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情况证明了雷英夫的判断极为准确。毛主席高兴地说押不要认为美国如何如何,我们的小参谋就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行动,而且那么准确,这可以说在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不被假象所迷惑,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迷信定论。迷信已有的定论,容易限制人们的眼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过去形成的不少定论,有的可能过时了,而有一些定论压根就是不正确的。比如哥白尼发现日心说以前,太阳围着地球转已经是定论,如果人们一直对此迷信不疑,那么就只好永远错下去。实际上,这一定论本身就是被假象所迷惑的结果。
我们过去学习历史,一直对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秦军在长平坑俘40万的说法深信不疑。书中讲到,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的军队战于长平,赵括兵败,率领军队投降,他手下的士兵40多万人被秦军全部活埋。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认为长平之战赵军40万人被杀害。有两个大家在两本名著里认定,因此,人们有理由坚信,这件事是已成为定论的历史铁案。但实际上,早在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就对此事提出了疑问。有一次,朱熹在给学生讲课时说:司马迁认为长平坑杀赵军40万人,这是不能令人相信的,赵军战败是事实,如果说40万人被活埋,那需要多么大一片地方呀!另外,哪有40万人肯乖乖被活埋的道理?因此,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可相信的。认真思考一下,朱熹的疑问的确有道理,如果把40万人埋在一个地方,若干年后,这个地方被挖开,必然是累累白骨,惨不忍睹。可是,自战国以后,无论哪朝哪代的史书中,都没有发掘大量白骨的记载,难道那40万具遗骸腐烂得一点踪迹都没有留下?特别是现代,马王堆、兵马俑等都相继被发现和挖掘,假若真有坑埋40万人的遗址,早已被发现了。可以说,在没有发现物证前,完全有理由怀疑秦军坑埋40万战俘之说是假的。
邓拓说过,经验证明,有时候对某个问题,如果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么,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胃口的材料,而对于不符合自己胃口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所以,机关干部对任何问题的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雷英夫在一篇文章中(事见军事谊文出版社《司令部建设———参谋工作》),曾讲述了朱德总司令看问题有独到见解的生动事例,抄录如下:
1943年,我有一次在总司令家里修改报告提纲,吃惊地发现他对《三国演义》熟极了,对诸葛亮、刘备、曹操、司马懿、孙权、周瑜、陆逊等都有深刻的分析。他说诸葛亮被人神化了。诸葛亮虽然很有本事,有许多高明的见解,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对蜀国有很大贡献,对后人有很多启发和教育,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以至于广大人民群众都喜欢他,把他作为智慧的化身,当作无所不知、无往不胜的神人,但诸葛亮的错误缺点也很多,有些还很严重。以指挥作战来说,“六出祁山”就很笨,按照当时情况,魏延建议诸葛亮率主力出斜谷,魏延率步兵出子午谷直插长安,两路人马夹击曹兵,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司马懿也是这种主张,说:“若是吾用兵,从子午谷迳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但诸葛亮不敢用此计,坚持只出祁山的错误主张,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六出祁山,完全是顶牛阵,老一套。结果一事无成,打不开局面。论工作方法,诸葛亮有着严重的事务主义,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结果自己累得要死,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事情也未办好。司马懿看准了诸葛亮这一个弱点,定下了和他打持久战(蘑菇战)的方针,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硬把诸葛亮累死拖死了。论用人,诸葛亮有宗派主义倾向,只喜欢顺从自己的人,听不得一点不同的意见。这一点比曹操、孙权差多了。关云长、魏延、马谡都未用好,不该用的用了,不该杀的杀了,弄得后继无人……这些精辟的见解,我是第一次听到的,在此之前,我也曾多次读过《三国演义》,但都是随着书跑,把诸葛亮当作神明,人云亦云,没有新鲜独到的见解。总司令的指点,使我如梦初醒,顿开茅塞。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借来一双慧眼(5)
对细微现象不忽略不计
陈毅元帅曾经告诫机关参谋人员:有些虽然是小问题,却埋藏着大的危机,所以机关工作者对小问题的观察,应如猎犬般敏锐,不能放松一点一滴小问题,粗枝大叶是不适宜机关工作的。这是陈毅在实战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他曾讲过这样一个事例:过去我们在井冈山游击时代,有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当时力量很小,只有几十个人,被多数的敌人连日连夜地追击,大家都很担心,说不定什么时候队伍被敌人消灭。有一次,我们已经脱离了敌人,到了一个群众条件较好的附近三四十里又没有敌情的地方。大家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所以大胆睡觉。到了半夜,有一个参谋起来解手,听到老百姓说某处到了军队。这个参谋就立即报告首长,于是又派人去侦察,果然属实。队伍遂立即出发。结果我们队伍在敌人层层包围中夜间脱险,由几乎被敌人围歼中而转移。由这个例子,我们就很可以看到,假如这个参谋同志不注意不报告,队伍可能遭受大的损失。
