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见本书第8章《独霸东北》的《“撤退将军”》一节,119页。
(41)程世才当时为辽东军区司令员兼3纵司令员。
(42)《党史研究资料》,第1、2期,5、6页。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1986年2月20日)。
(43)《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8页。
(44)黄济人著:《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96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年)
(45)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默兹省的城市和铁路枢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德军伤亡近60万人,法军伤亡35万人,故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
(46)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阵中日记》,14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47)有的资料说王继芳是作战科副科长,有的老人说他在山东时当科长,到东北后是作战科参谋。
(48)《沈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35页。
(49)即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林枫,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光。“曹”好像是曹里怀,为长春卫戍区司令员。
(50)即饶漱石、伍修权、叶剑英和周恩来,当时都在北平军调部。
(51)采访中,有几位老人谈到毛泽东这句话,都记不住出处。
(54)“关东三大怪”为: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东北人把孩子的摇篮吊在空中,来回悠,叫“摇车”。
(55)“周”即周恩来,“张”和“谭”说不准,待查。
(56)《东北解放战争大事记》,65页。
(57)《四战四平》第1集,20页。
五、家
林彪说:“今天我们在东北还没有根据地,还没有家……如果我们没有家,没有房子,就好比流浪老,漂来漂去的二流子,遇到狂风暴雨就会无家可归,无房子可住,就会被狂风吹掉,被暴雨淋死,遇到严寒冬天就会冻死饿死……死无葬身之地。”⑴。
光靠灵感是得不到这样的句子的。
“在阿拉曼⑵之前,我们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在阿拉曼之后,我们又没有遭受过一次失败。”
把“阿拉曼”三个字换成“七七决议”,丘吉尔的这句话,就变成黑土地共产党人的了。
因为共产党人有了家。
第13章 魅力和伟力
陈云起草的《东北局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即著名的“七七决议”,指出:
“无论目前或今后一个时期内,创造根据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
跑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统统到农村去,确定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一切深入农村者给以奖励,不愿到农村去的给以批评。造成共产党员面对农村,深入农村的热潮。“⑶一个“跑”字,表达了共产党人怎样的急切、决心、姿态和激情啊!
给农民土地
季中权老人说:秀水河战斗前,林彪让他带上几个战士,在秀水河子北面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搞了一次试验性士改。
当时有一种“东北特殊论”。是不是有人曾明确提出过这种论点记不大准了,怛这种精神上级是讲过的,大家感觉也比较强烈。觉得日本统治了14年,搞了那麽多“开拓农场”,东北农村和关里不一样,好像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似的。城里人见你点头哈腰的,乡下人对你又那麽冷漠,和关里反差大大,观感不好。我参加革命前往上海读书时演过一个活报剧,剧情是一个中国理发师在理发时,把一个日本军官杀了。我到沈阳后第一次上街理发,心里就胆突突的,怕那个理发师傅给我一刀。
在那个小村呆了不到10天。不到10天能干甚麽呀,只把地主的粮食分了。可就这麽一下于,群众就发动起来了,秀水河子战斗时,这个小村子出了20多副担架。
向林彪汇报,林彪很高兴:能发动群众,这仗就能打,东北就是我们的。
老人很自豪:东北的第一个土改试点,是我搞的。
但是,当时“屁股坐在大城市附近”,这个问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