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万!175万可以的话,我就付订金。”
读者们,注意这个转变,本来是要打几折的杀价方式(每一折就是总价的一成,太可怕了),最后变成卖方让价去零头,买方杀价杀尾数。两者差距缩小,接下来的买卖就好谈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附(一)
1??????? 撤退是为了转进
就高总价商品而言,行销者最怕买家出个鸡肋价——在底价附近。
卖嘛!没啥利头;
不卖嘛!又怕痴等下个买家;
真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行销往往会闪过一个念头:
“不管他,先稳住客户再说,客户稳住了,再且战且走。”
于是展开一连串的“逼订”动作。但买方也不会是呆瓜,你的动作愈多愈大,他的疑虑会更深:
“咦!刚刚还嫌我出价太低,现在又急着向我收订金,其中必有文章,先守住腰包再说。”
矛盾一产生,这场戏就算唱完了,买者不肯买,卖者不能卖,还谈啥买卖!
就算行销神通广大,收了斡旋金,如果屋主不接受,那麻烦更大。收钱已经很难了,还得眼睁睁地把快进门的财神爷又送出去——退钱——更是痛苦。哇!可真折磨人哪!
笔者自己就曾受过这种惨痛的教训:
例:有一天,我正守候在一个销售现场,有位客户进来参观房子。看得出来,已经货比三家了,而且我可肯定他是自住型而非投资型客户。因为他看得特别仔细,尤其注意小地方,包括窗面会不会漏水,水电周不周全,阳台排水顺不顺,采光、通风好不好等等。
经过一番寒暄、解说之后,凶开口询价:
“李先生,说了这么多,你还没告诉我要多少钱呢?”
“既然附近的房价你已经掌握得那么清楚,还是你自己告诉我,准备花多少钱买,我会尽量把买卖做成。免得我开了价,你又来杀价,又得花不少时间。”
对方一听,笑着说:
“底价你心里最清楚,出高了,我吃亏,出低了,你不卖,大家还是白搭,还是你开价好了。”
经验告诉我,这是个准买主,既然“暖车”暖够了,那就“上路”吧,反正总得上路,才能见真章的,于是开口:
“一口价,157万。”
对方的反应,果然不出我所料:
“什么一口价!买卖房子哪有不杀价的,你开个价格就不是最底价。157万实在是高了点,如果以附近的行情来看,面积乘单价,总价是145万。不过,你这房子是边间,装潢也还可以,依我看,最多应该不超过150万才合理。”
“我这房子的面积,装潢……何止150万!别的不说,你光看看这装潢,全是上好的材料呢!”
……。。
??
不管我怎么说,买方就是不为所动;
“我只能出这个价,多了就不谈了。”
对方咬死150万,没办法,我只有另外出招应付:
“好!一口价,155万;不过你能现在就自己做决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