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阳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最近难民之事很多,不知你对难民之事有什么看法?”
宋旸担心程婉的安慰,但他很清楚,罗清阳不可能随意问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所以也是认真思考了片刻后方才回答:“古时行军打仗,有一句俗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一切的所向。”
说道民心两个字,宋旸若有其感的拓宽了话。
“倘若一个帝王不能得民心支持,那么迟早会被民推翻。一个帝王如果不爱惜自己的子民,让子民流离失所,那么距离破败也将不远。”
宋旸没有往后说下去,反而停顿下来。
罗清阳意味深长的点点头,他的这个弟子从来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今日还真想听听从他嘴里能够再说出些什么来。
于是罗清阳用眼神示意宋旸继续往后说。
“人们常说,穷凶极恶之人任何事都能做出来,在我看来,那些被苦难命运所折磨的人,同样也是穷凶极恶之人。”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无路可退,他便会有孤注一掷,甚至鱼死网破的勇气,那些难民同样如此。倘若不给他们生的机会,或者让他们世世代代处于痛苦中,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揭竿而起反官为主。古往今来有多少揭竿起义的例子,都是因为他们无路可退,所以才决定为自己制造生的机会……”
宋旸说了很多,有关于不治理难民所产生的弊端,也将古往今来很多例子详细列举出来。
对他来说,如果真的切身实地的为这些难民想想,就能够知道如果有可能的话,难民们也不会情愿做这种反叛之事。
只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既然叛乱也会死,不叛乱也会死。
那么为什么不赌一把?
如果成功了的话,一大家子人都能飞黄腾达,不成功也只是大家注定是个死而已。
无论哪种选择,都会比做难民,流离失所而没有一日饱腹来的好。
“百姓乃是一个国家之本,民心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倘若民心动摇,一个国家距离分崩瓦解定然不远!”
宋旸坚信,他说出的这些道理罗清阳都是明白。
罗清阳的学识远远比自己所想的还要渊博,这些道理于他而言恐怕也更浅显。
何况夫子鼎盛时期曾经在京城面见过陛下,也是与陛下论过经,说过文章的。
且被他传授过知识的学子不知道有多少,其中贫贱富贵皆有,罗清阳不可能只站在富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他看见过他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不容易。
所以宋旸相信罗清阳能够明白难民这二字轻于鸿毛,同时又重于泰山。
那是许多条人命堆砌出来的,其中的苦难绝对不是一句两句便能化解得开。
听完宋旸说的这些,罗清阳只是淡定的笑了笑,虽然赞同他的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宋旸能否再说些别的出来。
之前他说的,可随便一个学子都能讲出,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
如果只单单是这些的话,罗清阳会觉得宋旸并没有悟透他前些日子对他的教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