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了吗?可突于要带着我们造反,马上就要准备打仗了,快带把自己家中的东西都装好,以免打仗的时候来不及准备。”
这是一种流言,不管是信的人也好,还是不信的人也罢,总归是在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担忧。
谁都知道现在的大唐正是逐渐强大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被大唐的军队给剿灭了,如果不是大唐还要管着突厥以及吐蕃的话,早就在可突于前几年起兵的时候派大军过来了。
整个松漠都督府可谓是人心惶惶,怕,也有那么一点期待。
流言止于智者,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样的智慧,担心着打仗到来的人,开始大量地够买能够用上的东西,皮甲,武器,还有粮食。
“完了,据说是积利州那边准备在当地的人中征兵五万,凡是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人都要应征,据说还有一下子就可以把一座山弄没的船,他们要打过来了,都是可突于派人过去找的麻烦。
还有,大唐的皇上也同意了,甚至是还想派兵增援他们,当初在吐蕃杀了无数人的轻骑都要给他们了。”
另一个传言比第一个更吓人,第一个无非就是出兵去打仗,打别人,自己这里占主动,这个传言则是别人要打过来,那就没有任何的主动了,自己等人到了前面与人拼杀的时候,背后让人打了该怎么办?
这回更加地慌乱了,不仅仅是购买和交换自己所能弄到的东西,还要想办法在自己离开去征战的时候把家人安排好。
第三个传言也在这个时候出现。
“听说大唐的皇帝想要把我们迁徙到大唐京城的周围。让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愿意留下的人可以去积利州那边学习打炕,冬天就更暖和,还能够用上更多的陶器。
只不过可突于怕自己的权力没有了,拒绝大唐皇帝的好意,为了不让我们这里的人离开,这才要进行战争,以次来逼迫大唐的皇帝收回想法。”
第三个传言要比前两个让可突于难受了,前两个无论如何都是要打仗,手下的子民会做好战争的准备,但第三个传言就是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给动摇了,这绝对是不可以的。
就在可突于知道了传言,想要压制一下的时候,有个消息传了过来,从积利州那边有商队出发,上面拉着不少的陶器,准备送到本府,不要钱发给所有需要的人。
结果这个队伍被可突于派出去的人给袭击了,不然的话,积利州不仅仅杀掉了所有被派出去的人,还把要送来的东西运了回去,不给了。
这个消息说的非常笃定,为什么可突于要派人去拦。就是不希望好的东西随便让什么人都能用上,必须是头人才能用,不然为何可突于等人每人都有成套的陶器?
“他们全是瞎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太卑鄙了,太阴损了。”可突于摔了不少的陶器之后大声地骂着。
他不是不懂这个策略,从古至今很多的人都用过了,通常用在对方的将领身上,可今天再次遇到,他发现还是那么让人难以抵挡。
契丹的百姓可不像将领那样聪明,有的计策对聪明的将领不管用。明显能感觉到民心不稳。
对付舆论宣传的办法自然是同样的舆论宣传了。
可突于忍住心中的怒气,开始让人给治下的契丹人解释,来平息这种潜藏在暗中的骚动。…;
反宣传战,效果还是有的,怎么说可突于也是契丹人的真正的头,先说了绝对不打仗,接着又说了积利州也没出兵,自己已经和张刺史与王参军商量好了,至于要拉来的陶器为何又运了回去,这个就不能说人家没拉,而是说路不好走,准备再采取下措施运过来。
不管是哪一种宣传战,最后都落到了契丹百姓的身上,让他们无从辨认真假,只能忍住心中的焦虑等待。
可突于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把要准备对付张小宝和王鹃的那份计划给扔了,他本想着偷袭一下从昌宁运到积利州的陶器,让张小宝二人知道自己不好惹。
如今是不能偷袭了,再偷袭,那岂不是真的要打仗?以前说的话就是骗人的。
不仅仅是不能偷袭,还要和张小宝与王鹃和好,陶器要运到契丹才性,如果不是昌宁那边李瑀与张小宝二人好,自己亲自派人去昌宁买也行。
可突于非常郁闷的给张小宝和王鹃写了一封信,先是说以前的事情都归属于误会,派去的人没把话说明白,不是要,是想买,回来又说的谎话,自己也是被骗了,一定要好好处理云云。
接着又说希望张小宝和王鹃能够便宜地卖自己一部分的陶器,并派人运到松漠都督府,就说是积利州白送的,也希望张小宝买点契丹的货物,价钱同样便宜,也说是契丹送的,两边这就扯平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当中。此时李隆基已经朝着洛阳的方向出发了,准备到那边站一脚,然后去泰山,路上听到了可突于给张小宝和王鹃写信的事情,在船舱内哈哈大笑了好一会儿,这才出来看风景。
高力士恭敬地陪在一边,心情同样非常好,还是自己的义子有本事,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好计,如此阴损,哦,是妙的计策也只有小宝能随便拿出来用,他二人可是从积利州出发了?”
李隆基心里那叫一个痛快,看样子把小宝和鹃鹃派过去没错,也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在那边镇住不老实的人,因为两个人动起手的时候是不择手段。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