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4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四(第1页)

第4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四(第1页)

如果想要教化他人,必须自己真修实行,他人自然会生起信心。我所说的真修实行,不单是指能够念佛而已。凡是发心学佛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常人之上。所谓的高出,就是能够笃实践行伦理道德,恪尽自己的本分。为人父要慈爱,为人子要孝顺,这是所应该做的。一切时,一切处,务必心存真实。

凡起心动念行事,俱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有迷而不信者,必须以真实诚意为彼宣说所知之因果等事理。不能知者,不可强说。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说,不得稍生违抗。彼若违抗,不但不能到家,或恐丧失身命。

凡是起心动念做事,都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有迷惑而不相信的人,必须以真实的诚意为他们宣说你所知道的因果等等事理。自己不知道的,不可以勉强说。众生在迷惑之中,如同生来眼盲的人,迷失了本有的家乡。如果想要归还家乡,必须有人带领,才可以不致于撞墙碰壁,堕坑落沟。他们得到前人的带领,应当必须全体依从带领人所说的道理,不能稍微生起违抗。他们如果违抗,不但不能回到家乡,恐怕或许会丧失身命。

佛所说之净土法门,即三界内一切众生之导师也。众生依佛言教而修行之,决定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本有家乡,享受安乐。但以凡情不解圣智,故又自作聪明,妄相诘难,殊可哀怜。今一一答之。

佛所说的净土法门,就是三界内一切众生的导师!众生依照佛的言教而修行,决定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本有的家乡,享受安乐。但是因为凡夫情见不理解圣人的智慧,所以就自作聪明,错妄地加以诘问质疑,实在是可怜。现在一一作出回答。

一,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为亘古今通天下毫不可易之公理公则。西方以极乐名,然则亦反乎悲乎。

问题一: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是从古至今,普天之下丝毫不可改变的公理准则。西方以极乐来命名,也会物极必反,因乐而生悲吗?

答,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

答:世间所有的一切,像我们的六根色身(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像这个世界(就是现在所住的天地),都是由于众生生灭心中,同业(感得世界)别业(感得根身)所感招的,都有成、住、坏、空,都是不能长久的。色身,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所谓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是指这些世间法。因既然是生灭,果也不能不生灭。

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数数成,数数坏,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的佛性后,随心所现的不思议称性庄严世界,所以其中的乐是没有穷尽的。比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虚空之中的世界虽然成了坏、坏了成,然而虚空终究没有增减。

汝以世间之乐,难极乐之乐。极乐之乐,汝未能见。虚空汝虽未能全见,当天地之间之虚空,汝曾见过改变否。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释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以根身则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虽圣人亦有所不知,况以世间生灭之法疑之乎。

你根据人世间的快乐来质疑极乐世界的快乐。极乐世界的快乐你不能见到。虚空你虽然也不能全部看见,然而现在天地之间的虚空,你见它曾经改变过吗?要知道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所以释迦佛让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从而也能够受用西方极乐世界,那不生不灭的快乐。因为在那里众生的身体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老、病、死的苦。世界则是称性功德所现,没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这些就算是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是用世间生灭法来加以怀疑呢?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世传江慎修先生,独居深山,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惟居而不运。及得其婢之阴气,则能运行。西方既无女身,安非独阳不长乎。

问题二:《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相传,江慎修先生,独居深山,做成了天地、日月、星辰,只是都静止而不运行。后来得到他婢女的阴气,就能运行了。西方既然没有女身,岂不是只有阳气,不能运行成长吗?

答,江慎修系清朝一隐君子,其于圣贤心法,天文地理,无不通达,实世间不可多得之人。先生未曾研究佛法,而于戒杀放生等事,颇形赞叹(光曾为其书作序,并先生年谱,一同流通)。此佛法中最浅近者,尚且如是。使当日有通法高人化之,当必深入法藏,彻证自心矣。

答:江慎修,是清朝的一位隐士君子,他对于圣贤心法,天文地理,无不通达,实在是世间不可多得的人。先生没有研究过佛法,而对于戒杀放生等事,很是赞叹(我曾经为他的书写过序,连同先生的年谱,一并流通)。戒杀放生,这是佛法中最浅近的善法,他尚且如此赞叹。假使当时有通达佛法的高人化导他,他必当深入法藏,彻证自心了。

至谓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而不能运动,必待其婢之阴气而后运动。此炼丹之下流坯,妄造谣言,欲引诸无识行邪僻事。特借慎修做天地,证明阴阳和合为道。乃极恶不法,无伦理,无廉耻,引人作禽兽之邪见魔话。彼无知者,认为道妙,可不哀哉。

至于你所说的“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而不能运动,必待其婢之阴气而后运动”。这是炼丹的下流坯在妄造谣言,想要引诱那些无知的人,做邪僻不正的事。所以特地假借江慎修来做天地日月,来证明阴阳和合是道。这是极度邪恶,不合法道,没有伦理,没有廉耻,引诱人作禽兽之事的邪见魔话。那些无知的人,还认为这是妙道,能不悲哀吗。

