,使煮出的肠更加肥美;二、猪肝选用肝尖,使之更加鲜嫩;三、改进作料,不用酱改用上好酱油,口蘑汤也改用“味之素”。仅此三点,就使会仙居的老顾客都跑到了天兴居来。1952年会仙居终于被迫将这家几十年历史的炒肝儿老店转让,再也不复“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的兴旺景象。1956年公私合营后又转为国有,现在这个招牌不知还在使用否。
炒肝儿在老北京小吃中有其独特的风味,深受老北京人喜爱。
我没有品尝过会仙居和天兴居的炒肝儿,地安门外合义斋的炒肝儿在20世纪70年代曾品尝过,原址即在火神庙前,后迁到护国寺街里,不知风味依旧否。现在的炒肝儿基本上不再可口诱人。依我的观察,除了偷工减料、作料不全之外,清洗不净是最主要的问题。
有异味的东西还会是美味吗?一种风味小吃如果失去了它本身的工艺要求、作料配置等,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说它异化也好,挂羊头卖狗肉也好,存在就不完全合理了。所以,老北京小吃风味的抢救恐怕于今也是当务之急了吧!
煲仔饭
来到开平古镇赤坎,已是一天繁星。住进潭江边一家旧式老楼改造的酒店,似乎已经嗅到古镇的气息。这个始于清顺治年间的小镇,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交通要道、商埠码头兴盛一时,备极繁华,一时有“小上海”之誉。那弥漫着西洋风韵的碉楼、老街、骑楼……辄令人向往一观,神驰遐想那曾经的风韵和沧桑……一月的京城寒风瑟瑟、满目肃杀,而一月的赤坎却是生树杂花、映眼碧色。清晨的阳光有江南的妩媚和煦,咫尺之遥的潭江波光粼粼,一天云影、微风,一岸榕树、紫荆。老街翘首可望,担任我们一行导引的张碧云女士说上午就要去逛老街,我有些莫名其妙地企盼。
忽然,陈世旭兄又鼓噪要吃“煲仔饭”,他从清晨起来就念念有词,我有些不以为然——在广州、在香港都吃过所谓“早茶”,广东小吃似乎从无使我心动。我问:何谓“煲仔饭”?世旭兄答:吃过就知道了。
食处就在距酒店几步之遥的骑楼下,店不大,也谈不上窗明几净,甚至略显幽暗。主人是母女。坐下,望着窗外蓊然如盖的老榕树,有些心不在焉,脑子里忽然掠过京城的早点模式——豆浆、油条、豆腐脑儿、豆汁儿、焦圈儿、火烧、豆面丸子、炸豆腐……先上桌的食馔,我基本没有动箸,世旭兄号称美食家,据说亦擅烹调,履踪遍布天南地北,可谓见多识广遍品佳味。耳朵里飘进他说的广州的“煲仔饭”,没有注意听,思绪的色彩仍然回旋着金黄的油条、乳白的豆浆……
“来了!”老板娘端上大砂锅,“吱吱”有声,盖掀起,一股沁人的香气直冲中枢神经,这香气在味觉中是那么遥远而又熟悉……
世旭兄、碧云等已食指大动。我细观,白米之上一层黑丝,不知为何物?告:鲜鳝鱼丝。初尝,味鲜可口,香气入胃。观米,细白;疑为香米,碧云说:此米为广东江门新会所产,是真正“煲仔饭”所用。米固其香,鳝固其鲜,平生所啖,无此佳味。鳝丝入饭,以我腹笥所忆似无记载。梁实秋先生是美食家,有部《雅舍谈吃》,只谈到鳝鱼之馔,而无饭之名。但这“煲仔饭”的香气似乎更有久违之香,猜测必用猪油,问老板娘,果然!过去菜肴,必用猪油,才会香之四溢。昔者北京有所谓“猪油拌饭”,或用猪油炒饭,也是香动食欲的,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现在基本已绝迹了。
其实,过去中国菜肴、点心、小吃基本放猪油,其香沁胃,益亦大焉!猪肉、猪油与米、麦等五谷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是有大贡献的,这是题外话了,且不去说它。
连吃了几碗,真是平生所未食。先贤之云:“品之于味,有同嗜焉。”精细的美食真是最快乐的享受。更令人赞叹的是锅底的锅巴。砂锅端上是炙烫的,热度逐渐减却,久之而成锅巴,金黄酥脆,沁入油汁的醇香,入口则更有韵致,与松软且韧的上层白米各蕴千秋:上层白米侵入的油汁不多,有天然的清香;底层白米变成锅巴,浸入的油汁丰厚,更有入腑的醇味。据说煲底的锅巴是饭之精华,是不可不品的。煲仔饭,不仅溢香、有味,还有令人神怡的色泽:白、黑、黄。间或俏上的青翠的香葱、黄嫩的姜丝,怎的不使人涎垂腹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