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走过西藏原文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次见到边巴,一位二十八岁的卷曲着头发的高个子小伙,不像农民,像拉萨的时髦青年,很帅。我们告诉他,已经选定了要拍他们家,请他明天提前些时候回来。他爽快地答应着。但是从第二天起直到拍摄差不多全部结束时再未见到他的踪影。

我们对边巴的去向一直心存疑问,碍于面子,尊珠旺姆全家人也一直不肯正面回答我们的疑问,支吾说他做生意出了远门。他的生意伙伴们也都说不知去向。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一种不快的气氛笼罩着全家。直到收割那一天,边巴十九岁的妻子德吉群宗被我们询问得哭了起来,才知道数月不归的边巴一直都在拉萨,被人雇佣当出租车司机。

按照次仁群培提供的唯一线索我们直奔八角街头,在一处小摊点前找到了边巴的姐姐,再由姐姐带我们去了不远处的公共车站。不一会儿,边巴就开着一辆破旧的小车出现了。

往下的事情进展顺利。没用多费口舌,边巴就答应随我们回村,并且开上了他那辆旧车。这辆仿造丰田吉普外型不知什么牌子的破车,在拉萨河南岸的山道上不知熄了几次火。好不容易进了村,天色已晚。我们注意到当他路过外祖父波旺堆的身边时居然没停车,一溜烟开到大门前的桃树下。恰好此时他的妻子德吉群宗正从庄稼地里回来,返身将院门很响地关上了。

再往下的场面有些尴尬——我们给卷进了一场家庭纠纷中。积怨甚久的德吉卓嘎和德吉群宗母女俩一吐为快,说他在拉萨怎么怎么了,干吗还回来;波旺堆则吼着叫他滚,要不就打断他的腿;一声不响的边巴低垂着脑袋坐在那儿,手里搓弄着女儿的小玩具,叮铃叮铃响。我们的强巴云丹和德珍两个忙不迭地做着调解工作,说一些在那样的场合中外人所可能说的但于事无补的话。直到次仁群培回家,温和地向女婿问候一声:“回来啦?”并把小孙女递过去,“叫爸爸!”气氛才有所缓和。

我们把边巴留在了查古村——大概这是他的查古村最后一夜了。

尊珠旺姆后来一直没有出场,她的腿受伤了:收割前有一天,次仁群培打算把小牛的角割掉。波旺堆帮忙按住小牛。尊珠旺姆担心牛角刺伤儿子眼睛,就拿绳子去套牛头。冷不防,小牛试图挣脱,九十多岁的波旺堆奋力按倒小牛的同时,尊珠旺姆也被撞倒——腿就伤了。我们看见她的时候,已经卧床多日了,右腿肿得老粗。尊珠旺姆说她活到这把年纪,从来就没生过病,从来就没这样子疼痛过。又担心牛没人去放,八口人的地只有儿子和孙女两个人收割,家里人手这样紧,自己又动不了……就开玩笑地问我们有没有灵丹妙药,能使她马上好起来。

后来我们设法给她带去了一些药和一些滋补品。最后一次去查古村时,我们应她在县小学当教师的女儿巴桑的要求,把老人专程送到县上女儿家,以便就近治疗。巴桑家的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部国外的电视片,上小学的外孙兴致勃勃地说,明天他就要去拉萨参加全市的少年足球比赛去了。尊珠旺姆无所事事地坐在一旁,无话。

查古村的三代人坐在一起,世道真变了。后来我就时常想起这位热爱传统但不守旧的老人,想起她反复说过的“一生的幸福是幸福,一时的幸福也是幸福”的格言,想起她对我们说过的许多恳切的也很简单的心愿,就感叹环境与时代对于人生的决定性影响:假如尊珠旺姆生于她女儿和她外孙的时代,她的人生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子。虽然她现在也还不错:长寿,心安理得,会唱那么多的歌,还养育了次仁群培和巴桑这样善良的和有出息的儿女。

不论外人是否注意它,查古村的日子依旧,就像拉萨河水的平缓流淌。田野上的农人春耕秋收,进城的青年商人们晨去暮归,只是据说边巴再不回来了,这无关紧要,次仁群培家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不再为他操心。现实总会被接受,或迟或早。

