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奔腾入海的英文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刚入行,张茵每天清早起床,挨个商行收废纸,跑码头看船运。一次和澳门商人谈好300万港元的生意,对方给她开了张300万韩元的支票。一气之下她半夜孤身追到澳门,把支票换了回来。张茵说:“在那里人家要让你‘蒸发’是很简单的事,但那时就没有一个怕字。”但她还是因为冒失地打破了香港纸业沿袭多年的“潜规则”,降低往纸浆里面掺水的比例,遭到了香港黑社会的恐吓。不过,她没有屈服。

香港那几年,是金融和地产业最热闹的几年。张茵很冷静,没有被迷惑,她非常专注的从事废纸回收。坚持,加上恰好赶上香港经济的蓬勃,6年内张茵完成了资本积累,成了当地最大的废纸出口商,业务增长迅速,不仅供应中国内陆,也卖到东南亚各国。

广东人张茵,继续南下香港;广东人黄光裕则一路北上,“漂”到北京——那个他认为个头最大的城市。

黄光裕原名黄俊烈,在兄妹四人中排行第二。1985年,初中生黄光裕随着大哥身揣4000元钱离开家乡。到北京之前,兄弟二人先在广东收购了批电子表之类的百货,然后到内蒙古销售。在当时,黄氏兄弟的行为仍可以归于“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一类,担忧是不能避免的。所以,稍有获利后,两人决定离开内蒙古。

黄光裕一脸茫然地问大哥:“中国哪个城市的个头最大?”黄俊钦说:“北京,上海,广州都够大的。” 两人找来一张地图,反复从地理面积上比较北京,上海,广州,最后觉得北京最大,还是首都,便决定前往看看有什么机会。

第一次走出北京站时,为了找一家每天五毛钱的地下旅馆,两兄弟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花了一元钱,三轮车在绕了一大圈之后,将他送到其实离车站不远的旅馆。第二天早晨,走出地下旅馆,面对着北京这座陌生的城市,黄光裕有种莫名的亢奋和激动。

几天后,二人找到位于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的一个服装厂的门市部。这是一个上下加起来尚不足一百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地角偏僻,人流也不太多,但租金相对便宜。最关键是黄光裕喜欢服装店的名字——国美服装店。而后,黄光裕通过广州的关系,调来了价值15万左右的衣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兄弟二人起早贪黑,可每天只能做几单生意,挣几十块钱,服装店的衣服远不如想象的好卖。由于服装店生意萧条,黄光裕经常跑到街上看别人的生意是怎么做的。经过观察,黄光裕发现,凡做家用电器买卖的,不论大店小铺,只要柜台里有电器卖,生意都挺兴旺。两兄弟一商量,“家电相对比较定型,货也不愁卖”。2个月后,黄光裕和黄俊钦放弃了服装销售,共同创立国美电器,经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进口家电。

1985:中国有了“万元户”(9)

凭着从银行贷到的几万资金,黄光裕开始第二次创业。但跑完各种注册手续,再装修店面,真正用于进货的流动资金所剩无几。没有充裕的资金,柜台里空空荡荡,没有货来支撑店面。最后,黄光裕想出“货不够,纸箱凑。” 他找来大大小小的各色家电纸箱摆满店铺的货架,同时在柜台的显眼处,又摆上真货当样品。进进出出的顾客,看着一屋子的纸箱,无不以为国美商品丰富、货源充足。而只有箱子没有货的却给人一种货物紧俏的感觉,反倒激起购买欲望,黄光裕借此推出接受预定的业务。恰逢临近春节购物高峰期,国美电器吸引了不少顾客的光顾。

生意走上正轨,手上有闲钱的黄光裕打起了广告。他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出“买电器,到国美”,同时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报纸的中缝还是“白板”,广告价格便宜,每次800元,国美一包就是10年。此后,黄光裕与黄俊钦在经营上的分歧日渐加大,决定“分家”。

改革开放第七年,中国的青春期。改革正在加速,社会日益开放,领袖运筹帷幄,人们信心满满。

诺基亚终于从芬兰来到了中国,与它一起来的还有英国的“威猛”乐团。前者给中国人带来了观念的转变,而对于后者中国新闻周刊评论说:“这支被误解为摇滚乐队的偶像组合来华的历史意义,远远大于他们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力。”

进入中国的远不止诺基亚和“威猛”乐团,还有美国电影《超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进口大片《超人》,上演不久就被有关部门禁了,经过一段时间争论才又正式上演,百场爆满一票难求。还有清一色来自国外参加“首届上海国际汽车展”的外国汽车厂商:奔驰、大众、马自达、日产、雷诺、雪铁龙、福特、通用、菲亚特等全球汽车巨头悉数到场。开幕第一天,共有2万多人参观了车展,上海市市长汪道涵陪同土耳其政要参观了展会。

西方引进的“性学”书籍和文章也在中国公开出版,“婚外恋”、“情人”、“性生活”、“*”等词语开始出现。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被译介到国内,掀起一阵弗洛伊德热。就连美国副总统布什也跑到中国的成都,给四川大学几百名大学生讲“我们满怀热情地相信我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制,这种制度使我国变富。”布什讲得很慢,听众大多都能听懂。

国外的很多人与物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年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但挣了些钱的王中军却有了出国的想法。

机关干部王中军,在工作的第二年便“不务正业”,和几个朋友合办一份产品类杂志《购物指南》。杂志出了一期,口碑不错,可第二期期接不下去了,因为《购物指南》全部成员都是兼职。于是,七八个人集中在王中军家,碰头开会研究。讨论的半天,结论是“应该有个专职的人,才可能做成‘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类杂志’”。辞职就是砸“铁饭碗”,大家都沉默了,局面僵持下来。“我辞职吧!”杂志主编王中军打破僵局。几秒钟后,大家反应过来,拍着胸脯安慰25岁的王中军。

1985年,王中军从国家物资局辞职。从单位出来,王中军第一件事是回家向女朋友“先斩后奏”,得到的答复是“辞就辞,最多上街卖菜”。随后登门向未来岳父解释,这位时任大兴县县长的“老革命”,思想开放,“搞个体,这是年轻人的发展方向,支持你。但有一个条件,辞职前先和我女儿结婚。”

1985:中国有了“万元户”(10)

安抚工作进展顺利,杂志却出了问题。王中军办完辞职,不到10天,出版局出了红头文件,判定杂志是‘非法刊物’”。创业未成,王中军先失业回家,“每天看着老婆、岳父、岳母去上班,自己却只能呆在家里,心酸啊……”一起办杂志的朋友们觉得对不住王中军,想方设法找些“零工”,让他发挥特长:好封面20元,插图15…20元,最好挣的是小人书,一本能挣1000多,一个月画一本。随后,他“拍明星挂历”、“拉广告”,一年能挣到30万,拥有了第一部汽车。

中国电影业的“大腕”:王中军

当中国向西方敞开大门时,也许没有料到基督教的思想、萨特和弗洛伊德的哲学和“资本主义”流行音乐的个人浪漫主义也会通过敞开的大门进来。事实上到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具有世界眼光的一代城里人已经出现。日子宽裕起来,王中军想到了出国,“自己定两个目标,一拿到一个学位,二回国前要攒足10万美金。”

1985年,如果先跳出民营经济发展的圈子来审视整个中国社会,那么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出版的应该值得我们记住。书中提出的“龙虫说”:“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中国人窝里斗天下闻名,中国人打仗打不过日本人,做生意做不过日本人,中国人永远不团结,似乎中国人缺少团结的细胞”,可谓一针见血。刺痛了许多中国人的心,也刺激了许多中国人的反省。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