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史记新读 好不好 > 第65部分(第1页)

第65部分(第1页)

个人,富贵时亲戚就敬畏;贫贱时就轻视,我尚且有如此处境,更何况是一般人呢?想当初,假如我在洛阳置买上两顷良田,难道现在还能佩上六国的相印吗?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一般人了!”于是,他分发千金,赠送给自家宗族的亲戚及朋友。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3)

当初,苏秦到燕国去,曾跟人借过一百钱作路费,得到荣华富贵后,他就用一百金去偿还那个人,苏秦一一报答了曾施恩于他的人。他的随从中唯独一个人没有得到苏秦的回报,那个人认为苏秦忘记了自己,于是主动要求苏秦的赏赐。苏秦说:“我并没有忘记你。你跟着我到燕国的时候,在易水河畔,曾屡次三番地要离我而去。而当时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因此,我对你心怀埋怨,所以把你放在最后报答。现在你也尝到了反复无常的滋味了吧,可以得到我的赏赐了。”

苏秦约定六国合纵联盟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随后把合纵盟约送到秦国。由于六国团结起来了,秦军在此后的十五年里不敢再进犯函谷关,害怕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自己。

收复失地

后来,秦国派犀首去蒙骗齐国和魏国,与自己联合,一起攻打赵国,想要破坏合纵盟约。于是齐、魏两国联合攻打赵国,赵王很生气,责备苏秦有欺骗自己的嫌疑。苏秦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要报复齐国。苏秦离开赵国后,六国合纵联盟便瓦解了。

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为妻。就在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继位,这就是燕易王。燕易王刚登基,齐宣王便趁燕国国丧时攻打它,夺取了十座城邑。燕易王对苏秦说:“以前先生到燕国时,寡人曾资助您去游说赵王,因而才有了六国合纵的盟约。现在齐国先向赵国宣战,随后又进攻我燕国,正是由于先生,我们两国现在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先生能否为燕国收复失地呢?”苏秦听后惭愧不已,说道:“我愿意为大王收复失地。”

苏秦去进见齐王,对齐王拜了两拜,俯首以示恭贺,抬头以示致哀。齐王说:“为什么庆贺与哀悼相继而来呢?”苏秦说:“我听说即使忍饥挨饿的人也不会吃乌喙这种有毒的东西,因为它虽然能暂时充饥,但是最终也会让人中毒而死,与饿死的结果一样。如今,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贪图十座城邑的既得利益,却与强大的秦国成了对头冤家。如果弱小的燕国像一只雁一样在前冲锋陷阵,那强大的秦国就在它的后方作掩护,大王这是在挑衅天下的精锐部队啊,这就无异于吃乌喙充饥呀。”齐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说:“既然这样,先生认为寡人该怎么办?”苏秦说:“我听说,古时善于办事的人能化险为夷、遇难呈祥。大王如能听从我的建议,就将十座城邑归还给给燕国。燕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那十座城邑,一定非常高兴;秦王知道大王一定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归还燕国那十座城邑,也一定非常高兴。这就能化解相互之间的仇恨而获得磐石一样牢固的友谊。燕国和秦国也都会辅佐齐国,那么大王对天下发号施令,还有谁敢不听从?这样,大王在口头上表示归附秦国,却用十座城邑取得天下,这就成就了称王称霸的大业了。”齐王说:“这个主意不错。”因此便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邑。

官复原职

在齐国有人诋毁苏秦说:“苏秦是个背叛国家、摇摆不定、反复无常的人,将来一定会犯上作乱。”苏秦害怕齐王听信谗言降罪自己,就回到了燕国,但燕王并没有恢复他的官职。

苏秦进见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凡夫俗子,没有半点功劳,而大王亲自在宗庙之中授我官职,又在朝堂之上以礼相待,我十分感激大王的知遇之恩。我替大王劝退了齐军,并收复了那十座城邑,为大王解决了如此棘手的问题,大王理应更加信任亲近我才是。现在我回到燕国,大王却不再让我做官,一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中伤我,给我加上了不忠君、不爱国的罪名。如果那些人说我不是忠良之士,那才是大王的福气呢。我听说忠诚老实的人,做事都是为了他自己;不断努力拼搏进取的人,才是为了别人。况且我劝说齐王的时候,并没有欺骗他。我把自己的老母亲留在东周不去照顾,本来就是抛弃个人的利益,而为大王的进取而辛苦奔忙。如果有一个像曾参一样孝顺的人,有一个像伯夷一样廉洁的人,有一个像尾生一样诚实的人,把他们这三个人找到来辅佐大王,您觉得怎么样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4)

燕王说:“如果真能这样,这就足够了。”

苏秦说:“像曾参那样孝顺的人,坚持孝道,不肯抛下他的父母在外面过一个晚上,大王又怎么能让他跋涉千里,来弱小的燕国辅佐您呢?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坚持道义,不愿做孤竹君的继承人,不愿向周武王称臣,也不接受封侯赏赐,结果饿死在首阳山下。这样的人,大王又怎能让他跋涉千里,到齐国为别人的进取而奔忙呢?像尾生那样诚实的人,跟一个女子约好在桥下相会,但女子没有按时赴约,尾生一直等到河水泛滥也不离开,最后抱着桥下的柱子被水淹死。这样的人,大王又怎能让他跋涉千里,去使齐国强大的军队撤退呢?这就是我因为忠诚老实得罪了大王的原因。”

燕王说:“你自己不忠诚老实倒也罢了,难道有因为忠诚老实却得罪了君王的人吗?”

