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妙法莲华经原文全文 > 第86章 第86集(第1页)

第86章 第86集(第1页)

子二、重明果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一面,我们看子二的“重明果德”。

这一段是佛陀为阿难尊者的授记。前面是长行,这以下等于是一个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

重颂当中,先是一个总标因果。

说,“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他的因地。阿难因地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持法者,阿难尊者的因地,他发的菩提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愿,但是实际地落实到因缘所生法,他的角色是什么?就是护持法宝。古代没有所谓的录音机、录影带,完全靠背诵,所以他必须要怎么样?博学强记。他的记忆力要特别好,而且要广学多闻。所以他能够在佛陀应身佛灭度以后,把它背下来,然后把它整理成法宝而流通后世。他就做这件事情。有这么一个因地,然后呢?然后就成就他的佛身净土了。

我们看他用这个法宝流通的一个因地,他是怎么样去庄严净土的。这以下有六段,别示他的果德:

第一个,讲到正报的佛号。“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他成佛的因地就是靠他的智慧,多闻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如山之高,如海之深,而且能够各种地善巧变通来度化众生。

第二个,依报国土。“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他因地护持法宝流通,所以他在果地的时候,就招感很多很多有大智慧的三乘弟子往生到他的国土去。

第三个,我们看他的名称普闻。“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这尊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会引起十方诸佛的辗转赞叹,就等同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依报正报的功德,就得六方诸佛赞叹。他等同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寿命久远。“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他不但寿命长,还有他的法运也特别长。

第五个,他广度众生。有如恒河沙的众生,能够在他这一期的法运种下成道的因缘。就算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已经灭度了,但是他这个法运一流通以后,后世众生,包括正法、像法、末法,很多人种下成道的因缘。就表示阿难尊者法缘特别的广大。

第六,诸佛赞叹。我们不跟其他人比,就跟《法华经》前面的诸声闻弟子比,我们到目前没有看到一个时间无量、空间无量的本愿功德力而创造这么一个国土,十方诸佛赞叹,寿命久远。

这个空间无量,当然对凡夫很重要。你要是说法身菩萨,他就没所谓,你诸佛赞不赞叹他都知道。但是凡夫有什么问题呢?他有空间的障碍。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赞叹阿弥陀佛国土,你知道求生净土吗?你不知道。你就知道释迦牟尼佛而已,你怎么知道阿弥陀佛国土?它怎么怎么回事呢?所以,十方诸佛赞叹的结果就是,他的机,就是往生的人,特别广,来自十方世界。因为众生所在国土的佛陀有赞叹。这是第一个,他摄受的机特别广,空间广大。

第二个,我们凡圣同居土求的是什么?环境的殊胜。如果是法身菩萨往生净土,他主要是依止佛,是亲近这个人,不是外在环境,说这个国土是怎么样的衣食受用,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凡夫到一个国土去,我们不完全依止人,我们某种程度依止这个环境。因为凡夫有所住、有所得。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会影响干扰我们内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严的国土。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寿命。娑婆世界的坏就坏在寿命太短。你从年轻二十岁修行到现在,是你人生最精华的时代,你的智慧、人生经验最强的时候,结果呢?结果死掉了。这个分段生死把一个人的修行给中断了,这个伤害很大。所以所有的因缘庄严都是以寿命做根本,说是“寿者,福之基也”,这个有效期限很重要。所以凡夫到一个国土,他希望就是:我好不容易往生到一个国土,我希望你给我一个长远的稳定的寿命,让我能够在这个地方慢慢地增长广大。

所以阿难尊者他这个愿,某种程度跟阿弥陀佛很像,就是国中凡圣同居土特别的殊胜。“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这个就表示他因地的愿是时空也长,愿力也广。

子三、菩萨生疑

那当然凡夫菩萨就质疑了。就是阿难尊者,您老人家是一个初果的圣人,连四果都没有达到,您怎么就能够让佛陀授记您未来有这么殊胜的依报正报的国土呢?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那么,在法华会上当然有的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初发心的菩萨,尤其是凡夫的菩萨,他看事情叫做取相分别。多少人?八千人。他从外相来看,他说,阿难尊者不就是一个初果圣人吗?他只是修我空观嘛!其他法身菩萨尚且没有得到这么殊胜的成佛的记,那初果的圣人怎么能够成就这么一个时空广大的记呢?心里就产生怀疑。

既然大家有怀疑,佛陀必须解释了。我们看佛陀怎么解释。

子四、发迹释疑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