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因是秦时李斯同志所创,也叫秦篆、斯篆,在今天的书谱里,幸运者仍可以看到他亲笔书写的字体浑润、结构凝庄的《仓颉篇》。所有的人应该记住,小篆的发明和使用,不仅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而且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次革命。正因在李斯的推动下,秦以硬性的法律手段来使之传播与使用,才使得风俗各异、传承斑驳的文字记录系统,归于一途。这就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开通了一条连接万世的运河系统,文明因而不会断流,不会有隔岸遥望的无奈。
鲁迅先生就非常激赏李斯,他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还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化的建设者,在文学史上有殊勋的人物,却又在竭力扮演着一个文化刽子手和扫荡者的角色。
公元前213年,带着七年前北巡的神气,带着六年前封禅泰山的骄纵,带着两年前东巡的自得,威仪天下的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了场盛大的酒宴,70位博士上前为其祝酒。这里面,有一位早年与李斯同学,共同师从大儒荀况,如今也为大秦服务的博士淳于越。
仆射周青臣自然知道自己这等角色是派什么用场的,于是就走出来“英明领袖,万寿无疆”地瞎歌颂了一番。歌颂领导,是不用考虑什么句式、文法的,只要是好词儿,往外可劲儿吐就行,嬴政先生果真听得很舒服,如服五骨散。
淳博士是想证明自己性格狷介呢,还是想让皇帝知道他不苟流俗呢,用意不知道,他反正冷不丁地就站出来了,“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孙为普通平民,一旦突然出现了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那样的乱臣,没有辅助,您拿什么来寻求支援呢?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治久安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周青臣当面阿谀陛下,他是加重你的过失啊。”
一介书生,最该做的事是坐拥书斋,俯仰自得。读读闲书,喝喝闲酒,发发清议,写写文章,多好啊。实在受不了这种寂寞,愿意往庙堂里混,那你就遵守规矩,始终牢记自己的职守,坚持御用的本职岗位,赋赋宫体试,唱唱赞美调,只是记住,千万别把自己当人看,因为皇帝压根就没把你当人看。
有名的例子是,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进攻莫斯科,随行还带着一个连的诗人,计划是在进入这座城市时,让诗人们及时献上歌颂伟*兰西皇帝赫赫武功的诗歌。结果很意外,拿破仑部队遭到惨败,溃逃中副官问统帅,这帮诗人怎么办?拿破仑不耐烦地说,将他们编入骡马辎重队当劳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双重人格(3)
淳博士没当过军队的力夫,他也不大懂得由他嘴里顺出的这句话的广泛伤害性。
指责周青臣不算什么,因为他本身也无足轻重。但重要的是,他攻击了丞相李斯同志从建国之初就力排众议,大力首倡的绝不分封政策。这已经很致命。
其次是破坏了秦始皇的兴头。如今,天下大治,晴空万里,万民戴德,举世咸仰,小子你怎么公然煞风景地说我大秦会出现乱国呢?这非常致命。
而更致命的,是由他引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革文化命。
果然,李斯同志说话了:五帝治国不相重复,三代治国互不因袭,各自有治国的方法和策略,这不是有意相反,而是时势变异的结果。如今陛下创造了伟大功业,建立了万世功勋,根本就不是愚儒所能理解的。从前是诸侯群雄并立,所以才用优厚的俸禄招徕游学之士,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法令出于一尊,百姓居家就应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士人就应该学习法令禁辟。如今诸生不效法当下而要学习古时,批评伟大的时代,妖言惑众老百姓。
