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对李玮的担忧没有放在心上。他对这些事一窍不通,对其中所涉及的制度和错综复杂的执行难度没有任何概念。他认为既然大汉国的先辈们已经做过了,而且做的非常好,那为什么现在的人不能做?现在的人有先辈们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事例,有先辈们历经辛苦开垦的土地和开发的盐池铁矿,后辈们坐享其成,应该比先辈们做得更好才对。
至于李玮所说的种种难题,李弘一概不考虑。他目前只想知道能不能安置流民,有没有办法赚到钱,是不是马上就能赚到钱。只要有办法安置流民,有办法赚到钱,他心里就有底,他就有信心说服张燕。这种心思他当然不能透漏给自己的部下。
现在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将领战意盎然,正雄心勃勃地想通过这次平叛荣立战功。还有一部分将领想早点打完黄巾军,立即赶赴幽州战场,回家乡去。另外一部分从黄巾军投降过来的将领却意志消沉,厌战情绪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并州平叛到底怎么处理,李弘当然不能说,他也要防备大军内部出现意外。
李弘虽然几次在军议上表明了自己同情黄巾军,有招抚黄巾军的想法,但在部分将领看来,将军大人也就是打仗打多了,有点累,情绪不稳定而已,并没有想到曾经剿杀张牛角几十万大军,和黄巾军有深仇大恨的李弘会放弃武力,一门心思地只想着招抚。
李玮、宋文和谢明等人都是士子出身,自小所学都是经史典籍,心中对忠义根深蒂固,认为这是为人之根本,所以他们虽然对朝廷的腐败深恶痛绝,但心里对叛逆还是不能接受。他们和朝廷的想法一样,首先要坚决剿叛逆杀,其次才是解决产生叛逆的问题。李弘的提议,在他们看来,仅仅是将军大人试图在武力之外寻求解决黄巾蚁贼的一个手段而已。将军大人真正想做的是安置流民,以解决持续叛乱的根源。
李玮心中的造反和黄巾军的造反是有很大区别的。李玮希望李弘借助手上的强大武力,除奸阉,清君侧,重建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泰民安的大汉国,而不是象张角一样,直接提出推翻刘氏王朝,毁灭大汉社稷,重建天下。所以他和宋文、谢明等人一样,对李弘招抚黄巾军存有很大的反感和抵制情绪。
他私下和宋文、谢明等人就李弘的提议商量过多次,就目前这个腐败的朝廷,要想实现李弘的提议,根本就是奢望,绝无可能。要不是一心一意想帮助李弘招抚黄巾军的左彦极力让他们放弃政治上的难题,他们甚至不愿意提出什么以商补农。没有商人参予经营盐铁业就无法很快赚到钱,没有钱就无法安置流民屯田,但要陛下和朝廷修改沿用了几百年的祖宗之制,可能吗?李玮认为李弘在做无用功,在做春秋大梦。
李玮等人的沮丧情绪很快影响了兴致勃勃的李弘。李弘反复询问垦地屯田和经营盐铁的细节,但李玮等人一来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二来对推行这些政策没有信心,所以流于敷衍,有一句没一句地随口乱扯。
李弘看出他们严重缺乏信心,但他已经知道了这事的大概可行程度,所以他还是很高兴,极力夸奖了他们几句之后,吩咐他们去休息。
李玮临走时说:“自从跟随大人出洛阳以来,我们虽然没做什么,但因为沾了大人和诸位将士击败鲜卑人的光,我们既升了官,又加了俸禄,于心有愧。大人要是有什么指派,尽管说,我和敛之、长风等人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李弘大笑道:“仲渊见外了。要是没有你们,今日我就一筹莫展了。现在就有一件事,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我做到?”
李玮和宋文等人面面相觑,心想这将军大人还真不客气。这里才说两句客气话,他那里就提要求了。
李弘说:“看到你们这些太学的士子一个个才华横溢,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实在令人羡慕,还是有学问好。你们看,我这里现在缺人,尤其缺象你们这样有才华的掾史列曹,过一段时间假如要屯田,人手就更缺了,所以我想请你们帮帮忙,帮我招募一点人手,诸位看怎么样?”
李玮和宋文等人对视一眼,均觉得将军大人信心十足,对屯田一事好象十拿九稳似的。难道他在洛阳的时候,当真对陛下做过什么承诺?如果有陛下的支持,他也许真能解决一系列的难题,但可怕的是,将来的事会怎么发展呢?自己这帮人跟在他后面,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李弘看看他们惊疑不定的眼神,接着说道:“不管是太学的学士还是各地的士子,只要你们能请来,我一定呈报陛下,予以重用。”
李玮略略迟疑了一下,问道:“大人,假如屯田的事由并州刺史部主掌……”
李弘笑着摇摇手,说道:“仲渊,即使是并州刺史部主掌,一样需要人手。并州一下子增加百万人口,没有官吏,如何管理,你们还是尽早招募人手,以备燃眉之急。”
左彦看到李玮走出大帐,立即担忧地说道:“大人,这招募掾史列曹的事情大人应该上奏陛下,然后由陛下选派太学学士前来并州入仕。”
李弘看看左彦,问道:“你担心什么?”
