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叶橹文集 > 我们的心灵史代后记(第1页)

我们的心灵史代后记(第1页)

年,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江苏省作协主办,扬子江诗刊社、扬州市作协、虹桥书院承办的“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扬州”活动于3月5日至6日举行。

有幸参加部分活动,并见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诗坛大家、人物,当然有叶橹;我甚至认为,这个“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在北京、南京等各地举行的系列活动,能够在扬州举行,就是因为扬州有叶橹。

2018年9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诗百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中,谢冕反复强调,新诗百年纪念大会,要广邀老友新朋,特别是那些对新诗活动做过贡献的老一辈批评家、老一辈学者,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忘记。因此这次大会从全国各地邀请了八位八十岁以上的诗歌评论家:张默、骆寒超、叶橹、晓雪、孙绍振、吕进、刘登翰、吴开晋,尊称为“八老”,如果再加上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的谢冕和洪子诚,那就是“十老”了。他们与来自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中青年学者、诗人汇聚一堂,显示了中国新诗研究队伍的强大阵容与凝聚力。(谢冕吴思敬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7月北京第一版《中国新诗百年纪念文集》上)中国新诗百年,既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所以上引该文集收录的叶橹《经典的生成及其特征》一文,我深为赞同:

首先,它应该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一种时代内涵及其脉动的历史过程,因而让后人得以感受并洞悉人心所向的作品。

其次,经典作品常常出现在一种时代大转变的进程之中,而它的出现又往往会经历一种否定之后的肯定。

再次,诗人能不能彰显和张扬独特的艺术个性,在独创的道路上树立丰碑,是诗人能否成为经典性诗人的标志。

读叶老对艾青、昌耀、洛夫等诗人的评论和发现;读叶老近作《百年百篇 新诗解读》,正是叶老这一诗评思想的体现和证明。

而无数诗歌爱好者,中国历史不同进程的经历者;百年新诗,正是循着叶老这一评价标准,成为我们的心灵史。

曾经很痴迷地读现代诗,当然也读古诗词,读唐诗、宋词,在中国,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怎么会不读唐诗宋词呢?那是我们的文化血液,也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慰藉,也是我们灵魂的安放处;那是我们中国人至美、至善、至情、至真的美的浸淫和享受。而现代诗或者说新诗无论从数量还是历史,似乎都还无法和古代的经典诗词相比较,但经典已在,在它不长的历史中已经产生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它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的印记。

其实真正的美也是与心灵的思考和发现同在的。相比于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感受,也许新诗的创作和产生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和震撼,有时候,更深刻!更经典!

我们的日常诗心,我们的生命已被荒芜得太久,我们需要发现,发现经典,发现诗心,发现生命;我们要重读经典,重新回忆我们的成长史、心灵史;在阅读中,再现诗心,重塑魂灵!

“叶橹对话录”,正是循着这一“激情的赞歌”,循着叶橹———当代中国新诗发展的参与者、创作者、评论者的杰出代表之一叶橹的人生过程、思想历程,见证我们的诗史、心灵史;展现叶橹与扬州、与江苏、与中国诗歌;展现诗歌的叶橹,人间的叶橹。

其实,也不仅仅是“关于抒情诗”,作为叶老众多仰慕者、学习者之一的我,也试图通过这一对话的过程;跟着叶老的“现实、人生、诗情”,以及和叶老一样的诗者、思者;和叶老共同“对话”,和叶老一起重温,我们每个人,人生、创造的“生活、生命、存在”的意义!

2018年9月2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诗百年纪念大会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谢冕、孙绍振、叶橹(图右五)、张默、晓雪、骆寒超、吕进、刘登翰、吴开晋、洪子诚、赵敏俐、吴思敬、陈晓明、王光明、岩佐昌暲(日本)、黄怒波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诗人出席了论坛。(中国诗歌网2018年9月25日报道)

沿着小小的村庄,走了一圈又一圈背阴的水面

有薄薄的一层冰

沿着小小的村庄,走了一圈又一圈田野有轻盈的鸟儿飞过

村庄的梢头

有小桥的栏杆

拦住我,有点紊乱的心跳

有河埠头的村姑,漾起的清澈

稀释了,我血液里

过分的盐

离大路远了,离人群远了

我把头条让给你

沿着小小的村庄,走了一圈又一圈村口有个小红

止住了,我迷途的咳嗽

———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