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占所言属实,定襄城本地已经数年无人进士及第了。”崔先生此时也跟着确认说道。
"中进士这么难?"既然两人都这么说,许天发觉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这跟后世的普通县高中出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困难。
“每年进士及第者二三十人而已,然而参考者上千人,可见难度之大。”崔先生解释道。
“一年全国只最多录取三十个进士?这比我以为的要少很多,但一千个录取三十个,虽然难度的确很大,还不至于几年一个都考不上吧,我定襄城好歹也是重镇。”许天追问道。
“还是你不了解其中详情,你可知这一千多考生中,每年出自山南东道的人数约莫在十人左右,通常还不到十人。”周明占说道。
许天倒吸一口凉气,更惊讶了:“十人不到,这也太少了。”
真是太少了,参考的有上千人,出自本道的不到十人,比例大约百分之一不到,怪不得这么难。
“我大唐应该不超过五十道吧,为何本地的贡士这么少?”按平均计算,怎么也得有个二三十人吧。
“举贡人数是朝廷定下来的,至少上百年了,向来如此。长安洛阳两都及北方几道占去半数以上,其他地区自然就少,真比较下来,山南东道还不是最少的。
定襄城为上州,上州可举贡三人,也就是讲,襄州七县之地每年只能出乡贡三人而已。再加上州学县学的优异生徒,也仅多一番而已。”
此时许天大概理解了,这其中是明显的地区歧视啊。
北方尤其是长安洛阳两都本来文化教育水平就比较发达,现在给的指标也多,中进士的大头自然就被北方夺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少之又少。
这就像后世的几个直辖市,考上名牌大学的容易度是普通省份的十倍以上,这是制度问题,地域保护古今皆有啊。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知道的太少,没想到中进士这么难。”
“唉,进士及第就是如此之难,文才横溢而最终失意者不知凡几。诗才如杜甫,孟浩然等人也铩羽而归。
尤其是杜甫杜工部,早年屡次不中,最后还是间接依赖祖辈荫蔽靠着举荐入仕。”崔先生说道。
“那考明经是不是容易很多,不是有传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吗?”许天问道。
“明经虽不如进士及第贵重,但向来也是可取之选。明经取士人数相比进士要多两三番,但相应报考的人数也会多上一番,实际依然不易。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对北方几道而言。南方三四十岁能考上明经也不错了。”
这么一说,考明经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啊。
周明占此时说道:“我观进士之难,不仅在于科举考试。若是想顺利及第,科举考试仅为其一,还有二者不可或缺。
首先自身要有真才实学,且得年少成名,参加科举前就得首先名声在外,为众人所知。
其次出身的家族名气地位也极重要,门阀世家及高官子弟科举自然相对很容易及第,又或者在朝廷有公卿贵人提携照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