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秀才,便是张家堡中人,一个姓林,曾经与张守仁发生过误会而十分仇视,另外一个则是嫉妒张守仁在堡中的成就,相同年纪,原本他们以军户得中秀才,是堡中上下夸赞的对象,张守仁崛起之后,他们几个秀才不复当日风光,说话也是没有几个人听,心中忌火实难扼制,平时就十分不满,正好今年是乡试年,大家就离了浮山,聚集在胶州城中会文读书,预备等大宗师案临莱州时,一起到府城应考。
自浮山营成立后,胶州一带,最担心的无过于摊派粮饷,朝廷现在是什么德性,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新立营头,很难说会不会在胶莱一带摊派军饷物资。
今日这么一对峙,众秀才觉得打落了张守仁的威风,一时间都是十分兴奋,谈笑之间,颇有将这武夫灰飞烟灭的感觉。
“总之,地方之事,吾等绝不能束手旁观!”
林秀才对张守仁最为忌恨,其中原故也不便多说,此时只看向众人,神采飞扬的道:“南京有复社,那是什么样的威风?不要说地方上的俗吏忌惮,就算是勋戚之家和太监,也是不敢与复社诸生过不去。上年魏国公家徐三公子与复社中人争道,结果闹的满城风雨,结果如何?徐三公子被禁足半年,自此之后,再不复当日之勇,哈哈!”
“言之有理!”
“若是今秋府学我等中式,到时候,更容不得此人放肆!”
在场的秀才今秋全是要参加府试,中了举人之后才再有资格参加在北京的会试,从某种层次来说,举人可比进士还要重要。
中了举人,就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从此不再是百姓。
中进士,不过是锦上添花,当然还真的没有中举人来的更加重要。
得中举人之后,就可以免税,包税,也就是替人完粮纳税,从中得到好处。并且会有大量的投充户,带着土地来给举人老爷当佃户,因为给举人当佃户,比给国家纳粮时受到的催逼和摊派要更轻省很多,日子也要好过很多。
再加上诸多花样,中了举人,就是与往常的日子一天一地,实在是两个世界了。
所以在大明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此时众人志得意满,都是向往着南京复社那帮书生的威风,要知道,当日留都防乱公揭一出,天下骚然,谁不敬服?
再加上每年的虎丘大会,更是江南盛世。
这些北地书生提起这些事来,都是嫉妒的眼珠子发蓝,想起复社的威风和名头,谁不是心向往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3)
看着众人,林秀才最后总结陈词,仍然是慷慨激昂:“总之,制衡骄兵悍将,保我胶莱一方清宁,这是吾辈之责。读书所为何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岂不正合此时之事哉!”
……
……
胶州城外的事,曲瑞等人,自是无法知晓。
在与林文远会合,最后一战打干净高密一带的响马后,曲瑞就是下令甲队回师浮山……这一次拉练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剩下的就是回浮山休整休息了。
回程是一样的艰苦困难,虽然是夏末,晚间已经很凉,住在村子外头,或是官道两侧,要么干脆就是钻在林子里头,夏末时节蚊子可是一点不少,露水重,晚间还冷,蚊子长的有马蜂大,叮的众人欲仙欲死,实在是吃了大苦头。
这么一路急赶,每天的行军速度保持在四十里到六十里区间,最后一天,众人想在浮山过夜,索性放开脚程,一天时间,赶了八十多里路。
对几百人的有辎重行李的队伍来说,这个速度,虽不如和登州之行那般神奇的记录相比,说起来仍然是十分值得骄傲的记录了。
在张守仁等人进入浮山地界开始赶路回老营时,甲队全体,也是终于回到浮山张家堡之中。
现在堡中已经是今非昔比,建筑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让人有日新月异,斗转星移之感。
因为地方已经不大够用,最近已经打算迁一些人出堡居住,堡中将成为一个老营□□,几个学校,医院,匠户营,都将留在堡中,当然,附近的滩涂上还有几个出盐很多的盐池,再加上大量的烽火墩堡,这个老营的位置和安全是毋庸置疑,十分合适的。
虽然地方已经不够,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堡中留了兵营,预备将来留一哨多点的人,守备老营和沿堡炮台。
现在张守仁还有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打算在海边修港口码头,修大量的仓库,只是现在事情太多,一时半会的,还是没有能提上头绪而已。
全队回到堡中,辛苦数日,自是全部放假休息。
士兵不得随意外出,军官中曲瑞这个队官留下值班,其余的可以放出来回家看看,林文远不是甲队成员了,而且任务完成,暂且还没有新的任务下达,于是回到堡中之后,连军营也没有去,直接就奔了自己家的方向赶过去。
现在堡中的环境已经更好,道路修了一次又一次,暗渠排水,没有蚊绳,路边种着树木和花草,传来一阵阵的香气,沿路的房舍,民居是民居,修的各种建筑也是极多,都是大条石为基,青砖绿瓦,十分气派堂皇。
等林文远看到自家的院墙,门舍,漆着红漆挂着银环的大门,再看院中自己的儿子在嘻笑奔跑之时,但觉一切辛苦,均是有了充足的回报。
“哥回来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