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曾有着一个人间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本原:观念和想象;前者产生欧洲艺术,后者产生东方艺术。北京圆明园是基于想象基础上的艺术,而雅典巴特农神庙则是基于观念基础上的艺术,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近乎超凡之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皆汇集于这座宫殿中。这非巴特农神庙那样单一而无双之作;幻想若有模式,那夏宫便是其巨型的样板。不妨设想一下,这座用尽笔墨也难以言状的建筑,尤如神奇的月宫,就是圆明园。那用大理石、玉石、青铜和瓷器建造这一梦想吧!用雪松把它架设起来,并饰之以宝石,裹之以丝绸;把它变成庙宇、闺房、城堡,并供奉诸神与鬼怪;将殿阁楼台涂彩、上釉、镀金,粉饰一新。调集那些具有诗人想象力的建筑师,把这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梦都体现出来吧!周围还要有各种花园、湖池、喷泉与泡石,伴以天鹅、朱鹭和孔雀嬉戏。一句话,尽量使之变成以宫殿和庙宇为代表、充分体现人类想象力那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境界,正是这一宏大建筑之所在!。为了创造圆明园这个奇迹,数代人付出何其漫长的辛勤劳动。这座大得象城市的建筑物,历经数百年营造,究竟为谁而建?为人民而建,因为凡时间所创造的一切,皆属于人类。艺术家、诗人和哲学家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曾提到过它。人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不曾见过圆明园,梦中也会想象它。这堪为无可比拟、令人震撼的皇苑代表作;它远远呈现在神秘的暮色中,宛如欧洲文明地平线上那隐约可见的亚洲文明之轮廓。
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一个烧。得胜原来可成盗贼。赢者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对半分赃。而这一切所作所为,无不与额尔金相牵连,这个名字不免使人联想起抢巴特农神庙的情形。当年在巴特农神庙干的,如今又在圆明园重演,而且干得更彻底,一扫而光,什么也不拉下。我们所有教堂的全部宝物加起来,那能比得上这座巍峨壮丽的东方大博物馆。那里不仅藏有众多艺术珍品,而且堆积着无数金银器……。可谓战功赫赫,且又大发横财!一个得胜者把腰包塞得鼓鼓囊囊,另一个也把箱子装得满满当当。而两个人,手挽着手,笑逐颜开,返回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总把自己看作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都是野蛮人。看!文明对野蛮就是这样。
在历史面前,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然而,我要抗议,感谢您给我提供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不是被统治者的过错;政府有时做强盗,而人民从不那样。
法兰西帝国把这次掠夺财宝的一半据为己有,如今竟又以拥有者的天真把圆明园极为华美的古物拿来炫耀。我希望终有一天,解放了、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抢来之物归还给遭受掠夺的中国。
在期待之中,我要证实,两个强盗确实大抢了一次。
先生,这就是本人对这次远征中国所给予的应有评价。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于奥特维尔豪斯
雨果谴责“两个强盗”的罪恶行径(2)
(《雨果文集》,第一五卷,第三六O——三六二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致诚眼中的圆明园(1)
本书所附的这封信,是早年旅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1743年写给达叟先生的,1749年在法国公开发表,立即在整个欧洲特别是在英国产生巨大影响。当时,欧洲正处在一股“中国热”当中,欧洲各国正在对园林艺术中的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尤其在英国,人们所喜爱的曲线、蜿蜒曲折的小径以及空间围截的营造手法,正在逐渐取代法国式园林的齐整划一和严格对称。也就是说,人们喜欢一种更高明的、作为一种艺术效果的“杂乱”。