一个马掌钉与一个国家相比,实是微不足道。历史却有这样的记载:少了一个钉子,丢了一个国家。1485年,在英国波斯沃斯,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开始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铁匠给马钉掌时,因缺少几颗钉子,有一只马掌没有钉牢。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率领部队冲向敌阵。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国王还没抓住缰绳,惊恐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亨利带领的军队围上来了。不一会儿,亨利的士兵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从那时起,人们就说: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一碗羊肉汤与一场战役的胜败,不可能有什么关联,史书却有这样的记载:一碗羊肉汤,败了一场仗。春秋时期,宋国与郑国打了起来。大战之前,宋国主帅华元为了联络感情,杀羊宴请部下,众人吃上羊肉汤,喜气洋洋,士气倍增。不知是疏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惟独华元的车夫羊斟没有份儿,他深感不公,心中憋闷,却无从发作。谁料想,待到两军对垒,刀枪相见之时,羊斟觉得找到了机会,他对华元说:“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当初分羊肉汤时你说了算,今天打仗我说了算。说完扬鞭催马,把华元乘坐的战车一直赶到敌方阵营,让华元当了郑军的俘虏。主帅被俘,军队溃败。这或许是个极端的例子。羊斟因为一碗羊肉汤之小利,竟然忘了国之大义,确实可耻可恨,但任何人不可因其极端可鄙而不从中吸取教训。
不忽略细微现象,也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据史书记载,殷纣王即位后不久,吃饭用筷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竹子的变为象牙的,其庶兄箕子从这一细微的变化中,看出了他走上腐败之路的端倪。一次箕子感叹说:“他使用象牙筷子,肯定不会再使用陶制的餐具,将要用犀角和美玉制作的酒杯;有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必定不会吃普通人的菜汤,一定要吃牦牛、象肉和豹的胎儿;吃牦牛、象肉和豹的胎儿的人,必定不会穿粗布衣裳,不愿住茅草陋室,而是要穿艳美的衣服,住华丽的宫殿。照这样下去,天下将满足不了他了。对远方的珍奇百怪物品的希求,对宝车良马、高台广厦的欲望,都会从使用象牙筷子开始,所以我为这件事情的后果感到害怕呀!”果不出箕子所料,过了不久,纣王就下令修造鹿台,兴建豪华的宫殿,搜罗各种奇珍异宝,豢养狗马供他玩乐。几年之后,他又“以酒为池”,“具肉为林”,在宫里建街市,腐化透顶,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京城裁缝的故事,也很耐人寻味: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里有一位很有名的裁缝,无论何人,由他裁制的衣服没有不合身的。有位御史听说后,慕名前来找他制作官服。令他奇怪的是,这位裁缝并不忙着量尺寸,而是首先询问御史的官龄几何。御史感到纳闷,问道:“这官龄与裁衣还有关系?”裁缝肯定地说:“大有关系。如果是初任高官,则意高气盛,衣服应后短前长;任职稍久,在官场已经过磨炼,意气稍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如果任职久了,而且可能升官,则内心装着的是谦逊,身体往往微俯,衣服就应前短后长。”裁缝用他独特的职业眼光,通过官服看到了当官者的心态,于是,以了解这种心态来制衣,竟然获得了成功。
借来一双慧眼(6)
许多事实证明,有些大的问题,往往隐藏在细微的事情中,有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实质,隐藏在初露的苗头中。因此,有思想深度的人,都是极其重视细微之处的。请记住这句话:在每一个细节背后,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都隐藏着伟大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对紧急重大的事情时,熟悉情况的每一个细节,将给你把握局势的信心,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暂时现象不一叶障目
逻辑学中有一句推理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说的是不要被眼前的景况挡住了视线。同样的道理,机关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也不能被暂时的现象所迷惑。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往深看又是一回事;看眼前是一回事,看长远又是一回事。按照道家“得失律”的理论,由于整个宇宙是一个阴、阳两种力的振动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得和失都不是绝对的。表面上看来“得”的事,实际可能是“失”,而表面看来是“失”的东西,实际可能是“得”。
这样阐释可能太晦涩,不好理解。不妨回顾一个人们都熟悉的故事———“塞翁失马”。故事说的是边塞上一个老头儿很会养马,大家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马群里的一匹马丢失了,邻居们来安慰他,深表惋惜。谁知,这老头儿却说,有什么好惋惜的,怎么能知道这就不是福呢?过了几天,他那匹马安然无恙地回来了,竟然还领回了一匹膘肥体壮的马。邻人又兴高采烈地前来表示祝贺。他却说,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怎么就知道这不是祸呢?果不然,塞翁的儿子见失马归来,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骑着马出去兜风。正应了那句话———乐极生悲,他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把腿给摔瘸了,成了一个残疾人。邻人对塞翁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次来安慰他要想开些。