我们最初踏进查古村拍摄春耕仪式时,树叶儿还没有青绿呢;当拍摄结束,秋已深深。村里高高的白杨树叶儿都黄了,是那种泛着红光的黄,温暖色而非中间色。矮一些的柳树,有些依然青绿,有些黄绿夹杂,使整个乡村的风景显得层次丰富。

第二章 山环水绕的雪绒山谷

——雪绒河畔的异人奇事——为大地聚脂的仪式萨居朋巴——直贡噶举主寺直贡堤寺的昨日辉煌和随遇而安——幽闭了十一年的苦行僧人扎西热丹——天葬台来历和天葬——空行母化身丹增曲珍——直鲁噶举:一次转移灵魂的盛大活动——灵魂像风——

拉萨河是一条自东而西的河流。它的上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东方的米拉雪山,二是东北方的藏北高原。流经藏北的拉萨河上游这一支进入墨竹工卡一带时被称作雪绒河。雪绒河经年累月地流过,河床下切了十数米深。高高的河两岸,也依地势由牧而农。历经两个冬春,我们不下五六次地溯着这条河走进这山谷,每次来,一住好些天,总有始料不及的收获、就觉得,这是一条难以穷尽的山谷。

墨竹工卡东距拉萨八十公里,雪绒河谷深处的直贡堤寺距离墨竹工卡大约又是一个六十公里,位于东北方向。从县城东行不远,斜插进左首的谷口,一部史诗就打开了。这是一部地方文化史、宗教源流史、民间文学史和一些不见经传的秘史,这部长长的史诗画卷开端,大约就是古墓葬群,那是前几年被西藏的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据说竟有藏地罕见的陪葬陶诵出土;还有一个嘎采寺。这是一个著名古刹。当年文成公主观风水,发现雪域藏地是一魔女仰卧形状,就建了一群寺庙分别镇住她的心脏和四肢。有一幅古旧的唐嘎锦画,画面一仰卧全裸的肥腴女性,周身各重要部位都画有镇魔之寺。拉萨的大昭寺镇住心脏部位,嘎采寺就坐落在魔女的右肩上。

继续深入,到直贡堤寺沿途据说曾有一百零八座塔。现在也是一路领略,但不是颓败的就是重建的。仔细观察和询问,就知道这些塔形状、名称、功能都不相同。我们曾注意到咱塘村旁的那座塔,并在一个夏日的夕阳辉煌时分,我们把车舶于土路旁,拍摄了转经塔的人,还拍了村后山坡上的怪兽图案——那其实是山坡的斑秃:丛生着灌木野草的向阳草坡上,寸草不生地裸露着一巨幅画面,一只正阔步行走的骆驼口衔一倒悬人尸,整整占满了一面巨大山坡。当地人如是说,我们看来也酷似。同时又被告知说,怪兽图案是不吉利的象征,故建此塔以镇之。

拍摄完毕,陡见我们的大地巡洋舰右后轮胎已瘪。大家面面相觑:定是怪兽所为无疑。

后来我们在咱塘村稍事逗留,就轻而易举地获知了本村乡土神的来历,降神者的故事及其故事新编,就结识了一个传奇人物努巴活佛,就参加了由他主持的一次敬神施鬼的火供仪式。

随着对这条山谷的继续深入,越发加深了这一印象。整个墨竹工卡地区的历史文化就很丰富。它不仅是松赞干布出生的地方,文成公主经过的地方,宗喀巴等高僧大德留下众多遗迹的地方,具有文化意味的还有,这一地区中的三十个村庄,是以藏文的三十个字母打头的村名。当然,一个直贡堤寺就足以名震四方;这条雪绒山谷现容纳了许许多多奇人异事。还有就是,曾经和正在墨竹工卡工作的一些当代人,包括藏族和汉族人,不约而同地对这类民间传说感了兴趣,时常搜集来见诸报端。所以墨竹工卡的知名度也高,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流传也广。