苏秦说:“话不能这么说。臣听说有个在外地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通,他快要回家的时候,那个跟他妻子私通的人担心被发现,他妻子说:‘别担心,我已经预备好毒酒等着他了。’过了三天,他果真回到家里,妻子让侍妾把毒酒端给丈夫。侍妾想说酒里有毒,但怕主人会赶走女主人;想不说吧,却又怕女主人把主人毒死。这时,她假装晕倒,把酒洒在了地上。那人非常生气,鞭打了她五十竹板。这样,侍妾对上保全了男主人,对下保全了女主人,但是自己却免不了一顿鞭打,如何见得忠诚老实就没有罪过呢?我的过失,只是不幸与这个故事类似罢了!”

燕王说:“看来寡人真是错了,请先生还担任原来的官职吧。”此后,燕王对苏秦更是优待有加了。

苏秦之死

燕易王的母亲,即燕文侯的夫人,与苏秦关系暧昧。燕王知道这件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苏秦更加宠信,更加厚待了。苏秦还是怕哪一天燕王借这件事杀了自己,于是就向燕王进言道:“我们虽然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土地。然而当年占地之恨不可以不报。如果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我们就可趁机发动进攻,一举灭齐。臣请求到齐国说服齐宣王攻打宋国。”燕昭王遂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即位。苏秦建议齐湣王举行盛大的国丧来安葬齐宣王,以示孝心,同时,还要修筑宫室、抬高地基、扩建花园以展示自己踌躇满志,必将大展宏图。苏秦的实际目的却是想用这些浩大的工程,引起民愤,使齐国国库空虚、上下不和,变得衰落、凋敝,从而有利于燕国。燕易王去世后,燕哙继位做了国君。此后,齐国有许多大夫与苏秦争宠,他们还派杀手去刺杀苏秦,却没能杀死他,苏秦虽然身负重伤,不过还是逃脱了。齐王派人到处搜捕凶手,但没有找到。苏秦重伤不治,临死前对齐王说:“如果我死了,请大王在街市上将我五马分尸来示众,并向天下人宣称‘苏秦是燕国的间谍,来齐国犯上作乱,罪不可恕’,这样谋杀我的凶手就一定能抓到了。”齐王当时就答应了苏秦,照他的话去安排,果然,谋杀苏秦的人自己暴露了行迹,齐王趁机抓住并处死了他。燕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说:“齐国这样替苏秦先生报仇,太好了。”

苏氏兄弟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迹被披露了出来。齐国听说后,对燕国极为不满。燕国对此非常恐惧。苏秦有两个弟弟,大的叫苏代,小的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学有所成,也都以苏秦为榜样,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死后,苏代就请求进见燕王,想继承苏秦的事业,他说道:“臣本是东周的一个凡夫俗子。听说大王道德高尚,看重信义,臣尽管不够聪明机敏,但也愿舍弃自家农事来求见大王,为大王出谋献策。臣下在东周时听说,赵国很有发展前途,于是曾到过赵国都城邯郸(今属河北省),那里追求奢侈豪华,以贪奢淫逸为荣,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亲眼所见的情况与道听途说的话有所不同,臣觉得十分失望,认为这些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那里并不是臣施展抱负的地方。等来到燕国,来到大王的朝堂之上,看到大王的群臣百官时才明白:大王确实是天下贤明的君主。”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5)

燕王说:“先生所认为的贤明君主,应该是什么样的?”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一定会很高兴听到有人进谏自己在治国上的过失,而不会只想听到群臣的称赞和夸奖。恳请大王允许臣指出您的过失吧。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他们经常攻打燕国;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盟友,他们能够援助燕国。现在大王帮助仇敌去攻打盟友,这种策略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应该能想到,这是策略上的失误,对这种失误视而不见、隐而不报,就不能算是忠臣。”

