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侯的洪塘怀安村发现了南朝窑址,表明当时福建地区的瓷业也有所发展。
-湖南、湖北:位于长江中上游,瓷业发展较快,烧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丰富了南方瓷器的种类。
北方地区
-山东:淄博是长江以北最早的青瓷烧造中心之一,其寨里窑是北方最早烧制瓷器的窑口之一,北朝时期已能烧造出精美的青釉莲花尊。
-河北:临城和内丘均有窑址发现,以青瓷为主,黑瓷次之,并发明了白瓷。此外,从北齐开始,磁州窑的陶冶技术趋于成熟,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
-河南:辉县等地也有瓷器烧制,推动了北方瓷业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有诸多代表作,以下是具体解析:
青瓷虎子
-作者:三国时期浙江上虞的工匠袁宜。
-手法:采用陶车拉坯成型,整体造型规整,线条流畅。在装饰上,运用刻划的手法,于器物表面刻画出简单而富有韵味的线条,来表现虎子的形态和细节,如虎子的斑纹、腿部的肌肉线条等,使虎子更具生动性和立体感。
青瓷扁壶
-作者:三国时期浙江上虞的范休可。
-手法:同样使用陶车拉坯成型,壶身呈扁圆形,腹部平坦宽阔,两侧有对称的系耳,便于穿绳携带。其装饰手法丰富多样,采用刻划花工艺,在壶身刻画出精美的图案,如人物、花鸟、几何纹饰等,线条细腻流畅,图案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瓷谷仓罐
-作者:多为无名工匠集体创作。
-手法:罐体采用分段拉坯然后粘接而成,口部、腹部、底部等部位分别制作后拼接。装饰上运用了堆塑、模印、刻划和镂雕等多种手法,在罐身上堆塑出各种人物、动物、楼阁等形象,如守卫、佛像、乐队、杂耍人物、飞禽走兽等,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
鸡头壶
-作者:多为浙江越窑、瓯窑、德清窑等窑口的工匠创作。
-手法:从三国东吴末期的罐和盘口壶造型演变而来,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早期鸡头壶多为雕塑或模印成型,再刻画细节,鸡头为实心装饰;东晋时,鸡头变为张口、引颈的壶流,鸡尾变为圆形长柄,采用模制与刻画相结合的工艺,鸡冠高度显着拉高,刻画更加精细;南北朝时期,出现南北分化,南方造型趋于简化,北方则塑造回归仿生形态,制作工艺更加成熟,线条更加流畅优美,壶身的装饰也更加多样化,如出现复线莲瓣纹等。
青釉莲花尊
-作者:多为北方窑口的工匠。
-手法:造型高大庄重,胎体厚重坚硬。采用刻划、堆贴、浮雕等多种装饰手法,颈部通常饰有弦纹、忍冬纹等,肩部有复式系耳,腹部则以多层仰覆莲花瓣为主要装饰,莲花瓣饱满圆润,立体感强,有的还在莲花瓣上刻划有脉络纹,使莲花更加逼真。通过这些装饰手法的运用,使青釉莲花尊显得华丽而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白瓷
-作者:如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作者已不可考。
-手法:白瓷的烧制成功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其制作工艺要求严格,选用含铁量低的北方次生高岭土制瓷坯,以提高胎色的白度,再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白瓷的装饰相对简洁,主要以素面为主,有的仅在器物的口沿或肩部饰有简单的弦纹,体现了白瓷的素雅之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烧制工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坯料选用
三国时各地瓷窑用当地瓷土制坯,西晋越窑有意识选用铁、钛含量高的瓷土,使胎呈灰色,衬托釉色,让釉青中带灰,色调沉静。
化妆土运用
采用精选的含铁量较低的瓷石作原料制成化妆土,用于坯体色重、粗糙的胎体遮瑕美化,提升瓷器的外观质量。
窑炉结构改进
南方地区的龙窑在窑顶或窑室两侧设投柴孔,避免生烧,还通过缩短窑身、加宽窑室使形制更合理。匣钵的使用也得到了推广,作为窑具,它能更好地保护坯体,提高瓷器的成品率,对提高生产量起到重要帮助。
成型技术提高
拉坯成型技术更为成熟,能拉制出大小一样、厚薄一致的碗、碟等坯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瓷器的规整度。
釉料配置与施釉方法改进
南方青瓷窑厂普遍使用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的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等特点。施釉方法上普遍采用浸釉法,使釉层厚且均匀。配釉工艺的进步还促使了釉中挂彩技艺的发明。
装饰手法创新
除传统的刻划纹外,还出现了褐色点彩、贴花、贴塑等装饰手法,以及堆雕、镂空等造型手法,使陶瓷的装饰更加丰富多样。
白瓷的烧制成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