谁知塞翁依旧心静如水:这有什么想不开的,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好事呢?过了一些时候,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应征入伍。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残疾而免役,反而得到保全,幸存了下来。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首先要有政治眼光。这是在机关工作首先必须具备的,没有政治眼光的机关干部,在机关是混不长久的。所谓有政治眼光,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错误倾向刚刚露头的时候能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形势大好和工作顺利的时候,能看到各种不利的因素,居安思危,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而不是忘乎所以,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要理直气壮地大力支持一切正确的创造,对于危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要善于识别,敢于纠正和制止,决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任其泛滥;要防止和克服陷于日常事务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注意社会政治动态的倾向。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还要有辩证眼光。也就是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黑格尔在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真理是具体的时,曾举过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他说,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对简单的问题都难以做出判断。比如,下雨是好是坏?如果城市中长期干旱,土地龟裂了,庄稼枯黄了,树木萎缩了,市民的饮水也出现短缺,此时此景,下雨是再好不过了,可谓是及时雨,“老天开恩”;但如果城市中已经是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冲毁了房屋,冲毁了道路桥梁,甚至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此时此景,再降一阵暴雨,这无异于落井下石,上加霜。此时下雨可谓是最坏的事了。因此黑格尔认为,对事情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因素。换句话说,必须在具体时间空间框架下考虑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机关干部在工作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惟书惟上。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从本本出发,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照抄照转;二是一刀切。在布置和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分析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不研究各地的具体特点,缺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是走极端,搞绝对化。通常是离开事物的本来面目,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不能全面地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克服的。
。 想看书来
借来一双慧眼(7)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也要有发展的眼光。近日从报端读到一篇文章,说是有三位不记名的候选人,请你根据他们的档案材料从中选出一位最优秀者,让他担任一个国家的总统。第一位,曾经因违反规定被两次赶出办公室,读大学时还经常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升左右的白兰地酒;第二位,他笃信巫师和占卜术,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长期嗜酒;第三位,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喜欢素食,偶尔喝点啤酒,年轻时不曾违法,也无犯罪前科……选谁呢,我想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位。殊不知,上述候选人中,第一位是丘吉尔,1940年开始出任英国首相;第二位是罗斯福,他不仅当选了美国总统,而且四次连任;第三位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头希特勒。“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是如此,事物也是一样。真理总是在发展的,每一个正确答案都不是僵死的、无矛盾的终极结论。任何结论,都很难说是最终的,所以,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更要有公正眼光。也就是要谨防偏见。民谚说:“偏见是疸病,有偏见的眼睛看什么都是黄的。”一个人对某事某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产生偏向、偏心、偏执、偏袒,乃至导向行为的偏颇和事业的偏废。实践证明,当一个人被偏见俘虏之后,对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只看见他的优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会只见到他的缺点。这是偏见给心理上带来的障碍。有了这种心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