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这还是朝鲜人民军空军的功绩嘛!”
“你是中朝联合空军的司令员,你指挥得好嘛!”
这次行动,看来影响很大,金日成元帅非常满意,一连讲过好多次。中央军委听到这个战果之后,一位军委领导说:
“聂凤智,这家伙能打,点子也多,美国鬼子也斗不过他!”
四、奏响夜空第一战的凯歌
1953年5月30日凌晨2时,志愿军空军某部副团长侯书军来到值班室,与领航主任宋亚民正在准备执行夜间值班飞行。
突然,值班室的警铃声大作,电话铃也“叮呤呤!”地响了起来。
侯书军抓起电话,只听见指挥所值班主任宋成钢师长大声命令:
“侯团长,命令你们立刻起飞,到安州上空拦截敌机!”
“明白!”侯书军扔下电话,与宋亚民冲向机场,迅速登上4号、5号战鹰。
随着一阵轰鸣的马达声,两架战鹰像利箭一样冲入茫茫的夜空。
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空军还没有夜间作战的能力,遇到敌机夜间轰炸,只能靠地面防空部队利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进行还击。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志愿军空军派出飞行员学习夜间飞行和作战技术,并先后组建了两个夜航大队,从1953年4月中旬开始执行作战任务。
侯书军就是这时来到了夜航大队。虽然成立了夜航大队,但当时飞行员的人均飞行时间还不到30小时,作战飞行上也缺少夜间截击设备,目标搜索主要靠飞行员的目视。
而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则是最先进的F—94喷气式夜间歼击机,装有先进的截击雷达,夜间发现目标的距离可达数公里之远,飞机上还装有20毫米口径的航炮,每个飞行员夜间飞行时间最少的也有400小时以上。
两军相比,无论是从飞机质量和飞行时间,志愿军空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侯书军十分痛心地回想起,5月10日中美双方第一次夜战时,敌机凭借飞机上的雷达首先发现我机,一下子就抢占了有利的高度,一阵重炮,将我空军飞机击伤一架。
美国空军借此大肆吹嘘,大作文章,美联社居然叫嚣:朝鲜的夜空是美国人的乐园,是美国军人的夜总会,美军飞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就像在跳华尔滋。
初战失利并没有吓倒勇敢的志愿军空军夜航大队的飞行员们,他们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对付敌机的新招,下决心要给敌人点厉害看看。
在机场的作战指挥部内,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聂凤智司令员说:“我不相信,夜空的制空权是美国人的,我们要把夜空权夺回来!”
侯书军和宋亚民的战鹰起飞后,沿着指定的航线向战区飞去。座舱外除了一颗颗星星在闪闪发光,四周是一片漆黑。
他们全神贯注地驾驶着战鹰,不时打开机上的荧光灯,根据地面指挥所的命令,仔细地检查指示灯,随即关上灯,凭着感觉飞行。
“4号,5号,发现敌机两架,在永柔、顺川之间活动,注意搜索,注意搜索!”当侯书军和宋亚民飞到定州上空时,耳机中传来了地面指挥员的通报。
“4号、5号明白!”侯书军回答。同时指示宋亚民:
“注意目标!”
随后,侯书军立刻上升高度,瞪大双眼,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地观察夜空,生怕放过了敌机的任何踪迹。
突然,侯书军发现一个火光点从自己的正机后面一闪而过,他急速转弯追赶,可是一眨眼的工夫,光点就不见了。
“是流星,还是敌机?侯书军一边思索,一边细心地环顾四周的夜空。
这时,在侯书军的左前下方那个火光点又出现了,远远看去像是一盏红灯。侯书军赶紧加大油门向光点冲去,同时改变飞机偏度,这时,他发现光点时隐时现。
“是敌机,不是星光!”侯书军当即作出准确的判断。
“星光不会随着飞机偏度的改变而消失,只有敌机机尾喷口的火光才会随着视角的改变时隐时现。”
“5号,5号,发现目标!”侯书军兴奋地叫了起来。
“5号明白,5号明白,我也发现目标!”宋亚民回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