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是十法界凡夫、圣者、众生、佛陀,即心本具的智体。这个智体灵明洞彻,湛寂常恒。不生不灭,无始无终。竖穷三际,而三际由此坐断。横遍十方,而十方因此消融。说它是空,而万德圆满彰显。说它是有,而一尘也不立。即在一切法上,而离一切相。在凡夫并不减少,在圣者也不增多。
虽则五眼莫能觑,四辩莫能宣。而复法法承他力,处处得逢渠。但由众生从未悟故。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不思议力,起惑造业,由业感苦。致令生死轮回,了无已时。以常住之真心,受生灭之幻报。
虽然是五眼不能看见,四辩(指四无碍智,又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即义,法,辞,乐说)也无法宣讲。而法法只要承借它的力量,处处得逢渠。但由于众生从来没有觉悟的缘故。不但得不到受用,反而承着这个不思议的心力,起惑造业,由业感苦。致使生死轮回,没有停止的时候。以常住的真心,受生灭的幻报。
譬如醉见屋转,屋实不转。迷谓方移,方实不移。全属妄业所现,了无实法可得。以故我释迦世尊,示成佛道,彻证佛光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譬如酒醉看见房屋转动,房屋实际没有转动。迷路的人认为方位移动,而方位实际没有移动。全是妄业所现,根本没有实法可得。所以我释迦世尊,示现成就佛道,彻证佛光之时。感叹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楞严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盘,二转依号。
《楞严经》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没有世界众生。因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才妄生世界众生,因生而有灭。生灭不实,名为妄法。灭除妄法,显出真谛。实际上,如来无上的菩提果,是由烦恼转化而来,大涅盘,由生死转化而得。可知,所谓生死烦恼,菩提涅盘,不过是众生与佛陀的迷悟不同,辗转相依的二种名号而已,两者都没有真实的体性。”
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不存。心境俱亡,复是何物。沩山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
盘山宝积禅师说:“心月孤圆(寂),光吞万象(照)。光非照境(能),境亦不存(所)。心(能照)境(所照)俱亡,复是何物。”沩山灵佑禅师说:“灵光独耀(心性光明),迥脱根尘(绝于万缘)。体露真常(真空常寂),不拘文字(无法描绘)。心性无染(不垢不净),本自圆成(人人具足)。但离妄念(放下放下),即如如佛(当下即是)。”
是知佛祖种种言教,无非指示众生本具心性,令其返迷归悟,复本还元而已。然众生机有浅深,迷有厚薄。不假种种言教开导,种种法门对治。则迷云障于性空,何由令其一一彻见心月也哉。
所以须知,佛陀祖师的种种言教,无非指示众生本具的心性,令我们返迷归悟,复本还元罢了。然而众生的根机有浅有深,迷惑有厚有薄。不假借种种的言教开导,种种的法门对治。迷惑之云障于心性天空,哪有办法令他们一一彻见自心之月呢?
以故如来最初成道,演大华严。直谈界外大法,不与权小所共。俾宿根成熟一类大机,同证真常,诞登觉岸。
所以如来最初成道,演说《华严经》。直谈三界之外的菩萨大法,不与权教小乘所共学。使得宿根成熟的一类大机,同证真常,登上觉岸。
复以钝根众生,未能得益。遂为循循善诱,随机演说。或以五戒十善,摄彼人天二乘,令其种入佛道之胜因。或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摄彼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令其得证佛道之近缘。
又因为钝根众生,没能得到利益。于是为钝根众生,循循善诱,随机演说。或以五戒十善,收摄人、天二乘,令他们种下入佛道的胜因。或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收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令他们得到证佛道的近缘。
始自阿含,以迄般若。莫不曲顺根性,而为宣说。令其渐次增进,就路还家。佛之本怀,秘而不宣。迨至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人天权小,皆是一乘。客作贱人,实长者子。普授三根之记,大畅出世本怀。与最初华严,始终互映。可谓一大事因缘,全体咐嘱,了无余蕴矣。
从阿含时开始,到般若时。没有不是曲顺众生根性,而来宣说的。令他们渐次增进,就路还家。佛的本怀,秘藏而没有宣演。等到了法华会上,开权教,显实义,开行迹,显根本。人天乘、权教小乘,都是一佛乘。作佣工的穷子,实际是长者亲子。普遍与上中下三根授记,大畅出世本怀。与最初的《华严经》,始终互映。可说是一大事因缘,全体咐嘱,没有一点剩余了。
又以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断惑证真,实乏其人。以故特开净土一门,俾上中下根,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以渐证夫无量光寿。其深慈大悲,实属至极无加矣。
又因为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断烦惑证真谛,实在缺少这样的人。所以特别开启净土法门,使得上中下根,无论圣者凡夫,都在这一生,出离娑婆,生彼极乐,并渐渐证得无量光寿。佛陀的深慈大悲,实在是到了极点无以复加了。
