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孔捷政委,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担负起的政委的各项工作内容,主动且积极地全部移交给了谢副政委,为的是能够让谢副政委更加顺利地开展各项已经开展的政治工作推进。
在此基础之上,整个独立团的政治工作推进,也得到了显着加强,尤其是三个加强营的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自然,陈振华在向陈大旅长汇报的时候,并没有将三个加强团的具体兵力,进行如实的汇报。
毕竟,在短短10天不到的时间里,独立团的官兵数量,就再次翻了一番还多,这对于陈大旅长来说简直是难以置信的。
哪怕是素有招兵小能手之称的李云龙,恐怕也难以想象独立团此时的招兵速度。然而,陈振华却做到了,他不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力,还巧妙地挖掘了李云龙那出色的招兵本领的一半潜力。
同时,还有像张大彪、沈泉、孙大福等营连级干部,这些原本就在李云龙手下表现出色的招兵能手,现在借助独立团的雄厚财力和实力,在实际操作中更是如鱼得水,使得独立团在招兵买马这方面进展得极为顺利。
在对野马岭加强营的出色表现给予表扬之后,周卫国也在积极主动地寻找着新的机会,期望能为独立团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当然,陈振华留意到在独立团总部,李有才此时正带领着炮兵营的全体官兵,热火朝天地进行体能训练和火炮操作能力提升。
他们专注而投入,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每一次演练都追求卓越。而作为新进的副参谋长李战龙,他深知特战兵培养的重要性,将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特战兵的深度培养上。
此时的独立团总部,既有600多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兵,又有300多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外加上从三处加强营分配过来的500名新兵。
李战龙和李振勇决心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兵员,将他们进一步打造成更为强大的特战队。在训练安排方面,李战龙和李振勇可谓是煞费苦心。
此时的李战龙依然担任着特战营的直接管理工作,同时李振勇所带领的第一新兵营,现在也进行了重新组合,那些被挑选到的老兵,被编入特战营也好,还是被分配补充到虹梯关加强营也罢,最终还是留下了150人的第一批新兵。
此时的李振勇和李战龙再次沟通之后,将第二批的1100名新兵,全部编入了第一新兵营,从而开始全面的培养和操练。
自然在开始练兵之前,李战龙和李振勇两人,首先对那些新招募的新兵战士们,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将他们分为不同的训练小组。
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出众,但技能稍显生疏的新兵,李战龙和李振勇商议之后,为他们制定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基础技能训练计划。
每天清晨,他们要进行数公里的负重长跑,以增强耐力和体力。随后,便是一系列的武器操作训练,从枪支的拆解组装到精确射击,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而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李战龙则侧重于战术训练和实战模拟。他设计了各种复杂的战斗场景,让老兵们在模拟战斗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他还不停的组织老兵们进行小组战术研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战斗经验,共同探索更高效的战术策略。
为了提高士兵们的综合作战能力,李战龙还可以给老兵们安排了定期的跨兵种联合训练。他让特战兵与炮兵、步兵等其他兵种协同作战,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能力。
在训练中,他严格要求独立团总部,也就是第一加强营的战士们,不仅遵守纪律,更加注重细节,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
在人员培养计划上,李战龙和李振勇更是用心良苦。他们深知,一个优秀的特战兵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因此,他们在训练之余,还组织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邀请资深的谢副政委为广大士兵们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李战龙和李振勇两人,还特别注重发掘士兵们的潜力和特长,他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士兵在训练中的表现,对于那些在射击、格斗、侦察等方面有突出天赋的士兵,他会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