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耍聪明的中国人 PDF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Gxxg:规则永远是给守法者定的!

规则永远都是相对的!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规则永远跟不上欲望的步伐。

这个调查,对不守规则原因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承认不守规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没有人为不守规则感到难堪或者羞耻。

三、久在芝兰肆,不闻其香

聪明人这么多,一个人从小到大,直到老死,都生活在聪明人构成的环境中,听见的是聪明人说的话,看到的是聪明人干的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麻痹,觉得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这些言语事情,都很普通平凡,看不到丝毫的聪明之处,就是说,已经习惯了这些聪明,反而感觉不到其中包含的“智慧”了。

现实生活里,一般来说,普通的人要去有关部门办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熟人,看同乡、同学等关系里有没有在要办事的部门里供职的,因为熟人才好办事。如果驾车违章不慎被交警抓住,普通人的反应是立刻满脸堆笑向交警敬烟,然后就编理由说谎话为自己掩饰开脱,当这些被戳穿或者被置之不理,非罚款不能解决问题时,普通人马上就会和警察商量:“我不要罚款单,那么,罚款能不能少点,比如,只缴三分之一?”

与此相对应,手中掌握了一点小权力的人物,对于陌生人可能严肃得很、正直得很,这个规定那个规定的,事情不能办就是不能办,绝无通融余地,但在亲朋好友前来办事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掌权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变通,能办的事当然无话可说,不能办的事也要设法变通,使之变得能办。某些制止违章的交警就是这样,如果发现违章人竟然是熟人酒友,那一脸严肃的表情马上就变了,怎么也要挤出点笑容,笑过之后,很可能什么话也不说挥挥手就放行了。

在城里,插有禁止倒垃圾牌子的地方,往往垃圾堆积如山,因为禁倒的地方,一般都是最方便倾倒的地方。在城郊,竖有基本农田保护石碑之处,往往农田被围墙圈了起来,墙里面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因为基本农田,多是平坦宽广的沃土,最容易被开发商看上。

在将要被拆迁的村子,往往大兴土木,村民们即便是借钱,也要把家里盖得满满当当,盖起房子,目的就是为了被拆,因为拆房子是要赔钱的。在将要被征用的农田里,一般不种庄稼,种的是密密麻麻的树,因为树值钱,赔得多。还有给地上到处打井的,井更值钱。

这是农民的聪明,不过他们怎么也聪明不过开发商,聪明的开发商在征地时,往往委托政府替他们征,虽然需要付给政府一笔费用,但比起自己征,还是要省钱得多。政府也很聪明,农民的地上种树很少时,是数树的个数,按个数赔钱,当农民满地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木时,政府就改变政策,不数个数了,一律按苗圃对待,论面积进行赔偿。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看到的风景,至于行政上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对策都很隐秘,能听到但很难看到;食品中添加有害东西以促销赚钱的聪明,则只能在事情败露后,其技巧做法才广为人知;而走近路、闯红灯,这种聪明太普通了,普通得就像一日三餐的稀饭面条,引不起人的半点联想。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现象,看惯了,大家也都习惯了,不觉得其中含有非同寻常的“聪明”元素,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这就是所谓的见怪不怪吧,不过这些现象,每一种都隐含着深意,都是聪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儿子上高中时想报考国外的大学,按规定,必须向报考的学校提供高中班主任及代课老师的推荐信。他向班主任说了,班主任很慷慨:“你自己写,写好了拿来我签字。”问了几个老师,几乎都是这样说的,我儿子也演绎了一回聪明,举一反三,没有再问其他老师,便窝在家里闭门造车了,用了周六周日两天时间,连写了七八封推荐信,周一拿到学校请各位老师签名,大多数老师是大笔一挥就签了,这让小家伙非常感激,可当他将信拿到信赖的外教老师,一个外国佬那儿时,事情不顺利了。那个外国佬睁大了眼睛:“这信不是我写的,也没有表达我的真实意思,我怎么能在上面签字?”哀求无果下,我儿子只好请他按自己的意思写一封,可那外国佬说:“我来这个学校时间不长,对你也不够了解,怎么能说谎话推荐你呢!”坚决摇头不写。

这个外教想来是刚入芝兰之肆,还不习惯任何力气也不费就能让别人心存感激的做法,糊里糊涂就得罪了人,真不聪明,与他对比,中国的老师在自己不受麻烦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就能示好于人、施惠于人,这份聪明他们自己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到,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按林语堂先生的说法,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是“超脱老滑”,我想,这个“超脱”,大概是指超脱于是非之外,超脱于规则之外,而“老滑”,是老奸巨猾的意思呢,还是老练油猾的意思,都差不多。林语堂解释说:“一位超脱老猾者是有许多生活阅历的人,他是实利主义者,麻木不仁,对进步持怀疑态度。超脱老猾的最大优点是能使人老成持重,性格温和。”林语堂又强调说,和“超脱老滑”比起来,“西方文明的整个模式看来都极为原始和幼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中国人的聪明是这样炼成的(1)

一、聪明的源头

聪明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奇怪,不过将这个问题分解开来,变成好几个问题,就不奇怪了。中国人的聪明为何大多体现在人际关系领域?这种聪明是因什么原因萌芽、生根并疯长的?持续几千年的聪明,是否有某种内在的动力?

先哲庄子曾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说:“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脖颈交摩,生气时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是这些了。可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套在它身上,把辔头戴在它头上,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上古赫胥氏的时代,黎民百姓居处不知道做些什么,走动也不知道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玩耍,人们能做的就只是这些了。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标榜高不可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百姓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追逐私利,聪明一经启动,就难以终止了。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按庄子的说法,是圣人造了规则,用规则来约束老百姓,因为圣人的规则是超高标准的,百姓们达不到那个标准,于是就想办法避开规则、变通规则或者对规则阳奉阴违,这样一动脑子,各种办法都有了,人自然也就变聪明了。庄子的意思很明白:人的聪明是在与圣人的较量、斗争中产生的。

在庄子之前,中国的圣人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人了,那时孔子还仅仅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没有人承认他是圣人,因此庄子口中所称的“圣人”,应该就是尧、舜、禹、汤等人,这几个圣人的言论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们圣在何处知之不详,但他们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全是首领人物,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是高高在上的。

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订了规则,而下面的人用自己的聪明来对抗规则,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可能:这些规则不公平,很可能它只限制下面的人,而不限制首领,下面的人以这种限制为苦,这才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尽办法破坏、变通规则,对规则阳奉阴违。

如果联想到在中国的古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直是一种理想,一直没能变成现实,那么,上面所说的可能就很接近真相了。庄子先生特意用马的勒口、辔头来比喻规则,想来也是有深意的,暗示着那些规则将圣人以外的人当马看待,于是用规则做辔头,让大家听指挥,用勒口做规则,让大家不许乱说话。“圣人”当初做规则,其原意想来只是为了方便驱使众人,并钳制众人的耳目口舌,以便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可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限制众人的规则,竟开了中国人聪明的先河。

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