例如,多年工作在墨竹工卡县的阎振中就向我谈到过这条山谷的两个异人。一是已故密宗大师兼防雹喇嘛群培具有分身术、长臂术和拙火定一类功夫。由于他的拙火定,无论怎样严寒的大雪天,任大地皆白,只有他房顶的雪是融化了的。在他坐化时,格外庄重地穿戴整齐,手摇铜铃,天空出现彩云并下了五色雨。另一异人是邦达村的“邦达古巴”,古巴是哑巴的意思。邦达古巴自从生下来就不说话,也从不穿衣服。夏天拉萨河涨大水,他从容地自此岸到达彼岸;他无家无业四处乞讨,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传说他到了哪里,哪里的收成就好。但不能专门请他,一请就不灵验了。所以远远地一见到他的身影,人们就备好了饭恭候。每次吃过饭,就拿酥油抹一遍赤裸的紫铜色的身体,一路小跑而去。五十年代末民主改革时给他发了许多衣服,硬给他穿上,他就显得异常焦躁不安,把衣服都给撕了。村干部又用牦牛线绳把衣服给缝在身上,其结果是又被撕得粉碎。有人说,这位邦达古巴是直贡堤寺创始人吉旦贡布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祖师米拉热巴的化身。因为这些密宗大师都擅长于拙火定。这两位异人前些年才去世。

近年来累见国内有关各地终生赤身裸体者的“火娃”的报道,邦达古巴大约属于同类。

沿雪绒河上行的乡间公路经过咱塘村之后在仁多岗地方分岔,在前方可抵达著名的德中温泉。它因其对于胃病、关节炎的特别疗效加上圣地之名吸引了众多渴望今生健康长寿的人;右前方则可抵达更为著名的直贡堤寺和堤夺天葬台。对于相信来世并期冀来世好于今生的人们来说,原是最理想的归宿。直贡堤寺是我所见到的这条山谷的最后风景了。

直贡堤寺高高在上地散布了半壁山坡。秋季里的一个下雪的日子里,一位年轻的僧人引我们沿着陡峭的山道往上走,去拜访丹增尼玛活佛,请示关于采访苦行僧人的事情。堤寺所在地山势陡峭,大多经堂及僧舍都是依山而建,半边伸进山洞。就从这样一处狭小的厅堂里传出了鼓乐声和诵经声——正在主持法事的鹤发童颜的丹增尼玛活佛坐在首席领诵经文。佛龛前的桌面地面摆满了封了口的陶坛。就这样,我们意外地获知了此前闻所未闻的一种仪式——“萨居朋巴”:为大地聚集脂肪。这是一项应当地百姓之请而进行的活动。今年夭气干旱,庄稼歉收,需要供奉有关神只。这些神只是古老的三界神,天上的人间的和地下的。上制的陶坛中放进了二十五种珍贵之物,这些宝物各是五种宝贝、五种粮食、五种香料、五种绸缎和五种藏药。经过五天的念经加持后,这些宝物就具备了特别的法力,选择时间、地点和风向、阳光,将宝物之坛埋在山坡高处的,是敬天神的,叫作“诺朱朋巴”,意思是招财进宝;埋在田野大地的,敬人间土地之神,叫作“萨居朋巴”,为使土地肥沃——聚脂;埋在河流上源的,叫作“鲁朋”,敬地下水神,为了风调雨顺并且防止疾病发生。

这一仪式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因为三界神的观念如此古老,古老得足以上溯到先于藏传佛教存在的本教时代,甚至本教之前的原始宗教自然神崇拜时代。那一时代的观念遗传到现在也许不该感到奇怪,令我觉得有些诧异的是,居然连佛教寺院也在从事这种祭祖活动,而正统寺院对于这类现存于民间的神灵往往不情愿正式认可它。由此我想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片土地上的传统古老深厚,二是直贡堤这座寺院的民间化。

藏传佛教诸教派,依其服饰及较之服饰更重要些的特征,被俗称为红(宁玛)、白(噶举)、花(萨迦)、黄(格鲁)四大教派。每一派各有其历史传承、本尊宗师、所擅之道和传说故事。直贡堤寺属于噶举派的一支,直贡噶举的主寺。