所以我要冒死进言:他们只认为自己的私学完美无缺,进而来批评皇帝所建立的制度。如今,圣上拥有天下,分别黑白而定制一尊,而那些私学纷纷非议法令,一听说政令颁布,就各自用私家学说理论加以议论,站在朝中则内心指责,出去后就街谈巷议,在君主面前,用夸夸其谈来博取声名,用标新立异来表示高明,率领一堆群小来诽谤,如果不加以禁止,在上,君主的威望就会下降,在下,臣子就会朋比为奸。
一番上纲上线的宏论之后,李斯开出严厉的制裁药方:命令史官将除了现今记录与书写之外的史书焚毁。不是博士官的职务所需,天下有人藏有《诗经》、《尚书》及百家典籍的,都要将这些书送到郡守、尉等地方官府,统一烧毁。若有人敢相聚讨论《诗经》、《尚书》的要处死,借古讽今的要灭族,官吏知道而不举报的与他们同罪。命令下达后三十天仍不烧书的人,要面部刺字后服刑到边疆修长城四年。所不焚毁的,是医药、卜筮和种植方面的书籍,如果谁想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
一场升腾着愚昧和无知浓浓黑烟的熊熊大火,陡然升起。火焰吞噬着诸子百家的绝代风华,舔舐着属于全人类的最璨华文明,焦灼着欲哭无泪的龟裂大地。
相对与6年后燃在咸阳阿房宫同样让人心疼的楚人一炬,这场火放得太惨烈,太可惜,也太有罪恶感了。
更为严重的是,它为后世文明戕害者埋下了一个诱发性病灶。2000多年后,在全国性群体癫狂的破四旧运动中,又一场以屠毒文化为使命的大火冲天而起,使整整一代人脱离了文化的滋润。当国学复兴后,一些典籍再次走上人们书桌时,很多人才惊讶发现,我们的文字和语言倒退了。整体性的文化倒退,呈现的是文明绿洲的迅速沙漠化。
更可怕的是,这场大火养成了暴戾且充满*的秦始皇动辄就向文化撒野的习性。
终于,在公元前212年,受到燕人卢生与侯生愚弄的嬴政,勃然大怒之下,将四百六十余人坑杀。一个土坑,一场大火,组成了一桩世界史中赫赫有名的事件——焚书坑儒。
烧书已成定论,毋庸置疑,但坑儒却是个以讹传讹的伪命名。虽然后世约定俗成,习惯将此事称为“坑儒”,但其实被坑杀的不是儒,或不单单是儒,而是“诸生”,包括术士在内的诸子百家学习者。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写道:“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坑者名儒,起于东晋年间梅颐献《古文尚书》,书中附有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孔氏在序里写道:“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这是坑术士变性为坑儒的肇始。后来,随着《古文尚书》被定为官书,坑儒的说法于是沿袭下来,遂成定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双重人格(4)
也许,孔安国同志只是在读《史记·秦始皇本纪》扶苏劝谏一节,看到“天下未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众法绳之”,而武断性以为这些人就是儒生了。
但,秦始皇对文化的灭绝施暴,谁也不会为此而讳避。
文字出,天雨粟,鬼神泣。文化被践踏与屠戮呢?
老中国泪流满面,只将它的苦难与愤慨隐在一派雷鸣闪电之中。
公元前233年,秦国已吹响扫平六国的集结号。此时,据韩国被大秦灭国,只剩下短短三个年头。秦兵再次犯韩,情势紧迫之下,韩王安这才想起还有个久已闲置不用的人,韩非。楚顷襄王不就在秦欲大举侵楚时,靠黄歇一张嘴转危为安了吗?韩王安也将罢秦兵的最后期望,都巴巴地寄托在了这位饱读史书,又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同姓兄弟身上。阿非,你到秦国出趟差吧,劝劝人家别打咱了,要不先打别人,晚两天再打俺。
杜门默坐,喧寂一致的韩非噘着嘴上路了,带着多年来对韩王无能与昏庸的强烈不满。因为自他从齐国学成归来后,就看到韩国日渐式微,日见低迷,他曾多次上书规谏韩王安,但不被见用。强烈的报效祖国的拳拳之情,顿时化为憎恶当朝的极端恶心。他痛恨韩王治国却不讲求修明法制,不能运用王权来有效驾驭臣下,还不能使国家富裕强大,屹立在战国之林,更不能罗贤任能,反而举荐浮夸淫侈之辈凌驾于求实务功之人的头上。形势和缓时,就宠爱有名望的人,情况紧急下,才使用披甲戴盔的武士。所供养的不是所要用的,所使用的又不是所供养的,廉洁政治的人不被见容,而奸佞邪恶之徒充塞朝廷。这样一个国家,面对的又是这样一个世界格局,怎么能不完蛋呢。
遥远的咸阳里,听说韩非要来的秦始皇,竟然一反常态地有点迫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