左彦没有做声。李弘笑道:“俊义,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我难道还信不过你?你是不是担心他们都是李玮的同室子弟,将来形成一股势力?”
左彦叹了一口气,说道:“大人也知道。”
李弘沉默不语。这种事他不是没考虑过。现在军中将士之间因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出身而形成的各种大小势力越来越多,他虽然通过不断地整军来消除这种影响,但效果并不理想。他总是安慰自己,认为出现这种事情是因为组军时间太短,将士之间不太熟悉的缘故,但他心里清楚,这种事情如果不处理,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严重。
现在步兵军以黄巾降兵和西凉边军为主,骑兵军以胡人为主。汉人对胡人天生的仇恨造成了士卒之间的摩擦。打仗的时候彼此之间就有互不支援的情况,不打仗了,斗殴的事就更多,他甚至听说军市里的营妓都不愿意接待胡人。一部分汉族将领虽然统领胡骑,但将士之间有对立情绪,有的上官还借故殴打胡兵。
骑兵军里的胡人现在各族都有。鲜卑人、羌人、乌丸人、匈奴人,他们之间也有仇恨也有摩擦。步兵军里这种情况更严重,西凉边军和冀州黄巾军士兵因为各种小事,已经连续斗殴数次。虽然卫政和各部将领都瞒着李弘私下处理了,但郑信还是把这些事禀报了。李弘不愿意插手这些事,他从士卒一步步做到将军,这种事见得太多,无非都是一些意气之争。他知道要想避免这些事,仅靠军律惩戒是不行的,必须要想办法解决。但要解决士卒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各部将领之间的矛盾。刺奸大人卫政之所以一直隐瞒不报,就是因为这些斗殴的背后其实都是各部将领之间有冲突。
将领之间的冲突最早就源于卢龙塞的马匪军官和幽州军官。拳头、胡子他们和鲜于辅、鲜于银过去都是战场上的对手,后来因为鲜卑人入侵才一起走到了李弘的帐下,其后又加进了冀州军官。而冀州军官又分为官军和黄巾降将,这些人过去也是战场上的对手。等到了西凉,情况更显复杂,西凉有边军、郡国兵和羌兵将领。李弘每次在大帐召集各部将领议事,看到他们按照各自的小派系坐在一起,心里就不痛快。他几次命令他们按照各部曲就座,但到了下一次军议,这些人还是我行我素,把李弘的话当耳边风。李弘说了几次后,自觉无趣,不说了,随他们坐在一起亲热去。
这次到并州,李弘之所以不急于击败黄巾军北上幽州,其中就有这个原因。他要想办法处理一下这个问题,否则,下一仗可能要打败。
至于李玮等人恃才骄纵的问题,李弘也是最近才察觉。离开洛阳的时候,李弘依照李玮的要求,从太学带出了一帮士子。早期在冀州的时候,他还没有感觉到李玮的号召力,只觉得李玮说话做事很有魄力,他的一帮小兄弟喜欢围着他转,对他言听计从,但这次李弘明显感觉到了李玮的影响力。李玮因为对李弘的提议信心不足,一直没有拿出什么意见,直到李弘强制下令,李玮等人才匆匆拿出了一个方案。这事本来应该是以左彦为主,召集众人商议,但李玮等人因为左彦曾经是黄巾军的首领,一直排斥他。李玮阳奉阴违,其他人甚至包括从冀州出来的宋文都跟在李玮后面出工不出力。左彦是个温和敦厚的人,他虽然知道李玮和宋文等人看不起他,不愿意听他的,但他还是豁达地一笑了之,主动邀请他们到帐中议事。然而,从李弘这个角度出发,他还是希望李弘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将领之间已有矛盾,但他们都服李弘,打仗的时候,没有人不听李弘的,他们之间的摩擦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李弘的权威,左彦担心的是李玮和宋文等人。如果李弘在自己不熟悉的政事方面需要他们出谋划策的时候,这些人因为政见问题故意误导李弘的决策或者对抗李弘的命令,那问题就严重了。李弘在政事上的权威如果受到李玮等人的挑衅,可能会直接危急到他在兵事上的权威。
对左彦来说,黄巾军内部斗争的教训太深刻了,无论是张角还是张牛角,花在这方面的精力都远远大于打仗的时候。许多时候,各方陷于争斗的不是权力而是政见不一。现在李弘好像处于同样的状况。招抚黄巾军,首先不是陛下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李弘的部下能否遵从的问题。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