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上多少天,在昌宁享受安乐的李瑀就收到了圣旨,看见上面写的内容,露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嘟囔道:“怎么可以这样?我好不容易把昌宁给弄富裕了,就又要把我给调往别处,那昌宁怎么办?让给别人?分明就是欺负我。”
一直给李瑀当幕僚的小虫也凑过来,看看圣旨上写的事情,出声道:“大人,黑水都督府如今没人了,我们去那里能做什么?不如写封信给陛下,推了此事。”
“做梦?昌宁,就这样没了,收拾行李,乘船过去,路过积利州的时候问问小宝。”舍不得离开昌宁的李瑀最终还是决定尽快动身。
“是,大人,确实应该早日起程,张家的小公子那里一定有办法,当初积利州就没有几户人家,他们去了,还不是成了现在的模样?早些走也好早些安排。”
小虫也想到了路途中会遇到的人。
李瑀闭上眼睛,等小虫出去安排完回来,问小虫“你说能不能把小宝和鹃鹃骗过去?哪怕他们在黑水都督府呆上两个月也好。”
“大人,似乎不成,积利州在新罗的西面,黑水都督府在新罗的北面,又临着日本,小的琢磨着张家小公子一定要考虑怎么算计两个地方,尤其是新罗,谁让他正好夹在那个位置。”
小虫怎么说也是个智囊,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哦,也对,新罗还没有表明态度,就算不打他,也要给他点压力,小宝和鹃鹃总不能一直在积利州坐镇。”
李瑀仔细想想,发现积利州那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张小宝未必能抽出空来。
说起程就起程,李瑀收拾好家当,与昌宁的百姓挥泪作别,到邻县乘上大船,又被一些体格好的昌宁百姓一送几十里,这才入了黄河,摸着昌宁百姓按上手印的万民表,也感受了一把好官的待遇。
进到黄河,因是顺水,速度就快了许多,行进了几日,李瑀正无聊时,前面突然迎上来一艘船,旗帜上画了一个可爱的稻苗,不等李瑀亲自叫停,对面的船就自己停下来,待李瑀的船慢慢靠帮,从船上过来一个人,手上拎有兜子。
“小的见过李公子,我家小公子让小的给李公子送来一样东西,还有关于黑水都督府建设的计划,小公子说,若是公子不想到黑水都督府,只要用这计划和东西便可以诱别人前去。”
过来的人对着纳闷中的李瑀恭敬地说起来,同时把手上的兜子放在李瑀的面前。
李瑀纳闷地看过兜子中的东西和那封写有计划的信,嘿嘿一笑“去,干嘛不去,把东西送京城一部分,我让那些不想去的人后悔。”
''。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入股黑水应不难
第四百四十二章入股黑水应不难
觉得自己被流放的李瑀终于找到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誓要让其他不愿意过来的人后悔。.
兜子中装的东西很普通,普通到正常的百姓想要买也能买得起的程度。
李瑀没少吃,有鹿肉的,有牛肉的,还有猪肉、鱼肉的。
就是张王两家最开始是给出门办事的内院之人准备的罐头,当初罐头一经出现,羡慕坏很多大户人家的仆人,先不去猜测味道如何,至少吃着暖心。
后来李隆基也要了不少,放在宫中,没事儿赏个人,自己偶尔也吃,一时间还真风靡了很大一片地方。
张王两家不主打卖罐头,就找了很多商人合作,商人出钱,不负责管理,也不负责生产,只等分红,使罐头的产量逐渐提高,寻常的品种价钱也随之降低。
李瑀此刻手上就拿了一个罐头,让他高兴的不是罐头里面装了什么,而是外面的包装,在铁皮罐头的最外层是一个纸盒,纸盒里面是一个木头盒子,木头上面用烙铁烫出漂亮的图案,最里面才是铁皮罐头。
罐头是放在木盒子抠出的槽子中,下面垫有顺滑的皮毛,铁皮之上压有阳印,书:冰冻莫怨三尺寒,佳肴更作雪中仙。出品:北地山外山。
另有一精致开罐器,刀口锋利,木柄圆润,雕上了‘山外山’三个字。
看到这种包装,李瑀想起一个词‘买椟还珠’。
先不说味道究竟能比张王两家特供的罐头是好是坏,只这个包装拿出去送人就倍儿有面子,或是邀三五好友,坐回廊曲水,闻歌颂词,饿了把这种包装的罐头往外一拿,须雅上三分才行。
启开一个罐头尝尝,吧嗒两下嘴儿,李瑀总觉得多了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疑惑地看向送东西的人。
送罐头过来的人身为张王内院,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不差,不等李瑀询问,介绍道:“李公子,此罐头中乃是狍子肉,为取其腥臊,先用松木熏过,这才制成罐头,里面有股松香的味道。”
“对,对,经你一说,尝出来了,有种松树油子的味道,怎卖的?”李瑀又吃一口,果然是这种味道。
“您手上那个万文一个,下面那个是五十万文,不直接拿出来吆喝着卖,需定做,数量有限,每年只接一万份。”内院的人又给解释一番。
“真贵,按以前来算,就是十贯与五十贯,是这个盒贵吧?”李瑀从兜子中又拿出来一个更大的包装盒子问道。
“盒不要……买罐头盒就不要钱,您现在手上拿的里面除了一个罐头,还有一小瓶酒,用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泡制而成,更是装在玻璃瓶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