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悠悠故乡情作文800字 > 第五章 家乡风俗(第2页)

第五章 家乡风俗(第2页)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生活渐渐地好起来,给娃娃过满月的讲究也不一样了,宴请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的范围也大了,只要是沾亲带故的都要请。在过满月的那一天,小娃娃的爷爷一般要在堂屋摆上一张桌子,在屋檐下拉一根绳子,把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特别是小娃娃的外爷外婆、姨姨、舅舅、姑姑、叔叔送的糕点、花馍、衣服、玩具等礼品,统一摆放在桌子上,被面、布料、大件的衣料都搭在绳子上,展示亲朋好友的热烈祝贺、娃娃过满月的喜庆气氛。到后来,就连一个村子的街坊四邻都要有所表示,关系好的单独表示,关系一般的几个人合起来表示,买的大都是小娃娃的日常生活用品。送的礼品中尤其以外爷外婆家的礼品最为丰厚,最为显眼。

宴请的饭菜也不一样了。早晨吃臊子面,寓意小娃娃长命百岁。

中午吃席、喝酒,寓意家道殷实、五谷丰登。一开始是四大碗萝卜炖五花肉片、四大碗豆腐炖肉片,喝散酒。老家人生活节俭,酒量小,从不大吃大喝,喝酒也是象征性地嘬几口,图个吉利、高兴。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好转,给小娃娃过满月为了图热闹,吃饭待客要待全村人,吃流水席,大人娃娃都能去,一拨一拨轮换着吃。为了省事省心,人们不再送礼品,都送钱,给多给少,根据平时的关系和个人的经济状况确定。

有些地方,虽然给小娃娃过满月不招待全村人,只招待亲朋好友,可招待的档次高了,许多家庭干脆去镇上、到县城的饭馆摆几桌,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敞开肚皮吃一顿。

给娃娃做满月,说透了就是一种庆贺,一种喜庆,图的就是个高兴、乐和,博的就是个吉利、彩头,更寓意着小娃娃在满月以后健健康康,活蹦乱跳,长命百岁。

赎身

上千年来,老家农村一直流行着一种娃娃的成人礼——赎身。据我所知,这一生活风俗至今依然在关中西府一些地区延续着、传承着。

在老家农村,当一个娃娃长到十三岁时,通常都要举行赎身仪式。

赎身这一天,家里要杀猪宰羊,鸣放鞭炮,宴请宾客。用老年人的话说,一个娃娃从赎身那一天起,标志着开始长大成人。

记得在我十三岁那年,爹和娘给我也操办过赎身仪式。那时候我懵懵懂懂,对为什么要赎身、里面有什么说道确实不明白。后来我发现,村子里的娃娃到了十三岁,都会举行赎身仪式,尤其是以男娃娃的赎身仪式最为隆重、热闹。

我开始留心村子里大人们给娃娃赎身这件事情。慢慢地我发现,给娃娃赎身的背后,寄托着庄户人一种愿望,包含着三种情况,形成了赎身的四个步骤:

一种愿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陕西关中农村一穷二白,生活和医疗条件普遍较差,女人抓养个娃娃非常不易,中途因病夭折的事情司空见惯。庄户人无力改变这种现实,就把希望寄托在寻求神灵的保护上,具体地说就是把娃娃寄托给神灵保佑,期盼娃娃从生下来就顺顺当当、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三种情况是:一是一个家庭只要以往发生过娃娃夭折的情况,第二个娃娃生下来,就赶紧寄保给神灵照管。二是新媳妇头一胎生的是男娃娃,当爷和当婆的心里高兴,觉得娃娃金贵,为保证娃娃健康平安,也会及时寄保给神灵照看。三是有的小娃娃生下来唠叨,没日没夜地哭闹,看医生没效果,只好寄保给神灵照管。有的家庭还会在村子的大路边贴上一张黄纸,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郞,行人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些做法听起来有点迷信,据村子的老人们讲,还真管用。

四个步骤是:

第一步:寄保。所谓寄保,就是把娃娃寄保给神灵保佑。在老家农村,灶王爷掌管民间吃喝,庄户人讲求实际,通常就把娃娃寄托给了灶王爷照管,图个有吃有喝。在寄保的那一天,由娃娃的娘抱上娃娃,跪在灶王爷跟前,娃娃的婆在灶王爷跟前下跪、磕头、点表、上香,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一些祈求神灵保佑娃娃无灾无病、衣食无忧、一帆风顺的话,然后磕头、起身,标志着把娃娃正式寄保给了灶王爷照管。

第二步:许愿。在举行寄保仪式的过程中,娃娃的婆或者娘要亲口给灶王爷许愿。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男娃娃通常要给许给灶王爷一头猪,必须是公猪,老家人叫“牙猪”。牙猪体格健壮,活蹦乱跳,预示着大吉大利、健康吉祥。给女娃娃许一只大公鸡,必须是红公鸡。红公鸡叫鸣嗓门大,声音洪亮,意味着女娃娃长大伶牙俐齿,不受人欺负。

在寄保许愿的时候,还要由娃娃的婆给娃娃的脖子拴上由百家线编成的红项圈,红色寓意辟邪,项圈意味着把娃娃拴在了灶王爷跟前。百家线意味着娃娃值钱,全村人都会配合神灵保佑娃娃没病没灾,衣食无忧,一帆风顺。这根红项圈每年大年初一都要戴,一直戴到给灶王爷还愿之后才能摘掉。