出生于法国弗朗什…孔泰地区的耶稣会士王致诚(原名让…德尼·阿蒂莱)当时是乾隆大帝宫中的御用画师。他以这个身份,可以在圆明园中自由往来。他有充分的时间仔细观察揣摩这座“中国凡尔赛宫”中的种种奇珍异宝,不过,他是以西方古典主义培育出来的眼光来进行观察的。这封信后来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喜好,使欧洲对中国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认为,此信写就之后一百年的圆明园,尽管面积有所扩大,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下面是王致诚此信的节选:
……
的确,当人们领略过意大利和法兰西的建筑杰作之后,对其它地方的所有建筑都会不屑一顾。
然而,中国皇帝在北京的宫殿以及各处燕游之所当属例外,因为那里无论是构思设计,还是营造施工,无一不宏伟壮观,绚丽至极。尤其令我惊讶的是,目光所及之处,竟无一处雷同。我一心将这里的一切诉诸笔端,以期使您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此事谈何容易,因为这里任何东西都与我们的营造方法、与我们的建筑艺术毫无共通之处。只有亲眼目睹,方能识其真面目……,这座宫苑的面积至少与第戎城相仿佛。总的说来,它是由数量巨大的各种宫室构成,而宫室聚集成一个个群落,彼此间被庭院、花园或花坛分割开来,但又形成完美的对称。所有楼阁的外立面都被金漆彩绘,装饰得辉煌绚烂,美轮美奂;内部的陈设,也尽是中国、印度和欧洲所能拥有的至美至奇之物。
至于各游乐之所,处处引人入胜。宫室殿宇建造在一大片广阔的土地之上;还有人工筑起的一座座小山,高度从二十英尺至五六十法尺不等,而假山之间遂形成连绵不断的小小幽谷。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水渠在谷底流过,又交叉汇合成大大小小的湖、海。人们乘着漂亮精致的船只,在水渠和湖海上往来穿梭;我曾见过一只船,足有二十余丈长、十来丈宽,上面是一座真正的精美楼台。在每条幽谷里,沿水渠的岸边,依山形水势分布着宫室、庭院、敞轩、庑廊、花圃、叠水,等等,浑然一体,美不胜收。从幽谷延伸出来的小径,不若在欧洲那样笔直,而是曲曲折折,蜿蜒有致,还不时点缀着小亭和洞窟。小径的尽头,便是另一处幽谷,它或因地形地貌,或因房屋建筑,又与前者迥然不同。
所有的山冈小丘上都长满了树木,都是当地常见的开花品种。这里是一座真正的人间天堂。每条运河的堤岸,不似欧洲这里由方整的石材砌得笔直,而是由天然的石块布置而成,野趣盎然;岩石参差错落,这里有几块向前突起,那里又有几块向后退缩,安排得巧妙之极,宛如天然形成的一般。运河也时宽时窄,这里如九曲回肠,那里又蓦地拐了一个大弯,如同真的是山形谷势造就的走向。河畔渠边,长满了花花草草,大都从石缝里生长出来,仿佛是得自天然似的;春夏秋冬,各有应时花卉。
除运河而外,还有四通八达的道路,或更确切地说,是纵横交织的小径。用小石子铺成的小径,从一处幽谷通向另一处幽谷,也都是弯弯曲曲的,时而直逼水渠岸边,时而又飘然远去。
每走进一处幽谷,即可见各式殿宇房宅。它们的正面都是圆柱和窗牖,木结构上都涂成金色,再加上彩色的髹漆。墙体是用整齐光洁的灰砖砌成;屋顶覆以红黄蓝绿紫各色琉璃瓦,形成五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美丽图案。几乎全部屋宇只有地面一层,但其基础要比平地高出二尺,或四尺、六尺,甚至八尺不等。也有几处殿堂为二层楼,但通往楼上的阶梯并非经过精心雕琢的石阶,而是天然的岩石,像是自然形成的石阶一般。世上再也找不到这样只有童话传说中才存在的宫殿,它仿佛置身于广袤大漠之中,高高地矗立在巨岩之上,一条崎岖的道路蜿蜒伸向远方。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致诚眼中的圆明园(2)
各殿宇内部与漂亮外观交相呼应,不仅布局工巧,陈设与装饰也极尽美妙,价值连城。在庭院里,在过道上,时见或大理石、或陶瓷或铜质的花盆,种了争奇斗艳的花卉。在几座殿宇前面,立着青铜黄铜铸成的各类动物像,或是安放香炉,全都置于大理石的基座之上,以取代人像雕塑。
如我前面所说,每处幽谷都有供游乐燕居的殿宇。与整个宫苑的宏大规模相比,每个殿宇显得小巧玲珑。然而,整座宫苑可把欧洲最显赫的君主及其宫廷全都容纳得下。有多处殿宇系用雪松建成,雪松来自距此地五百法里以外的地方,其运输费用相当可观。您猜猜看,园内究竟能有多少处宫殿呢?有二百处之多,还要加上二百处太监的住所,因为每处宫殿都由太监们照看;他们的住所就在左近,不过几步之遥,但由于简陋,都用一堵墙或是一座假山隔离开来。
河渠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桥,以方便各处的往来交通。桥大都用方砖或切石建成,亦有几座木桥。每座桥都有足够的高度,供船只自由通行。桥上有精雕细琢的汉白玉栏杆,上有浅浮雕图案。另外,各座桥的建筑式样又互不雷同。千万不要以为桥都是笔直的,其实每座桥都有或左曲右弯、或百转千折的变化,以至三四十尺的直线跨度,桥长每达一二百尺。还有许多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