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镇抚也和杨大人一般眼热鼻酸,又不好意思在上官面前露丑,便告辞回去,躲在帐子里细看。
杨大人还给成国公他们分了报纸,这几位将军与汉中原无渊源,心态自然不同,看着那些彰王师功勋的文章只觉得欢喜。他们大胜归来,尚未得朝廷表彰,便先看见周王夸奖,又得百姓真心爱戴,真是前所未有的痛快,各拿着一沓报纸就不撒手。
唯独齐王看着头条上大大的“周王”二字,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这篇文章里夸他夸得还挺卖力,说他自小有侠义胸襟、平虏安国之志,苦读兵书、勤练武艺。又说他爱兵如子、虚怀若谷,肯听名将指挥,不以皇子身份骄人。
——就连这场大胜里也有他几分功绩。
也不知是他皇兄的心声,还是有幕僚打稿,叫人照着写的……
齐王自知这场征战他被护得严严实实,是真不曾亲手取过一个人头,立过半分战功。除了辅国公他们预判敌军走向,埋设飞雷炮时许他观看,只要敌人一进视野,便都把他挡在人墙后,拿着望远镜都看不清敌军的模样。
大皇兄怎会这么讲,他那些幕僚、属官、妻舅们怎么也不拦他,就让他写了?
他们难道都没想过,他是个成年皇子,外祖家又操掌军事,他自己也立了战功,以后就会是大皇兄夺嫡的威胁吗!
这是觉得他不敢争还是不能争!
齐王想起自己这些年为在圣前立功争宠付出的心血,再看这整版光风霁月、兄弟情深的头条文章,额角一阵阵发胀。恨不能直奔汉中,当面质问周王——他认认真真地夺嫡,做兄长的岂能这么不上心!
齐王心头五味杂陈,甚至有点委屈。
好在当今天子是位明君,对儿子也不偏颇,不久便派礼部使者加急赶到边关,封赏次子与诸公侯将士。
当先封的便是齐王,不单加俸、赐宝,更加了封号:“加皇二子齐王为大将军王,随军参赞军务。”
望齐王受封后仍保持如今的谦冲勇毅之德,为朝廷争胜,为圣上解忧。
——大将军王!
《九龙夺嫡》里的大将军王!
这本书是太祖少年时所作,是皇室秘藏,外头极少有流传的。但毕竟是太祖所著,他自然是读过的,也知道其中每个皇子的下场——
父皇这是在敲打他吗?
唯有踏踏实实为国敛财的才能夺嫡登位,打仗的就被支出西北,与皇位无涉?
那还不如封个侠王,好歹是四皇子爱弟,后头又掌了一半国政,权倾朝野……
不,不能这么揣度父皇的爱子之心。父皇若要敲打他,只说他于战事无益,把他召回朝不就得了,何必封爵?
仔细想想,那书里的十四皇子并无封号,直接封了大将军王,十分不伦不类。而他却是以齐王的身份受封,原先的亲王封号仍在!且之前他无参赞军事之权,如今有了这个将军之号又能参予军事,这分明是父皇加恩,他又何必吓唬自己?
齐王心旌摇荡,胡思乱想着,头也不抬。传旨的考功司郎中姚圣连唤了几声“殿下”,总算将他唤回神来,将手中圣旨卷好递到他手里。
他颔首称谢,姚侍郎见他正常了,以为他方才太过欢喜,走了神,怕他醒过神来尴尬,便有意说起别的事化解:“殿下这封仪还是魏王殿下亲自安排的。当日三殿下听说边关大胜,便主动进宫求来了做封赏仪注的差使,足见两位殿下棠棣情深。”
三弟主动求的差使……难道是三弟给他求的这封号,好妨他的运势?
齐王一双眼几乎瞪成了水杏,强捺情绪问了姚郎中可有这事。
姚郎中不知究底,只摇摇头道:“这封号自然是陛下赐的,哪里有弟弟为兄长讨封的?陛下闻知西北大捷后,欢喜得立刻命六部拟封赏,唯有殿下的封号是陛下当场钦赐的——
“这‘大将军王’是圣上为慰殿下辛劳,彰殿下功绩而封的。我朝自太祖龙驭宾天后极少对草原用兵,更不必提收套北之功,如今除殿下外还有谁有这般战功,可称大将军王?”
是啊……
那本书又不是人人都看,更不是人人听见个名字就把他堂堂皇次子齐王的命数往书里人物身上套。
只看“大将军王”四字原意,可不就是最匹配他这将要荡平虏寇、封狼居胥的名将贤王身份?
他慢慢露出个笑容,向姚郎中道:“大人替我上覆父皇,我必不负这‘大将军王’之称,开春后便再入草原,尽灭虏酋,还报父皇一个天下太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