第三步:还愿。等到娃娃长到了十三岁,当爷、当婆和做爹娘的就要在腊月二十三那一天,按照当年给灶王爷亲口许的愿,许猪杀猪,许羊宰羊,许鸡杀鸡。

比较讲究的家庭,先是把自家喂大的肥猪赶到灶王爷跟前,给猪身上泼一碗开水,让猪叫唤一声,告诉灶王爷今天给你杀猪还愿,然后把猪赶到院子外面杀掉,把整体的肉身摆在供桌上,搭上红布,让猪头朝着灶王爷,敬献一个时辰,然后就可以分解、切肉、燣肉、做饭。等到亲朋好友、街坊四邻们都来贺喜了,肉也做熟了,开始招待亲朋好友、街坊四邻。

在赎身仪式上,最尊贵的客人是娃娃的外爷外婆,等客人到齐了,外爷拿出一顶新帽子给已经从头到脚一身新的赎身娃娃戴上,外婆给娃娃身上搭一块红布或者红被面,再和娃娃的婆一起,把打扮一新的娃娃带到灶王爷跟前,跪下来,由娃娃的婆或者外婆点表上香,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一番“感谢灶王爷保佑,让娃娃健康平安,如今娃娃长大了,准备赎回人间”的话,再把娃娃脖子上的红项圈解下来。这时候大门口就会噼里啪啦响起鞭炮,标志着娃娃的肉体、灵魂已经从灶王爷那里赎回到了人间。

第四步:招待宾客。由于赎身是娃娃的成人礼仪,通常比给娃娃过满月还要隆重,赎身这一天必须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吃喝,招待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以示庆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生活水平不高,招待档次也低,早晨喝拌汤、吃白馍馍,中午吃臊子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早晨吃臊子面,中午吃席,坐桌子,喝散酒。

最近几年庄户人有钱了,给娃娃赎身和做满月一样,要招待全村子人,吃流水席,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大人娃娃都可以去吃饭。主家豪爽大方,客人吃得尽兴,把一个农村娃娃的成人仪式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

十里姻缘一线牵

一个农村娃娃一旦赎了身,就标志着长大成人,当爹娘的就该替娃娃考虑婚姻大事了。

婚姻大事,在老家农村基本上还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程走,给娃娃提不提亲、何时提亲,都是爹娘说了算。当时社会封闭,十三四岁的娃娃不懂婚姻大事,谈婚论嫁需要经济基础,要给彩礼,要花钱,自然轮不到娃娃自己说了算。

何况婚姻大事,事关娃娃们成家立业、婚姻美满、繁衍子孙,实在是一件顶重要、顶操心的事情,当爹娘的不可能大撒手,不过问。特别是在农村,爹娘越是疼爱娃娃,越是要亲自过问娃的婚姻大事。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日趋开放,婚姻逐渐自主。只是农村娃娃整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活动圈子就那么大,能接触到的女娃娃有限,婚姻大事自然还得爹娘操心。

老家农村的娃娃订婚,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托媒。农村娃娃平时足不出村,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十里姻缘一线牵”,媒人或者介绍人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关键。我当年在农村的时候,男女娃娃联姻,大部分是通过媒人或者介绍人牵线搭桥和从中撮合。当爹娘的一旦想给娃娃张罗婚姻大事,先是要托媒人或者托亲戚、熟人,说说自己娃娃的大致条件,托媒人、熟人或亲戚给自己的娃娃留个心。寻亲范围一般控制在十里左右,当然距离越近越好,图的是娃娃婚后来往、走动方便。有的农村娃娃人长得展拓,聪明上进,家庭情况又好,有心的人就会主动上门,替娃娃张罗婚姻大事。一些男女娃娃在当地有工作,双方认识,有情有意,通常由男方主动提出,直接到女方家里提亲。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男女双方的爹娘介入,事情就八九不离十。

见面。经过媒人或者亲戚、熟人牵线搭桥,男女双方爹娘如果没有意见,就可以安排两个娃娃见面。名义上是娃娃见面,实际上是双方父母看娃娃。在农村,一个十三四岁的娃娃,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懵懵懂懂,能有什么自主权?只要双方爹娘感到合适,事情就能成。当然,男女双方在单位就认识,两个人又有感情基础的自然除外。

第一次见面,男女双方特别是爹娘都中意,就应该有所表示。一般男方送女方一身新衣服,女方也要送男方一件礼物。如果男女双方或者其中的一方不满意,就不用表示,或者在对方表示时加以拒绝,双方态度自然心知肚明。

看屋里。初次见面双方满意,为了把事情办稳妥、办牢靠,女方会主动提出看屋里,通常成为订婚前的必经程序。一般由介绍人和女方一位能拿事的姑姑、姨姨出面,陪着女方到男方家里,看家里的住房宽展不宽展、经济状况富裕不富裕,女方嫁过去会不会受罪,男方家里老人们的身体情况怎么样,具体核实一下媒人或者亲戚、熟人介绍的情况是否属实,有没有夸大其词的地方。女方到男方家里看屋时,男方家里要安排招待,过去一般是吃顿臊子面,同时要有所表示,再送给女方一身衣服或者一身布料,给女方吃个定心丸。女方也可以视情况和需要,给男方有所表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