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林老爷没有说的是,自从那天瞧过两口子那书房,回去后他还特意将让人前院书房像模像样的重新布置了一番,可也不知道是为啥,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差不多的摆放,人家那一看就是清雅有格调。
他那儿就咋看咋不对味儿。
果然,还得是人家真读书人啊!
美滋滋地将茶盏放下,半点没理会一旁老婆子的絮絮叨叨,林老爷拍拍屁股就回了前院。
说来,上回他在府城好像遇到过一家做陶瓷生意的,姓杨还是什么。之前还觉得这家东西虽质量不错,到底过于素淡,没怎么放在心上。如今看来,说不定自家儿媳妇就好这口呢!
不行还能自个儿给样子定制。
看来下回去府城还得找人再联系联系。
林夫人:“………”
合着她刚才在干嘛,唱戏吗?唱的还是独角戏!
另一头,被自家婆婆反复念叨的安宁这会儿正半卧在榻上,姿态悠闲地看着书。一旁还有小丫鬟不时将一颗颗剥好的水晶葡萄递到嘴边。
饶是如此,不过大半天的功夫,案上已经看过的书册就已经堆了好几摞。
不论是因着每年送去的大笔钱财还是其他,林家京城那位当官的堂伯确实也算尽了力。起码现在,家中各种各样的书籍(抄录本),经义笔记也是不缺什么。
这对于安宁来说,的确也是好事。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秀才还好说,应考内容,不论诗词还是策论都相对比较基础。
但到了举人甚至进士这一步,知识面儿的广博性与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也是古代贫家子除非有机缘拜个好师傅,否则压根难以出头的原因之一。
真正到了这个地步就会发现,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差距压根就不是后天努力能够弥补的。
当然天才还是有些特权的,只要天资够高,一定程度上还是不缺识珠之人愿意投资。
毕竟这年代,连教书都讲究意会,点到为止,其余全靠学生悟性。而不像现代老师,恨不得把一切知识揉碎了掰开了喂到嘴边。
这种教育环境,没有一定天资,可以说别说科举的门儿,连现成的书都未必能读懂。
就像现在,安宁这边儿神色轻松地翻阅着手中的书册,丁点看不出丝毫为难之处,偶尔还能停下来翻个棋谱,放松一下脑子。
而书案对面,便宜相公林修远可就艰难多了。可怜见儿的大半天了,一本书也就看了十几二十几页。大都还是似懂非懂,囫囵吞枣。
勉强记下的内容,也在不一会儿翻到下一页时,给忘地差不多。
偶尔停下来问上一嘴的安宁:“………”
嗯……看出来了,便宜相公能考上童生,之前肯定没少努力。
倒不是记忆力问题,古文多晦涩,一篇文章倘若做不到领会真意,对于普通人其实是很难记下来的。
而便宜相公很遗憾,悟性,领会力这方面是真没点亮。
数字方面倒是颇为敏锐,可惜了,这年代可不兴理科这回事儿。
不过对安宁来说倒也没什么难的,直接把之前给小弟,还有小胖他俩做的注解同样誊下一份儿,偶尔在实时点播一番。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之前教小弟多誊了一份儿。
毕竟严格来说,这仨儿人,额………其实也就半斤八两吧!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