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981年的港岛在王朗眼中也颇为原始,但与仅一河之隔的深城相比,港岛仿佛在天际翱翔,而深城则如同一个地道的泥腿子。
此时的深城尚未拉开大规模建设的序幕,这座小城仍保持着纯粹的原生态。
未来的深城将拥有七个火车站,而此刻仅有一座小巧可怜的火车站,候车大厅甚至只是一排平房。
原来1980年初的深城竟是这个样子!虽说是城市,但此时的深城规模与一个小镇相差无几。
走进市中心,后世深城的罗湖东门商业区,即东门步行街一带,在这个时代还并非步行街,而是被称为解放路的一条宽不过五六米的柏油马路。两旁都是仅有两层高的居民楼。
那些在未来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在此刻还无影无踪。
至于老街附近的迎宾花园广场,在这个时代仅是一片树木丛生、设有石凳石桌的空地。
在王朗眼中,那时的中英街甚至还不及老解放路。街头巷尾,尽是身着朴素农民装束的人们,偶尔有人骑着大金鹿自行车经过,都会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深城,与后世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放眼望去,只见那些历经几十年沧桑的二层老民居,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从深城出发,王朗再次乘上火车,一路北上前往京城。
一月底的港岛和深城,单衣便可轻松应对,然而同一时节的京城,却依旧是寒风刺骨,冷得仿佛能将人冻僵。
幸好王朗在港岛时就已备好了羽绒服等冬季衣物,这才得以在京城的严寒中保持温暖。
在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王朗再次审视这个年代的京城,不禁感慨其原始与古朴。
尽管后世的京城在繁华程度上早已超越了港岛,但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京城在现代化方面仍显不足。
在这个年代,京城的大街小巷,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仿佛全世界的自行车都汇聚在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城市。无论王朗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潮水般的自行车流。
相比之下,港岛的街道上虽然也有自行车,但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汽车。而在京城的街头,除了那些圆头圆脑的公共汽车外,私家车真的是寥寥无几。
然而,这个时代的京城却有着后世难以比拟的优势——那纯净的天空与清新的空气。天空湛蓝如洗,这是四十多年后的京城所无法企及的。
这个年代的京城,更像是这个伟大国家的精神象征。虽然现代化的设施尚显匮乏,但那种古朴大气的韵味却是后世难以寻觅的。
后世的京城虽然规模更大、更为繁华,但似乎在冥冥之中缺失了些什么。唯有在紫禁城或那些受保护的老四合院区,才能依稀感受到那一丝古朴的气息。
而在这个年代,随意望去,便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所散发出的古朴韵味。
如果说四十多年后的京城是一位重新焕发青春的巨人,那么在这个年代,京城则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
前者或许更具活力与朝气,但后者却能让人心生向往,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