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中华优秀文化包含 > 第5章 隋唐时期的中国陶瓷(第1页)

第5章 隋唐时期的中国陶瓷(第1页)

特点

-隋代:造型上,壶、瓶、俑等体态细长,高足盘是典型器物,如鸡头壶盘口更高,颈更细长,腹部瘦长;胎体普遍厚重,胎色以灰白居多;釉为玻璃质,呈青色,青中泛黄或黄褐色,施釉不到底,流釉现象较严重;装饰纹样以花草为主,采用印花、刻花、贴花等手法,其中印花最为普及。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南方越窑青瓷类冰似玉,北方邢窑白瓷类银似雪;器物造型千姿百态,碗盘类口沿有唇口、花口、葵口等,壶瓶类有长颈壶、短颈壶、梅瓶等多种;唐三彩釉陶造型繁多,色彩华丽;花釉色彩斑斓,有黑釉蓝斑、褐釉蓝斑等。

形式优点及解析

-造型优美多样:隋唐瓷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了不同阶层的审美和使用需求。如唐代的花口碗,口沿如花瓣般层层叠起,造型美观且富有变化,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极具艺术观赏性。

-胎质与釉质提升:隋代青瓷胎体坚硬,杂质减少,唐代白瓷胎体致密洁白,且高温烧制技术使陶瓷表面质地更加坚硬、光滑,增加了抗耐磨性,提高了陶瓷的质量和耐用性。

-装饰丰富多彩:隋代的印花、刻花、贴花等装饰手法,到唐代更加成熟多样,如邢窑白瓷的雕塑、堆贴、印花等技法,使器物更加华丽精美,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

-色彩丰富绚丽:唐三彩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主,色彩相互交融,形成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常被用于制作陶俑、陶马等工艺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花釉瓷器则通过色彩变化丰富的装饰釉,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为陶瓷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语言。

以下是隋唐时期的中国陶瓷代表作及作者具体手法解析:

越窑青瓷

-代表作: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八棱净水瓶”和秘色瓷碗。

-具体手法:采用刻花、划花等装饰手法,用流利的线条在胎上釉下刻画出生动活泼的纹样,如龙凤、狮子、凤鸟、仙鹤、牡丹、莲花等,布局严谨。

邢窑白瓷

-代表作:隋代的龙柄双边瓶、白瓷龙柄鸡头壶,唐代内丘邢窑“盈”字款白瓷等。

-具体手法:胎质坚实、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造型规整,制作精致,多为日常用品,少带纹饰,以突显釉质之美,风格朴素淡雅。

唐三彩

-代表作:唐三彩马。

-具体手法:先以白色黏土制成陶坯,入窑经1000-1100c素烧,冷却后上釉,再入窑经800-900c低温焙烧而成。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花釉瓷器

-代表作:花釉腰鼓。

-具体手法:在黑釉、黄釉、天蓝釉等底釉上洒刷花斑釉,花斑釉的颜色有天蓝、月白等,其烧制技术复杂,需掌握釉料调配和施釉技巧,使不同釉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一致,以达到完美艺术效果。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精选高岭土等上等粘土或瓷土,去除杂质,经反复搅拌沉淀,制成颗粒很细的原料。

2。制坯:常见的成型方法有雕塑、模制和轮制。雕塑是用陶泥直接创作;模制需将雕塑作品分割、翻模后压制对接粘合;轮制适宜制作圆形器皿。制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坯体需彻底阴干以防烧制变形开裂。

3。烧坯:将阴干的坯体放入窑内,在1000c-1100c左右的高温下进行素烧,使坯体烧坚。

4。施釉:有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是在不同部位涂不同釉色;点彩施釉则是用毛笔在器物一些部位点上点、块状或带状的彩。施釉时还会使用石英和铅粉等原料,并加入铜、铁、钴、锰等金属呈色剂以呈现不同色彩。

5。烧釉:将施釉后的坯体再次入窑,在800c-900c温度下釉烧,使釉料融化并相互浸润,形成斑斓色彩。

6。开脸:对于人物俑等,烧制完成后还需在头部进行画眉、点唇、画头发等彩绘操作,以完善人物面部细节。

隋代陶瓷施釉特点

-釉质:隋代瓷器的釉多为玻璃质,透明度强,如青瓷的釉色多呈现青色,青中泛黄或黄褐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