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风花雪月分别是谁 > 第三章 一庭幽怨燃烧的爱与痛(第1页)

第三章 一庭幽怨燃烧的爱与痛(第1页)

第一节碧城,碧城

跟吕碧城相交的人中,不得不提的还有秋瑾。

吕碧城与“鉴湖女侠”秋瑾交情莫逆,她们共同倡导女权,还曾与秋瑾同榻而眠,不过她们窃窃私语的并非男女之情,而多是国运民脉之事。她们心同一声: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

不知是否处于仰慕,秋瑾也号“碧城”,这还让吕碧城的不少作品被人误以为出自秋瑾之手。秋瑾也是知趣之人,便“慨然取消其号”。

秋瑾认识吕碧城之前,碧城已在天津颇有名气。

秋瑾的名气实则是“无心之举”,当时她的丈夫在北京清廷任职,秋瑾也算是公务员家属,或许因为收入尚可,她便没有了衣食之忧,无事便读书写诗练字。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丈夫同事的妻子吴芝瑛,在做客吴芝瑛的家中时,接触到了大量进步书刊,原本一个单纯的全职太太就被革命的思想牵走了。

秋瑾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她变得越来越有激情,加上人漂亮又豪爽,她在文人圈中慢慢有了名气,自己也常以“碧城”为号赋诗作词。偶然的机会,秋瑾在《大公报》上见识了另一“碧城”的大作,顿时震惊,不多久便加入她的“粉丝”之列。

1904年,秋瑾决意东渡日本留学,随便去了《大公报》拜访偶像吕碧城。

秋瑾与吕碧城的首次相见,出乎了彼此的意外。吕碧城初见秋瑾:头梳女人发髻,身披男人长袍马褂,甚是风流倜傥;秋瑾初见吕碧城:如此年轻,如此漂亮,让自己啧啧称奇。

人相遇的情形颇有意思,从陌生到熟悉,那一刹那成了多少文学作品中的最能拨人心弦的一幕,成了多少影视作品拿来赚取眼泪的经典镜头。有人在相遇之前,早已神交,他们或许通过文字交流过,或许根据传说了解过,此时彼此都会在心中想象另一他,不过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是常有之事。

有人在相遇之前,彼此一无所知,或因种种缘由两人相识,不过这种一点准备的没有的相识相反倒显得要平静得多。秋瑾跟吕碧城的相遇显然属于前一种,虽然她们彼此在心中无数次地模拟过对方,但真正相见的一刹那,跟心中的那个她还是相距甚远的。

秋瑾与吕碧城显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不然她们怎能当晚便同宿一屋,彻夜长谈,直至天明,她们具体所言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推断的是,秋瑾必然想要将自己的革命主张推销给吕碧城;而吕碧城则欲将自己的改良和立宪说服秋瑾。显然两人的立场有距离,两人皆属有主见的人,如此一来,她们只能以在天明友好地分手为结局了。

秋瑾在东渡日本后,曾给吕碧城去过两封信,碧城将其刊发在《大公报》上,不过从此之后,两人便断绝了联系。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那是的她们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已经南辕北辙了:秋瑾忙于革命,碧城则遁入佛门。1907年,秋瑾回国后,两人又有机会重续情谊,吕碧城还为秋瑾的《女报》撰写发刊词,不过后来查证却署名“秋瑾”,是吕碧城忆错还是秋瑾篡改名字,不得而知。不过两位才女的交往,似乎一直不温不火,难有故事流传于世。

不过让人寻味的是,两人皆精通诗词韵律,却鲜见二人唱和,究其原因,大概是彼此都有些忌惮对方的才华寒光吧,正确与否,不得而知,毕竟这是我们按照凡俗定律进行的无端猜度而已。

后来,秋瑾因参与安庆暴乱被捕遇害,吕碧城得知此消息之后,便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于美国各地报纸,一方面她表示了对秋瑾遇害的悲伤,毕竟两人相识相知过;另一方面,她又表现出了对秋瑾的不解,不解她为何如此激奋。

男人跟男人是容易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俞伯牙跟钟子期给证明了。女人则不一样,她们表面或者勾肩搭背,或者如胶似漆,只要一转身,便会为某个琐碎的是非而反目成仇,怪不得常听人说女人和女人之间难得有真正的友情。

是女人缺乏真情实意吗?不是,怪就怪在女人太过脆弱,她们经不起流言、误会和其他的颠簸。

如此一个漂亮、豪气,既有才气又有胆识的女子就这样香销殒命,还是让吕碧城徒增了不少人生的虚幻感。

聚散,人生中最常见的场景,不过每个人都喜欢在分离的时候说永远,永远能有多远呢?不得而知,可以知道的是那句俗语“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看来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永远。

就算是分离,幸运的是很多人愿意去等,等下一次的再聚首,并且有人一等就是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其实并是不是所有的离别都会再聚首,生活中有的离别就是诀别,一旦分开,便成隔世。

心中积郁,想要找人倾诉,结果翻遍电话本,却找不出最合适的人来,就算找到一个认为基本可以的人,接通电话,也是草草聊了几句便挂断了,因为那份情感根本无法共鸣。

如何不想找一个完全不设防的朋友啊,志趣相同,性格互补。你需要听安慰的话,他的声音会出现在你的耳边。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准时伸出一只手来。就算是认识了很多年,彼此见面还跟第一天认识那样新鲜、兴奋!

又有哪一个人不需要这样的朋友呢?就算他是最孤僻的人。然而,为什么我们就寂寞成这个样子了呢?

第二节生命的真谛

英敛之与吕碧城相识如故,情谊不可谓不深,然而岁月已经在他们心间竖起一扇透明玻璃,看不见,却能真实感觉它的存在。

人道是“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说的是筵席之前,是一种期待,就算那种期待有些漫长,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有人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期待;筵席时,多的是享用,就算是有酸甜苦辣,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最真的味道呢?有人甚至就喜欢吃酸尝苦;不过这一切终有散掉的一天,因为生活除了期待、享用,还有它更多的方面。

生活中有相逢、相知,也有离别、相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生活一直都如此。

英敛之,一个基督徒,固然虔诚、理性,不过这却改变不了他是性情中人的属性,涉及到原则问题,他绝不含糊,绝不苟同;吕碧城,一个才女,永远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两人循着各自的理念渐行渐远,也属正常。

毕竟两人相识、相知过,一遭分离,吕碧城心中的那份孤独、彷徨和苦恼便遗漏出来,甚是伤感。

1915年,吕碧城或许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损公肥私,她毅然辞去总统府秘书一职,与政界脱离干系。

民国时期,女子参政被视为一件时髦之事,不仅对女子本身是一种荣耀,对接纳女子的部门亦是一种最好的光耀,毕竟那时对女性的看法还过于保守。

正是这个原因,吕碧城离开政坛之后仍不停有当权者邀请她出山,不过其用意多在点缀、宣传上,至于她的才华,大都是忽略不计的。吕碧城何其聪明,她当然是不愿意做一个花瓶当做摆设的,便一概拒绝。

多少人年轻之时,将读书报国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与信条,他们以能出任一官半职为一种荣耀,尽管在物质利益上,这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真正进入官场,窥见了多少不可示人的方方面面,领会了多少无需言说的规矩规则。多年之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身上模式化的印记越来越多,属于自己本真却越来越少,倘若还有最后的力气,便要挣脱出来,好好地让自己回到最初,吕碧成显然就是一个挣脱成功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