噶举派曾拥有过昨日辉煌。噶举派的分支曾多至两支四大八小两派三巴之繁。噶举派的祖师之一是西藏古代著名的苦行僧米拉热巴,该派遂以苦修的藏密气功著称于世。直贡噶举大约创建于公元十二世纪下半叶,元朝时曾被封为藏地十三万户之一的直贡万户,宗教势力也一度扩展至全藏尤其是以阿里三围为中心的西部西藏,包括今克什米尔、尼泊尔北部等地。鼎盛时,堤寺僧人号称十万之众。当历史烟云散尽,当代的噶举派仅限于嘎玛噶举、主巴噶举、达垅噶举和直贡噶举了。而且规模、地位和声望远非昔日可比。直贡噶举在历史上屡遭挫败:十三世纪时与萨迦王朝抗衡,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主寺直贡堤寺惨遭洗劫;十四世纪时,又与继萨迦之后的帕主王朝争斗,复遭失败;十五世纪后,作为后起之秀的格鲁派如日上中天,各古老教派的许多属下寺院纷纷改宗倒戈投奔而去。连年遭际使得直贡噶举派势力衰微,不堪回首。直贡堤寺的“堤”字音,本意是“在……下方”,何以位居山顶了呢?原来当初堤寺正坐落在雪绒山谷最开阔的平坝子上,殿堂僧舍,鳞次栉比,规模何其宏伟!就是在教派之争时,被人家一把火烧得荡然无存。

最后一次破坏自然是在文革期间。最近的这次修复是在十多年前。眼下在寺僧人一百一十六名。直贡堤寺名气仍然响亮,但它的名气不再因其规模宏伟或信徒众多。它的法力和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它所拥有的藏地最著名的直贡堤寺天葬台,这座天葬台是超度死者灵魂所经由的最佳途径;同时,它还拥有着藏传佛教请教派中唯此派所独有的为活人灵魂所举行的大型群体活动——每逢猴年进行转移灵魂的“抛哇”仪式。

当然,还有它的苦修和气功,其中的“拙火定”举世闻名。这一种藏密气功被传得很神,据说米拉热巴五冬六夏只穿一件白僧裙,就因为此功在身。要达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须经历多年极其艰苦的修炼也未必完成。遍访堤寺上下,没听说谁擅此道。或只有修行的人,说是某年某月某日由某活佛进行考试,方法:赤身坐于冰天雪地,取一冰水浸过的氆氇裹身,少顷悟干。但考试现场是不许围观的,更不许拍摄。所以很难有目击者。

但我们在堤寺终于寻访到一位幽闭苦修了十一年的青年僧人扎西热丹。这一天天空晦暗,有雪。

扎西热丹的属相是鸡,虚岁三十六岁,藏北牧民出身。二十五岁时在著名的巴穷活佛引导下开始修行,迄今已十一个春秋。这期间,巴穷活佛圆寂,改由那位鹤发童颜的丹增尼玛活佛作导师。此时的扎西热丹尚未结束苦修,只是短暂的告一段落,请求导师检验成绩并指导下一步的修行。不几天,他还要把自己囚禁于斗室,再过三年一月零十五天后,他才算最终结束这一漫长的修行过程。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首先是他的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其次是他新剃了头发,只见头皮泛着青白之光;再次是他的五官虽然端正,甚至算得上英俊,但神情木然、目光畏怯。最后是他的语言——一个十一年间不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人,他的语言能力能不衰退!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望着他,询问他修行生活中极其一般的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修行?

为了普渡众生;你已修行到何种程度?

我不知道,活佛知道;是否感到寂寞?

不。

是否动摇过?

没有。

这么多年过去,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你是否想得知?

我不想知道。

另外的僧人告诉我们,扎西热丹修行的决心很大,他把自己完全封闭住了,除了留下一节水槽接受外面每周一次的供水外,连可以提供食品布施的小窗口也堵死了。他进食很少,五十斤糌粑可以吃上一年。他每天的功课主要是读经书,理解内容,冥想不多。夜间不可以卧睡,只能打坐。他在修行期间绝不可以看见人和动物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