燕王说:“齐国本来是我燕国的仇敌,寡人很想去###它。只是担心我国积贫积弱,国力不够强大。先生如果能率领燕国的军队去征讨齐国,那么寡人愿将整个国家托付给先生。”苏代回答说:“当今天下有七个国家相互征战,燕国处于相对弱势之地,单独作战是不行的。如果要依附他国,那么被依附的国家必定会因此而增强国势。往南依附楚国,楚国增强;往西依附秦国,秦国增强;在中部依附韩国和魏国,韩国和魏国就会增强。而且,如果所依附的国家势力增强了,大王的权威也会随之增强。现在齐国国王年事已高,而且傲慢自负,他在南方攻打楚国达五年之久,把齐国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在西部侵扰秦国达三年之久,士兵早已疲惫不堪;往北与燕国交战,落得全军覆没,仅俘虏了燕国的两名将领。然而,他用剩下的军队还想攻打南方拥有五千辆战车的强大的宋国,吞并十二个诸侯国。可见,君王想要获得这些好处,他本国的人力、物力就会耗尽,争取得到,最后还是伤到自己,这有什么可借鉴的呢?况且兵法上说得很清楚,连年征战,人民就饱受战乱之苦;将士也不得休养生息,从而疲惫不堪,那样的国家再强大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燕王说:“寡人听说,齐国有清济和浊河便于防守;有长城和钜防等要塞、堡垒。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如果上天不愿帮助齐国,还是会让他灭亡的,即使有清济、浊河,又怎能守得住呢?民弱兵乏,即使有长城和钜防这样的堡垒,又能怎样?况且,齐国往日不在济西一带征兵,是为了防备赵国;不在河北一带征兵,是为了防备燕国。现在济西和河北都已经征兵了,那么他的边防就十分脆弱了,到时候大王的军队就可以轻易地一举突破国境了。”

燕王又问:“恐怕这些还不够,先生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寡人战胜齐国?”苏代接着说:“骄横的国君肯定会好大喜功的,亡国的臣子也必定是贪图金银财宝的小人。大王如果舍得用自己的一个爱子去齐国做人质,麻痹齐国,也不害怕人们说些不中听的话侮辱您;用馈赠珠宝、玉帛讨好齐王左右的臣子为大王说好话,齐王肯定会为燕国的诚心所感动,并且会毫无顾忌地发兵灭亡宋国,那么齐国就会更加疲惫,到时齐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被灭掉了。”燕王说:“寡人终于可以依靠先生的建议,来报燕国的大仇了,先生真是我燕国的大恩人啊,请受寡人一拜。”

燕王于是将自己的一个公子派到齐国当人质。而苏厉却通过身为人质的这位公子的关系,求见了齐王,怂恿他攻打宋国。虽然齐王很愿意听到苏厉的赞誉,但是由于对苏秦心怀怨恨,便想囚禁苏厉,借以惩罚他的哥哥在齐国犯下的罪行。燕国那位做人质的公子为他向齐王求情,于是齐王逼迫苏厉留在齐国,他不得不委身在齐国做了的臣子。

辗转说客路

燕国的相国子之跟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于是派苏代到齐国去服侍那位做人质的公子。后来齐国有事让苏代回复燕王,燕王哙问道:“齐王现在这么强大,大概是要称霸了吧?”苏代说:“齐王不可能称霸的。”燕王问:“为什么呢?”苏代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燕王认为很有道理,想治理好国家就得放心让有才能的人去做事,于是完全信任相国子之,不久还让国君之位给他,这引起了燕国太子和部分将领的反叛。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几乎占领了燕国全境。后来燕国拥立昭王复国,苏代和苏厉害怕新燕王把国家发生###的事,怪罪到自己身上,从此以后不敢回燕国,最后都投奔到齐国,齐国待他们倒非常友善。

。。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6)

苏代经过魏国时,魏国替燕国拘留了苏代。齐国派人对魏王说:“齐国愿把宋国的土地封给秦国的泾阳君,然而秦国一定不敢接受。因为秦国并不认为,通过齐国的帮助轻易得到宋国的土地是件好事,其实说白了秦国根本不相信齐王和苏先生能真的将土地送给秦国,相反会以为是一个陷阱。现在如果齐国和魏国为了苏先生把两国的关系搞僵了,不和睦到这样严重的地步,那么齐国为了国家安全就不会再欺骗秦国了,反而会真诚地拉拢秦国,泾阳君就真的能得到宋国的土地,齐国和秦国也就联合起来了,这样对对魏国是不利的。因此大王不如让苏先生东归齐国,这样,秦国一定会怀疑齐国,也不会再相信苏先生了。齐国和秦国就不能达成合作,而其他的国家对齐国也会很恼怒,这样一来###齐国的形势也就形成了。”魏国于是就释放了苏代。苏代前往宋国,宋国友好地接待了他。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地处在中原地区,各诸侯国都想吞并。宋国危急之时,苏代就送信给燕昭王,劝他趁齐国惹下众怒之际,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齐国。燕昭王认为他的信讲得很有道理,说道:“先王曾经对燕国有恩,子之叛乱的时候,苏氏兄弟离开了燕国。燕国想向齐国复仇,没有苏氏兄弟是不行的。”燕昭王于是召见苏代,又一次友好地接待他,跟他商议攻打齐国的事。终于齐国被打败,齐湣王也出逃了。

很久以后,秦国邀请燕王到秦国去。燕王打算应邀前往,苏代却劝阻他,苏代用各国的境遇,来说明秦国夺取天下靠的是,用公然的暴力强迫各诸侯国臣服于它,而从燕国和赵国到秦国去的人回来后,都劝说自己的国君向秦国称臣,对秦国效忠,这令我十分忧虑,大王此次去只怕也是一个陷阱。燕昭王听了苏代的进言,于是取消了秦国之行。苏代再一次在燕国受到重用。

燕国同样派苏代去游说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合纵相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