及至大教东来,宏法大士,各专一门。或禅或讲,或律或密。如城四门,就近而入。如药万品,对症方服。如诸部之各司其职,赞襄郅治。如六根之互相为用,辅弼一身。虽则各宗一法,实则法法咸通,法法悉备。不过从入手处论,有如是名目耳。
到了佛教传到东土,宏法的大善知识,各自专弘一门。或禅宗,或讲教,或习律,或密宗。如城的四门,就着最近的门而入城。如药有几万种,对症来服药。如国家六部,各自担任职责,协助政府把国家治理好。如六根的互相运用,辅助这个身体。虽然是各自宗于一个法门,实际是法法全通,法法皆备。只不过从入手处来讨论,有如此的名目罢了。
至于净土一法,则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摩尼宝珠,随意雨宝。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得三摩地,亲证圆通。一切功德,河沙妙义。不假外求,悉现自心。
至于净土法门,就如同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摩尼宝珠,随意雨下珍宝。如果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么得三摩地,亲证圆通。一切功德,恒河沙的妙义。不假外求,全都显现在自心。
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及至其极,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法门之妙,穷劫难宣。有能遇者,何胜庆幸。
实在是因为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到了极点,就因行该摄果地海,果海通彻因地源。法门的玄妙,穷尽劫数,难以宣说。有能够遇到的,是何等庆幸。
维扬长生寺可端和尚,宿植德本,久参禅讲。于民国八年,由性莲退居,委令住持。因念华严一经,乃如来根本法轮。遂竭力讲演,以冀若幽若显一切众生,同得发起一乘善根。
扬州长生寺的可端和尚,宿植德本,久参禅学。在民国八年,由性莲老方丈,委任为住持。因想到《华严经》,是如来根本法轮。于是竭力讲演,希望阴阳二界一切众生,共同发起一佛乘的善根。
时经三年,讲圆一部。而护法居士,感其至诚。又祈续讲,以培人才。因开华严大学院。学生额定四十八名。
经过三年,一部经宣讲圆满。而护法居士,被他的至诚感动。又祈请他接着再讲,以培人才。因此开办华严大学院。学生名额,定为四十八名。
又思此段不思议光明,遍照法界。固属如来神通道力,福慧庄严。然此光明,人人本具,个个不无。而衣里之珠,模中之像,达本者虽有,着迹者甚多。忍令同具此光者,多皆长处暗室,不得受用。反承此普照法界,不思议真常圆满之光,而为生死结业之本乎。于是拟于每月,出报一册。名曰佛光者,以一念心性,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故。
又想到,这不思议光明,遍照法界。固然是如来神通道力,福慧庄严。然而这个光明,人人本具,个个都有。而衣里的明珠,模中的金像,通达根本的人虽然有,执着行迹的人很多。难道忍心看着同具这个光明的人,大多都长处在暗室中,不得受用;反而承着这普照法界,不可思议,真常圆满之光,而造作生死结业之本吗?于是打算在每个月,出一册书报。名为佛光报,以一念心性,佛如是,众生如是,一如没有二如的缘故。
凡如来施化之因缘,心性真常之实际。五戒十善之因果,戒杀放生之感应。世间善行,出世净业。生死轮回之苦,因果报应之微。与夫高人哲士之嘉言懿行,着述讲章。随缘记载,以资观感。
凡是如来布施教化的因缘,心性真常的实际。五戒十善的因果道理,戒杀放生的感应。世间的善行,出世的净业。生死轮回的痛苦,因果报应的细微。与高人哲士的嘉言懿行,着述讲章。随缘记载在报册上,以助观阅者感发。
虽则真俗并诠,浅深俱备。而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固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以为入佛封疆之前导,豁发心光之胜缘。
虽然是真谛俗谛一并诠解,浅理深义全都具备。然而“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入佛疆界的前导,豁发心光的胜缘。
倘阅者能知自心原是佛心,则知佛光即是心光。而此心光,寂照圆融。寂而常照,故为无量光。照而常寂,故为无量寿。无量光寿之理体,固一切人之所同具。
倘若阅读的人,能够知道自心原是佛心,就知道佛光就是心光。而这个心光,寂照圆融。寂而常照,所以为无量光。照而常寂,所以为无量寿。无量光寿的理体,固然是一切人所共同具有。
无量光寿之实证,须待往生西方,面见弥陀,蒙佛授记,圆满菩提以后,方能彻得。此华严归宗,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深旨也。凡我同伦,幸各谛信。
无量光寿的实证,必须等到往生西方,面见弥陀,蒙佛授记,圆满菩提以后,方才能够彻底得到。这是《华严经》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深深义旨啊!凡我同人,希望各自生起真信。募修云谷禅师塔院序
缅维得道高僧,于千百年后。或有见其肖像,读其着述,经历其栖迟之地,瞻仰其閟(bi)藏之塔。皆能令人生惭愧心,生景慕心。奋发大志,力修净业。以期远追宏猷,振兴法道。俾如来慧命,相续不断。不致有负人与天地并称三才,僧与佛法同名三宝者。明云谷禅师,即其人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