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孔子赞易之言。易以阴阳为本,故孔子作如此说。后世之人不知道,便将阴阳二字,崖板认作阴阳。彼邪见者,又将阴阳移于男女。所谓鹦鹉学人语,了不知人事。今不避烦琐,略为指明。庶不致由圣人明道之言,而无知者误之以作永堕三途之恶业耳。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孔子赞述《周易》的话。《周易》以阴阳为根本,所以孔子这样说。后世的人不知道,就将阴阳二个字,呆板的认作(字面上的)阴阳。那些邪见的人,又将阴阳转移到男女身上。所谓的鹦鹉虽然学人话,却一点也不知道人事。现在不避烦琐,大略指明。或许不会使圣人明道的语言,让无知的人误解,从而造作永堕三途的恶业。

一非一二之一,乃混合无间之谓。阳,即明德。此之明德,人人具有,由其人欲之物障蔽,致本有明德,不能显现。若能格除人欲之物,则明德自可显露,是之谓明明德。

这里的一不是一二的一,是混合无间的意思。阳:就是明德。这个明德,人人都具有,由于被各人的私欲障蔽,导致本有的明德,不能够显现。如果能够格除人的私欲,那么明德自然可以显露,这就是所谓的明明德。

阳,即明德。阴,即明明德之明。中庸所谓诚明。诚,即明德。明,即明明德之明。诚明合一,则是明明德。则是伏羲神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各圣所传之道。孔子在大学,则直言明明德。子思在中庸,则言诚明。

阳:就是明德。阴:就是“明明德”的前面一个“明”字。《中庸》当中说诚明。诚,就是明德。明,就是“明明德”的前一个“明”。诚明合一,就是明明德,就是伏羲、神农、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各位圣人所传的圣道。孔子在《大学》中,直接说“明明德”。子思在《中庸》中,则称为“诚明”

周易一书,乃圣人观象喻道与教之书,故以一阴一阳为道。后世智识浅劣,遂死认阴阳,竟至拉及男女,竟至邪人引为诓骗无知行邪僻事之据。其诬蔑孔子,破坏易理,疑误后人,罪岂有极。

《周易》这本书,是圣人观察万象来比喻圣道与教化的书,因此以一阴一阳为道。后世的人智慧见识,浅薄下劣,于是死认作一阴一阳,竟然牵扯到男女,竟然成了邪人引诱诓骗无知者做邪僻事的依据。这种邪人诬蔑孔子,破坏《易经》义理,疑误后人,罪过哪有尽头。

我如此说,恐汝不信。试观乾卦六爻之龙,自可备知,亦不必遍研六十四卦矣。彼谓阴阳相合为道,深山中岂无阴阳之气,而必欲用人之阴阳乎。人之阴阳,是生儿女之本,岂天地日月星辰之本乎。此种邪说,臭秽之极,不堪挂齿,彼犹以为道。真所谓以人粪作栴檀,乃不识香臭之人也。哀哉。

我这样说,或许你不相信。去看看乾卦六爻中所说的龙,自然可以完全知道,也不必研究全部的六十四卦了。他说阴阳相合为道,深山之中难道没有阴阳之气,而必定要用人的阴阳吗?人的阴阳,是生儿育女之本,哪里是天地日月星辰之本呢?这种邪说,臭秽到极点,不值一提,他还认为这是道。真是所谓的,把人的粪便当作栴檀香,这是分不清香臭的人。悲哀啊!

三,参禅所以调神养气,信其有益。念佛则是多言伤气,岂亦有益耶。且如有人,日居汝旁,叫汝名不停,汝不厌乎。

问题三:参禅,能够调神养气,相信这是有益的。念佛,则是多说话伤气,难道也有益吗?就比如有一个人,每天在你的旁边,不停地叫你的名字,你不厌烦吗?

答,禅者静坐,养气调神,亦是不知禅者之言,只得禅之皮毛,不知禅之所以也。禅者虽坐,坐而参究本来面目,非为养气调神也。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

答:说参禅静坐是养气调神,这也是不知晓参禅的人所说的话,这样说的人只了解了一点参禅的皮毛,而不知道参禅的所以然。参禅的人虽然静坐,静坐是为了参究自己本来面目,不是为了养气调神。至于念佛,也是养气调神的妙法,也是参究本来面目的妙法。

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心时常纷乱,如果能至诚念佛,那么一切杂念妄想都会渐渐消灭。妄念消灭,那么心自然归于一,心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你不知道念佛能止息妄念,请试着念念看,就会觉得心中的种种妄念都显现出来。念得久了,自然就没有这些妄念了。

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则不显。譬如屋中,清净无尘,窗孔中透进一线日光,其尘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尘,由日光显,心中之妄,由念佛显。若常念佛,心自清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