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还是因为自己没有金手指啊,要在古董古玩圈混口饭吃太不容易了。
下午看真东西去,博物馆,先从市博物馆开始。
沉浸式的学习确实有点效果,强哥在市博物馆手机关机,全身心都投入进了鉴定知识的海洋,金老爷子的笔记现在都是随身带着的,进博物馆时安检说是做笔记用也能够带进来,这不,一手笔记,一边观察玻璃罩罩着的一样一样对应古董。
今天下午只学习瓷器知识,贪多也嚼不烂。
青花瓷,瓷器里非常出名,也是主流瓷器!瓷器必然是经过高温烧制的东西,所以在颜色上,变化多端,各种因素影响也能导致发色的变化,色料本身也随着朝代的使用不停的变化着、比如说元和明早期用的是进口苏麻离青,后苏麻离青用完了,再也没有了,怎么办?全国到处找,就有了石子青、浙青、回青、平等青、珠明料等。
浙青矿地在现在的浙江一带,在青朝是主流用料,从万历后期开始用;
珠明料是云南矿所产,在康熙王朝用得好;
石子青多用于民窑,矿在江西;
平等青也是江西矿产,用在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回青矿地在云南一带,主要用在嘉靖到万历前期。
这是因为发色料子不够用,所以只能到处找矿,而这发色料子里,矿物所含各元素比例有很大差异,青色主要发色元素就是钴,但是除此之外还含有铁、锰、铜、锡等元素,自然界的矿,基本都是这样,主矿里都有伴生其他元素,所含元素不同和所含元素分量也就是比例不同,烧出来的瓷器颜色必然有差异,同时,同一瓷器发色料用得多些少些,颜色深浅也不同,同矿料不同挖掘时期、不同挖掘地点内含元素比例也不同,所以,要说完全一模一样的颜色,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把强哥弄得一个头十个大啊!
但是强哥还是有收获的,最起码把各种用料的特点和年代基本搞清楚了,也和博物馆里的实物进行比对,大概清楚颜色的变化规律,当然具体到某件器物上来,又还是糊涂的,这就是经验丰富与菜鸟的区别,不能天天看天天摸,哪能那么容易就把青花瓷搞清楚啊!
主要是青花瓷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又实用又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看起来色调明雅大方、感觉上赏心悦目,再加上跟中国画一结合,顿时高大上了,所以青花瓷在整个瓷器里地位斐然。
但是,以前的青花并不好看,博物馆里也有唐青花,上面的画就像小孩子的涂鸦,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简直不堪入目。直至元代,突然就大广其道,也是绝了。
所以,这一个下午,强哥就在博物馆里研究青花瓷,元青花明青花,青康熙青花,青乾隆青花,废寝忘食,真的,中午饭都没吃,兴冲冲的去,还好,最起码搞清楚了各种料子的主要发色模样。
苏麻离青发色:蓝色明亮,如果用料足还会有内敛红色
珠明料:颜色在其他所有料子中是最近苏麻离青明亮蓝的,且基本只在康熙朝用。
浙料用得多,颜色比珠明料稍青,而回青料颜色最重,偏青黑了;石子青发色偏灰,平等青发色蓝。平等青与浙料比起来又要稍稍淡一些。
问题是,这不是标准答案,发色料在涂上器物前还得跟一种灰混合搅拌,而色料与灰的比例也是颜色不同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比例不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最终结果在细腻程度上有区别,灰多则显粗。
直到博物馆打烊,强哥被工作人员赶了出来,这才强制把自己从青花里拔了出来。出了博物馆大门,看外面事物还满眼青花,人说成功不是偶然的,确实有点道理,要想在这古董古玩圈子里混、混好,很不容易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